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他们“痛不欲生”,我们“生无可恋”!

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他们“痛不欲生”,我们“生无可恋”!

对于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现在正是提交毕业论文、准备答辩的时间。最后一年的春天,总会让人格外的印象深刻。在论文中“苦苦挣扎”的他们,将“论文”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论文,念起了大学的“紧箍咒”

“凌晨两点半,我还开着灯,望着满屏幕飞舞跳动的论文。我心里有多苦,我自己多清楚……写到天昏地暗,写到头脑发昏……”最近,某高校大四学生创作的歌曲《不想写论文》突然走红网络。

当搜索“毕业论文为什么这么难”,大概可以找到3930万条相关网页,但是再多的招数对于大学生来说都像是“浮云”。不少大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学校教了我们很多东西,却没有教会我怎么找选题,怎么查文献,怎么写论文”

指导教师:他们“痛不欲生”,我们“生无可恋”

“你不愿意写论文,你以为我愿意改吗?”每年的春天,这句话大概成为所有大学老师的内心写照。

一位来自北京某知名高校的教师不久前在朋友圈中写道:“又到了一年的春天,本应享受生活的时节,却陷入指导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循环,不明白为什么学生们都到研究生了仍然没有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每年都是从零开始,操碎了心!”

大学应加强对学生科学批判思维的培养

虽然近年来有声音指出,不应让毕业论文这种形式成为大学生毕业的唯一“准出证”,但就目前看来,论文写作仍是一项有效的检验学生学术能力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