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正在從發展期向成熟期過渡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正在從發展期向成熟期過渡

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主要是依靠新車銷量拉動,市場在售車型銷量普遍偏低。由於近幾年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大力推廣和扶持,湧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增多,市場上可供選擇的車型也增多,但總體而言依然很少。如今,進入工信部新能源車目錄的國產車約十幾款,品牌涉及到奇瑞、比亞迪、北汽、上汽、啟辰、雪佛蘭等等。

目前有公佈銷量(指批發量)數據的新能源汽車主要有奇瑞M1 EV、比亞迪F3DM和E6、北汽E150EV、紳寶EV、眾泰朗悅EV、雪佛蘭沃藍達、賽歐電動等,這些汽車去年銷量均不超2000輛,其中,比亞迪 EE6、F3DM銷量相對較多,分別為1544輛和1005輛。

美國市場中,2013年銷量前十電動車依次是通用汽車雪佛蘭沃藍達、日產聆風、特斯拉Model S、豐田普銳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福特C-Max Energi混合動力車、福特Fusion Energi混合動力車、福特福克斯純電動車、豐田RAV4電動車、三菱i和Smart forTwo電動車。其中,前六車型銷量均在六千輛以上,前三銷量更是均超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量,特斯拉銷量1.87萬輛。

從車型系能指標上來看,我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與國外相比,縱然有所差距,但實際差距並不顯著。本文選取了幾款在售的純電動車——特斯拉、通用賽歐 SPRINGO、比亞迪E6、榮威E50、北汽E150ev進行對比,比較發現:相比像特斯拉這樣的豪車電動車,我國生產的電動車在續航里程和安全性設置、豪華功能的配置上要遜色不少,但也已經達到實用的程度,安全性也得到了嚴格的論證;而與通用這樣的外資品牌普通電動車相比,國產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所用電池材料的安全性、充電時間,售後保固的年限,都相差不大。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僅需要解決節能、環保的問題,同時安全問題也非常重要。這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提出新的要求。根據目前的技術劃分,我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正在從發展期向成熟期過渡;純電動汽車技術大多處於起步期,只有鉛酸蓄電池技術比較成熟,然而根據對電池的分析,已經排除了未來鉛酸電池作為動力電池的可能;燃料電池汽車還處於起步期。另外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還存在這瓶頸,主要表現在專利技術,配套設施兩個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