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11個自貿區相比,海南有這1個獨特優勢!

國內11個自貿區相比,海南有這1個獨特優勢!

本報告旨在通過對已經成立的11個自貿區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國內自貿區的異同和路徑,並分析海南自貿區的發展優勢與發展路徑。

國內自貿區比較分析

從覆蓋面積、覆蓋片區、功能定位和核心產業等四大維度對上述11個自貿區進行比較,結合對海南自貿區的系統分析,發現:

1.覆蓋面積上:11個自貿區面積均劃定在12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最大的上海自貿區覆蓋面積為120.72平方公里,最小的為廣東自貿區,覆蓋面積為116.2平方公里。然而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區,面積達3.54萬平方公里,其發展戰略空間更廣闊,更有利於向向縱深拓展。

2.覆蓋片區上:除上海自貿區規劃有7大片區之外,其餘10個自貿區均規劃三大核心片區,覆蓋省內重要經濟發展極,這有利於充分利用各地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協同發展。海南則是全域開放,全島建設自由貿易港。

3.具體發展方向上:各自貿區發展重點有所不同,如遼寧主要著力打造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的整體競爭力,浙江主要是落實中央關於“探索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要求,河南主要聚焦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陝西的重點在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海南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將重點發展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合作。

4.核心產業方面:在大的方向上11個自貿區多數聚焦於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如天津自貿區聚焦於民用航空、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大眾消費品、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河南自貿區聚焦於能終端、高端裝備及汽車製造、生物醫藥等先進製造業。這一點海南存在較明顯差異,海南的戰略產業主要是旅遊業、文化產業等服務業和現代化農業等。

四、 總結

結合專題報告系列一、二以及本篇報告對11家自貿區的對比分析發現,海南島具備獨特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產業優勢等比較優勢,以及逐步摸索併成熟的發展思路,包括對房地產市場的限制、清晰的人才引進政策等。

(一) 比較優勢助力產業發展

1.獨特優勢聚焦高端服務業、旅遊業

區別於其他自貿區重點發展戰略新興產業、高端製造業,和以研發設計、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等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海南具備離島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來發展高端服務、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更高。賽馬、體育賽事、博彩等高端旅遊產業的開放進一步加強了這種趨勢。

2.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激發消費需求

海南是全球範圍內第四個實施離島免稅購物政策的地區。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自 2011 年 4 月 20 日起正式實行,先後經歷 4 次調整,適用人群、購買限額等限制逐步放開。在寬鬆政策的刺激下,海南免稅業收入從 2012年的 23.75 億元快速增長至 2016 年的 61.74 億元,CAGR 高達 26.98%。

國內11個自貿區相比,海南有這1個獨特優勢!

3.發展海南特色農業小鎮和共享農莊

海南政府結合產業優勢,提出建設互聯網農業小鎮並取得成功,下一步海南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建設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通過“共享農莊”模式,鏈接農莊閒置資源與城市投資消費需求,帶給消費者定製服務、投資收益和特色產品。

國內11個自貿區相比,海南有這1個獨特優勢!

(二) 人才引進鑄就發展基礎

中央給予海南明確的人才引進導向,支持海南“開展國際人才管理改革試點,允許外籍和港澳臺地區技術技能人員按規定在海南就業、永久居留”。確立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定位後,海南加速對人才引進的政策制定,5月中旬出臺的《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工作意見》明確指出“對符合海南省高層次人才認定條件的總部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專業人才,其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享受出入境、居留、落戶、社會保險、醫療保障、人才安居、入園入學、就業等方面的便利政策”。

(三) 限制地產防止泡沫再起

每一次的區域發展政策的釋放,必然首先帶動當地地產市場的非理性上漲。但在發展海南自貿區的中央文件中明確提到“建立和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防止房價大起大落”。在海南自貿區政策出臺前後,海南政府相繼出臺“史上最嚴土地管理措施”和“史上最嚴限購令”等相關政策,表明海南擺脫房地產發展掣肘和全面轉向旅遊、農業等現代服務業的決心。

(四) 高度開放引領發展模式

最後一點,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不同於之前11個自貿區最大的一點是開放力度遠超之前,這一點也超出市場預期。從深化的免稅政策到離岸金融中心初步確立,從開放賽馬、郵輪,到開放體育彩票、即開彩票等,無不顯示出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探索新型和綠色發展模式的決心。海南將繼續充當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具備長遠的探索新模式的時間和深化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