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的道教文化影響 (六)——呂洞賓

安康歷史上的道教文化影響 (六)——呂洞賓

據《指日錄》載:“呂岩真人,字洞賓,京)川人也。唐末,三舉進土不第,偶於長安酒肆遇鍾離漢,授以延命術,自爾人莫之究。嘗遊廬山歸宗,書鐘樓壁曰:一日清閒自在仙,六神合和報平安。丹田有寶莫尋道,對鏡無心莫問禪”。未幾,道經黃龍山,睹紫雲成蓋,疑有異人,乃入謁。值龍(黃龍)擊鼓升座。龍見,意必日公也。欲誘而進,厲厲聲曰:座旁有竊法者。昌毅然出擊問:“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龍指指曰:“這守屍鬼。”昌曰:“爭奈囊有長生不死藥?龍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昌薄訝,飛劍脅之,劍不能入。遂再拜求指歸。龍諾曰:“半升鐺內煮山川”即不間,如何是一粒聚內藏世界?昌於言下頓契,作偈曰:“棄卻氯囊械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用錯心!”

安康歷史上的道教文化影響 (六)——呂洞賓

這就是中國宗教史上著名的黃龍點化昌洞賓的故事。而清道光年間《紫陽縣誌》錄有這樣一段點化昌洞賓的傳說:

唐末時期,佛門的黃龍機禪師在風凰山南的黃龍洞坐禪,常常到近旁的描鼓臺峰頂為弟子說法。一天,呂洞賓雲遊至此,見禪師講得眉飛色舞,便留步偷聽。黃龍機禪師知其仙人,故意問他:“座下何人?”答曰:“雲水道人”。又問:“無雲無水,奈何?”昌洞賓語塞。黃龍機禪師又說:“有黃龍出”。昌洞賓一聽,立即大徹大悟,並當即改字純陽。

安康歷史上的道教文化影響 (六)——呂洞賓

呂洞賓在安康的傳說很多,遺蹟也不少,香溪洞為呂仙煉丹地就不說了。安康市大南門外文革前還存有與呂有關的遇仙橋;今安康市雙溪鄉雙溪中學奎星閣尚存有“沈桑雲水洞呂純陽雁字詩碑”,共刻詩60首,為它處少見,現錄碑文與詩一首為傳說之證:

“安康沈桑雲水洞呂純陽祖師雁字詩,凡六十首,素軒羅仁羙捐刻,燮堂郭桂芳敬書。

其一。南來無意學雕蟲,自寫寒喧寄悉工。

青峰遠依成石刻,碧雲輕繞得紗籠。

年年孤墨難傳恨,日日臨池不賣努,

仰面但隨人指識,何須沽酒問楊雄。”

清興安知州王希舜撰寫於康熙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的《回龍觀碑》(現存安康市西關金川街),也為我們保留了一些呂洞賓與安康的傳說:“餘於癸酉冬來蒞是郡,見城垣廬舍蕩然,頹圮市井間僅補葺舊屋,蓽路藍縷以蔽風雨。詢其故。僉雲:是歲五月十七日黎明,漢水暴漲,漂沒官舍,民居殆盡。不沒者,三版。沉灶產蛙,獨城西北數十家,屹然於洪濤巨浪之中,如三島浮空,六鰲駕海,雞犬桑麻,別具一洞天福地,而定遠將軍胡公之宅位乎其中。公謂餘言:“此間雲水真人仙蹟也’。

安康歷史上的道教文化影響 (六)——呂洞賓

雲水真人即世所稱呂仙純陽子也。自黃樓飛渡而後,常往來於那南之香溪,奇蹤奇蹟,在部乘者,如參黃龍、接鄭太守、度郭尚,皆在上下數十里問。皆有乩仙詩云:“來往八千須半日,金州南畔有柴屝”。而真人度郭尚灶乃其地也。不然大浸稽天而不泥,非神仙窟宅,其誰能與於斯。因其地勢結為道院,固以短牆,榜其門曰云水居”。

安康歷史上的道教文化影響 (六)——呂洞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