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

我們正在討論的是一個很沉重,但又是很普遍的話題。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精神文明逐漸跟不上物質文明的步伐。文化多元化,猶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一樣充斥著整個社會。


亞文化人群的增多,不斷挑戰著主流文化如忠、孝、禮、義的思想。在追求個性化文化的路上有些人甚至對核心價值觀也產生了質疑。一句話總結:傳統的親子關係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變化就意味著衝突,有衝突就會有不滿。下面我們分別從父母和孩子兩方面的視角去看一下產生衝突的緣由:

1 、父母視角:

1、期待和使命

一些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TA的到來是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使命。大家可能看過一部去年紅極一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

這位爸爸曾經是印度摔跤冠軍,種種原因放棄了職業生涯,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替國家贏得金牌。他將這份希望寄託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

讓爸爸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姑娘展現出了傑出的摔跤天賦,讓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夠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賽場上,為了國家和她們自己贏得榮譽。於是他開始了對兩個女兒的殘酷訓練,訓練她們成為奧運冠軍。

在訓練的初期,女孩是不願意的,覺著這不是她們想要的生活,她們在為自己的父親活著,對爸爸相當不滿意。

當父母對子女有所期待時,溝通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對孩子感悟人生價值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

2、跟風

“別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句廣告切中要點,觸痛了一些做父母的神經。他們和第一類的父母有所不同,並沒有給子女的成長規劃明確的路線。主流媒體、成功人士或者暴富的親戚朋友都能改變她們對子女的期待。

在這種期待下,孩子被迫學這學那,疲於應付難以招架,不滿指數逐日提升。而此時的父母也很無助,他們覺著自己所做所為都是為了孩子著想,自己家的孩子怎麼就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懂事、聽話有一技之長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拿自己家孩子的弱項去比別人家孩子的強項,那是讓雞蛋和石頭比硬度。何不換個角度,發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和興趣來引導和培養,加以時日定會有驚人的發現。

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

3、虛榮心的需要

還有一些父母由於童年的成長經歷,過分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成為其他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一方面對子女十分苛刻,另一方面在親戚朋友面前不斷炫耀自己孩子所取得的成績。

我妻子的一個同事,她從小寄養在親戚家,那種寄人籬下的感覺讓她覺著孩子一定要為母親爭口氣。為此不惜拔苗助長,孩子本該快樂遊戲的時間被補習佔用,小學四年級已經修完了初中的文化課程,還在家裡還安裝了一個遠程監控器,全方位無死角24小時地盯著孩子。孩子就這樣每天活在這種“領跑”且被時刻關注的狀態中鴨梨山大。

有這樣的大人,感覺孩子遲早被玩壞的。學習如同長跑,一開始領跑的人很難第一個到達終點。給孩子一點私人空間,讓TA也能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

2 、孩子的視角:

1、小時候被拋棄

不少三、四線長大的人在童年或多或少經歷過與父母分離的痛苦。留守兒童,是城市化和產業資源高度集中化後帶來的社會現象。但對於幼小的孩子心理來講,他們無法理解父母的離開是為了生存、更好的發展;在他們的內心裡認為自己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拋棄了,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分離焦慮。

若處理不好,必定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創傷,以至於到了上學的年齡,進城和親生父母一起生活時不知道如何與他們相處,甚至用沉默抗拒父母的命令,用逃學、離家出走表達自己的不滿。

孩子對父母的需要是絕對的。既然選擇了要孩子,請給TA更多的愛,陪伴就是愛。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不會再來。

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

2、攀比心

大家知道有些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比如全民老公王思聰。王家大公子是在父親一個億的小目標影響下長大的孩子,所以言詞犀利、行事灑脫,成為不少痴男信女所追捧和學習的對象。

然而現實的差距讓他們發現,自己的父母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非必要性需求。當別人的父母開著奔馳、寶馬送孩子上學時,他們無法接受父母開著電瓶車送他們上學。當聽別的孩子討論暑假去美國加州旅遊時,他們內心也充滿著對父母的怨恨。

無法接受現實,為了滿足自己能過上奢華的日子,校園“裸貸”和援助交際有了市場。

在這個方面主流媒體是有責任的,過度宣傳和迎合世人的金錢萬能論,讓許多不經世事的孩子有了“拼爹”、“拼媽”的執念。

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

3、受父母支配

這類子女主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父母逼的太狠了,他們所作所為都是父母的期望,當然如果此時能將自己的期望與父母的協調一致,很可能成才。如《摔跤吧,爸爸》裡的女孩,雖然歷經從不願意到願意,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但終於還是在奧運會里奪得了冠軍,為印度婦女爭光。

我認為那只是個例,就是因為太少了所以才被搬到了銀幕供大家學習和消遣。而大多數子女一直到長大成人後都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為什麼會對自己有如此多的要求,感覺自己的人生是被安排的,活著像個傀儡,所有的好壞標準、情緒體驗都是被父母定義的;自己的感受不是那麼重要,自己的興趣不值得一提。

這些子女中有的將不滿情緒外化,到了叛逆期開始與父母作對,甚至逃離家庭;有的將不滿情緒內化,認為自己很沒用,怎麼都做不好父母期待的事兒,甚至得了抑鬱症。

“放開那個孩子吧。”TA不是父母的私人物品,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需要,父母只要在身邊做好亦師亦友的角色,陪伴TA身心健康地長大成人。至於成龍還是成鳳,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

滕駿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心理諮詢師、精神動力學、接受與承諾ACT取向的心理諮詢師

致力於婚姻情感、兩性關係與親子關係方面的心理諮詢活動。

希望我寫的文章對你有所啟發。如果還是不能走出陰霾,我就在這兒聽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