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三班鎮洞上:古老陶藝村迎來現代風

泉州網6月7日訊 說起海上絲綢之路,繞不開德化陶瓷。當年,德化瓷器通過泉州刺桐港暢銷海外。而說起德化陶瓷史,繞不開柴燒窯爐,繞不開德化三班鎮洞上陶藝村。

如今,依然堅持傳統柴燒方式燒製瓷器的洞上陶藝村,吸引了許多陶藝家創業、玩陶。傳統和現代的碰撞,成就了洞上陶藝村的獨特魅力。

德化三班鎮洞上:古老陶藝村迎來現代風

臥龍似的月記窯

傳統 老式陶瓷燒製工藝受到保護

柴燒作為德化傳統陶瓷燒製工藝,在德化陶瓷史上佔有沉甸甸分量。德化龍窯多依山坡所建,利用斜坡高度差,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以充分利用能量。窯自下而上如龍蛇,故名龍窯,亦稱蛇目窯。現年86歲的陶藝大師邱雙炯告訴筆者,直到上世紀60年代,全縣還有龍窯上百條。改革開放以來,德化大力推進能源改革、窯爐革命,柴燒龍窯現已基本退出歷史舞臺。

在實現燒瓷電氣化的德化縣,至今還在堅持傳統柴燒方式的,僅洞上陶藝村了。洞上窯興於宋元,盛於明清,是一代名窯,燒製的瓷器遠銷海內外,成為中國柴燒陶瓷的有力見證。2006年,德化瓷燒製技藝正式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德化龍窯的“活化石”月記窯,同步進入特色文化遺產的保護名單。

德化三班鎮洞上:古老陶藝村迎來現代風

窯工投柴燒窯

古樸簡陋的土木瓦房,傳統陶瓷生產工具和工序,和那用山石和耐火磚拱砌的像臥龍的窯爐,使人穿越時空,彷彿來到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裡的陶瓷作坊。

60多歲的馮清芳、馮清貴兄弟倆,是土生土長的洞上人,出身陶瓷世家,19歲就在月記窯幹活,至今已經40多年。燒瓷和泥土煙火相伴,是個體力活,也是技術活。他們說:“把待燒的陶瓷產品裝窯就要花兩三天時間,裝窯完畢,正式點火,就意味著開始不眠不休輪班投柴加溫。一條窯爐要不間歇地用猛火燒上兩三天,持續30多個小時。”

馮清芳兄弟跟窯工一樣“三班倒”,下窯裝窯添柴看火。裝窯的層次、密度,柴火的添減停始,窯溫的掌控,觀察火候溫度,全靠眼力觀察、經驗判斷。老馮說,觀察掌握好窯膛溫度,關係到整條窯上萬件陶瓷器的成敗。窯工燒窯如過火焰山,要持續不斷地和不斷攀升、最後飆升到1350攝氏度以上的火焰打交道。夏日,爐膛前幹活如坐蒸籠,炙烤難耐,每投一次柴,都能感到熱浪逼人。

德化三班鎮洞上:古老陶藝村迎來現代風

回鄉創業的曾文仲(右二)向客人介紹作品

現代 文化產業陶瓷創意基地充滿活力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扶持下,洞上陶藝村開闢文化產業陶瓷創意基地,成為德化陶瓷對外交流窗口和旅遊觀光品牌、國際陶藝家交流的重要平臺。

輝煌的陶瓷歷史、古老的燒製工藝、濃厚的創作氛圍,吸引了許多陶藝家在洞上陶藝村設立工作室,為古樸的村莊注入生機和活力。

德化三班鎮洞上:古老陶藝村迎來現代風

來自南平的黎志升已安家陶藝村多年。圖為他在做手拉胚。

日前,筆者走進陶藝村的年輕陶藝家工作室。琳琅滿目、富有創意的陶瓷作品,讓人愛不釋手,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年輕的陶藝家,許多是“班科出身”——泉州工藝美院的大學生。老家南平的黎志升從泉州工藝美院畢業後,留在德化,在陶藝村創建自己的工作室。

此外,陶藝村還吸引德化在外遊子迴流。曾文仲在福州等地從事陶藝多年,今年4月份才回歸故鄉德化,他說想在這裡打造陶藝愛好者之家和實驗創作基地。曾在歐美從事藝術裝飾工作的吳金填,在這創建了國際陶藝交流中心,利用自己在國外廣交的人脈,以及德化陶瓷文化的魅力,招徠歐美和日本陶藝家來這玩陶。(徐藝星 文/圖)

德化三班鎮洞上:古老陶藝村迎來現代風

歐美陶藝家在陶藝村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