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威海購房筆記」我所經歷的某大牌房企搖號購房過程

「2018威海購房筆記」我所經歷的某大牌房企搖號購房過程

我和太太、女兒生活在安逸的小城威海,因為都是本地人,有著穩定的職業,所以一直住在一套面積不大卻很舒適的多層婚房。

按照之前的人生規劃,預計到40歲左右就有足夠的資金開啟換房換車的人生之旅,我們也在附近看好了一塊地,當時地塊尚未拆遷,我們也希望能晚一點開發,畢竟手裡的資金有限,希望等到有足夠積蓄時候正好合拍趕上。天不遂人願,2017年地塊突然啟動拆遷,打聽才知道某全國房企中標並正式進駐威海這個三線小城市。此時威海的房價已經開始瘋狂,周邊的房價也是一天一個價,原本希望威海本地某開發商開發或許能便宜些,聽到這個消息我和太太瞬間沒了希望,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像這樣的大企業在帶來高品質樓盤的同時也勢必由買房人承擔高額的房價。

之後,我們抱著開拓眼界的目的去看了樣板間,太太在連著看完幾個戶型之後,悄聲對我說“老公,咱們買吧”,我當然知道太太已經被樣板間的品質征服,我又何嘗不是被震撼著,但是故作鎮靜的以再看看為由搪塞過去。之後,太太一直在跟售樓經理聯繫著,詢問樓盤的各種情況,從戶型到裝修用料等等,儼然成為一個專業人士。根據規定這個樓盤需要先繳納認籌金才能取得搖號購房資格,在買和不買的糾結中不知不覺到了認籌最後一天,太太在外地突然給我打來電話,說跟銷售經理聯繫了,價格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貴(確實沒有超過我們的預期)讓我馬上去售樓處繳納認籌金。為了家庭和諧,我只好帶著銀行卡趕到售樓處,此時的售樓處依然人頭攢動,交錢的人絡繹不絕,我聯繫的銷售經理領著我到了一個櫃檯前,填各種表各種承諾書,然後交錢,拿著交款記錄有點濛濛的感覺。

「2018威海購房筆記」我所經歷的某大牌房企搖號購房過程

精彩的搖號日終於上場了,之前只是在電視新聞裡聽說購房搖號一說,在威海這樣的小城市印象中買房應該是購房人對房產挑這挑那的不足,然後銷售經理給予各種讓利,最後求著似的簽訂售樓合同。但是,在這裡一切都將改變,每張認籌單可以允許兩人進入現場,轉眼望去整個搖號大廳中滿是夫妻或者長輩與子女的各種組合,因為太太在外地遙控指揮,我一個人選了一個角落坐下,看著他們的交談彷彿置身室外,自己僅是個旁觀者。搖號開始後,第一輪搖號在主持人公佈號碼後,大家屏住呼吸伸直了脖子看誰這樣幸運,中號人歡天喜地的向後去往選房區,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買房子不要錢一樣,隨著搖號的繼續,離場的人原來越多,相應的房源也在不斷減少,埋怨運氣不佳和失望之詞開始蔓延,突然在主持人公佈的中標號有我的號碼,我收拾好材料向後走去,我能感覺到對向人群眼光在我身上的停留,不知是嫉妒、羨慕還是其他,而此時我的心裡是小開心,或許不是因為能買房而是單純我的運氣好能夠中號吧。沿著長長的圍欄一個挨著一個人排隊向前依次選房,給我的感覺像是屠宰廠裡等待挨刀的羔羊(有點恐怖哈哈),終於走進了選房大廳,一面牆上是各個樓號下面對應的各個房間號碼,許多號碼已經被貼上“已售”字樣,在我恍惚間,一個銷售人員急切的問我要選哪個樓號,並迅速引領我到了對應樓號前,然後問我樓層和房號,還好之前做了準備功課,依次選擇了幾個房,在報出前兩個房號後,結果已經被售完,在報出第三個備選房號時,我看到了那個房間位置是空白的,桌子後的銷售人員連著問我“是選好這個了嗎?”我點頭確認,然後一張“已售”被迅速粘在了上面,一個房間號碼和價格貼紙粘在我帶的資料袋子上,一聲銅鑼響“恭喜,選房成功”,我走出了選房大廳,抬手看了下手錶,從進入選房大廳到離開45秒,我的身後依然是鑼聲不斷的恭喜聲......

「2018威海購房筆記」我所經歷的某大牌房企搖號購房過程

第二天 ,我們到了住房公積金中心,詢問貸款事宜,在諮詢了一陣內容後,得知公積金放款時間肯定要晚於合同約定到款時間。這無疑是給我們澆了一盆冷水,如果遲延根據合同規定即意味著違約,不但認籌金拿不回甚至好不容易選到的房產也會被收回另售他人。但事已至此,也只好折回售樓處,無奈選擇商貸,銷售人員引領我們來到售樓處外的銀行貸款區,幾大銀行已然嚴陣以待,看來別無選擇的我們只好選擇其一,之後依然是各種申請各種表格,提交各種證明,於是光榮的加入了替銀行打工的道路。回過頭來細細品味,發現店大欺客的強勢開發商不愧是全國企業,套路非常之深,總結如下。

1、 廣告漫天轟炸,銷售人員無所不用其極,會想盡各種辦法抓住你的軟肋,最終將你拿下。

2、 合同格式文本,不容你商量,買方只有簽字按捺手印的份(有異議?對不起,下一位)

3、 付款方式沒有禁止公積金貸款,但是用時間規定的軟刀子迫使你放棄,只能選擇全款或者商貸,對於商貸,也不是你隨便選的,只能從合作的幾大銀行貸款,我想銀行肯定與開發商有協議,無疑又讓開發商大賺一筆。

4、 為保證預售,集中力量將各個樓盤起到規定樓層,然後慢慢施工,在將近3年的工期內等於拿買房人的資金無息蓋房,比從銀行貸款划算多的多。

5、 提前代收房屋維修基金,根據規定這筆錢要由業主在房屋交付前繳納,而開發商提前3年提前收取,這無疑又是提前回籠了資金。

以上是個人在去年購房時經歷的一些過往,看著今年不斷攀升的房價及家人可以提前住上寬敞的房子,對於買房我們並不後悔,對於其中的一些套路願借“威海那些事”平臺與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對正在買房或者即將買房朋友有所幫助。

編者的話

1.關於貸款銀行,對於開發商而言,利潤的根本在於如何快速的把房子銷售出去,並且拿到錢,所以選擇銀行的標準最重要的就是放款速度,開發商實力強對於購房者而言,往往也意味著放款速度快,貸款手續辦理更有保證一些。

2.關於施工問題,之前有一篇文章提到了,包括碧桂園,恆大在內都提出要高週轉,無論是拿地,施工,還是銷售,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放鬆,這一點是不同於本地房企的。以當前市場而言,選擇品牌開發商的利好會更多些,比如:交房時間有保證,辦證時間相對會更快一些,大眾認可度會更高,有利於保值升值及以後出手。

3.關於公共維修基金這一點,在以前是在辦證時和契稅一起繳納,現在提前到了在簽訂預售合同的時候就需要繳納,由房管局收取(部分開發商為了方便購房者可以代收),發票由房管局開具。

但作者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是最寶貴的分享。

第一次買房的你是怎麼樣的心情?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給朋友們!

“威海那點事”

是威海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樓市自媒體

是“新威海人”的互助服務公益平臺

找老鄉,找鄰居,認識新朋友,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威海那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