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中)

上期我们介绍了从远古时代到三国时期的中医发展

下面我们将展现隋唐时期之后,金元时期以前的中医状况

隋朝 (公元 581~618 年)

巢元方

中医发展(中)

唐朝 (公元 618~907年)

唐朝政府重视医疗,临床医学成为主流,且日趋专科化。另外频繁地与外来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中医学内容 。当时已有较完善的教育机构。

太医署

皇室医学院

药园

同时期在京城还设有药园,招收青年充当学习生,学习种植及制作药材,以培养药学人材。

中医发展(中)考试

这个时期的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设立考试制度的国家。公元931年,阿拉伯也开始要求医生通过考核来确定资格。直到公元1140年,西方国家罗马才立法,要求设定考试以评定医生资格。

第一部国家药典

《新修本草》 -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颁行的药典

中医发展(中)

中医发展(中)

先前曾提及《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药典参考,大概是公元前一和二世纪的作品。之后被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校订并重新命名为《神农本草经集注》。也是中医本草的重要文献。唐朝首创由政府委任组织编撰药典颁行全国。在公元 657~659 年间,唐政府命令苏敬等20位同业专家集体编撰,同时又诏令在全国各地征集道地药材,绘成药图。终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 《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的政府药典要早多个世纪。

药王- 孙思邈

宋代

宋朝很多新思想涌现了,对医学有一定的影响。儒学思想亦再次复活,哲学家称之为新儒学。宋朝廷内的改革派及守旧派时有斗争,北宋首相王安石(公元1021-1068年)就是改革派的表表者,他致力推行著名的"新法"改革,促使医疗体系及有关机构改进,例如设立御药院以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等。中医发展(中)中医发展(中)

印刷术使医籍普及

在公元1040年,筚升将之改良为活字印刷技术,使印刷术跨进一大步。此后医学及科学的著作大量出版,促进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宋代还专设"校正医书局",集中了一批著名医学家及其他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此外对著名医籍又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注释也相继出版,对当时医学发展非常重要。

中医发展(中)宋政府和医家编著了大批书籍。宋廷曾多次向全国征集资料,编成统一医籍发行全国。

另外,宋廷又设立"尚药局",广泛地收集宋代以前之方剂及民间验方,编成大型方书。宋代名医既多,亦都编撰各自的验方传世。

医学教育

宋政府把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分立起来。设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王安石变法后,学校体制及教学内容又有改进。"太医局"是专为医学教育设立的机构,已扩充成为皇家医学院。医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儒医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医学发展的原因。之后各州镇府均仿照"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 使中医更加普及。

中医发展(中)翰林医官尚药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研制了两具与成年男子体形相等的"铜人",并且奉御总结针灸名著,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病因病机学发展

公元1174年陈言提出了新的病因学理论。他的著作《三因极--病证方论》,将复杂的病因归为三类: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这种分类虽与汉代张仲景所述略同,但内容有所发展,即对各类病因概括得更具体,其范围亦较全面,更符合临床应用。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循。

金元时期 (公元1115~1368年 )

蒙古统治者严格控制医疗事业的执行,并立法禁止某些毒药的使用。

中医发展(中)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为基础,结合临证实践,中医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医家们开始自成一说,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出现不同的学派。以下是金元时期的重要医学家及他们的学说。

刘完素 - 火热论

张从正 - 攻邪论

张元素 - 脏腑辨证论

李杲 - 脾胃论

朱震亨 - 相火论

跌打创伤科

中医食疗

另外"跌打创伤科"、"中医食疗"在这时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