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對“老賴”採取邊控措施 孫女士的28萬多元購房款追回來了

法院對“老賴”採取邊控措施 孫女士的28萬多元購房款追回來了

交了購房款,到了交房日期,購房者卻遲遲拿不到鑰匙,房產公司老闆不知去向,想退錢又不知道該找誰。藍田縣的孫女士想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雖然過程有過波折,但她始終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終於如願拿回了28萬多元的購房款。

2014年4月23日,30多歲的孫女士與藍田一家房產開發公司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購買了位於藍田縣城核心地段某樓盤的一間商鋪,合同約定2014年12月31日交房。合同簽訂後,孫女士全額交付了287800元購房款。錢交了,合同簽了,孫女士本想著來年春節過後就能把商鋪租出去賺錢了。可是眼看著到了年底,工作人員卻稱,因為樓盤驗收工作還沒結束,等過幾天驗收完了就會通知她過來拿鑰匙,至於延期收房的損失,也會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補償。有了承諾,孫女士放心地回家了。

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一直沒有等到結果,孫女士再次來到售樓中心問個究竟。這次,售樓中心裡到處都是心急的購房者,大家議論紛紛。一位購房者告訴她:“這個樓盤消防一直沒有通過驗收,把咱們推來推去的,我要退錢現在也不給我退。”“不可能吧!我上個月來人家說讓我等消息呢,說是過幾天就可以拿鑰匙了。”孫女士不敢相信。又有人說:“你聽那業務員忽悠你,我們都來過多少次了,現在我就要求退錢,但是人家不給退。”“就是的,公司負責人根本就不露面。”原來,和孫女士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不少人,很多人還是貸款、借錢買房。可是交房日期到了,開發商既交不了房,又不給退錢。無奈之下,大家只能想辦法維權。經反覆考慮,2016年1月,孫女士一紙訴狀將這家公司起訴到了藍田縣人民法院。之後,法院經審理依法作出判決,判令被告藍田某房產開發有限公司在判決生效十日內償還孫女士購房款287800元。可當孫女士拿著判決書,找開發商退錢時又遇到了困難。無論找了多少回,公司負責人始終不露面,只留下保安看大門,聲稱“老闆不在,處理事情去了,你們在這兒喊也沒用”。

為了要回血汗錢,2017年2月,孫女士向藍田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當案子到了藍田縣法院執行局時,她才知道法院執行局已經陸續受理了30多起和她一樣的案子,被執行人都是這家開發商。30多起案件涉案標的達400多萬元。為了讓申請人儘快拿到錢,藍田縣法院立即給被執行人公司發出執行通知,但被執行人公司負責人依然不出現。同時,法院通過查詢發現這家公司名下的賬戶裡邊沒有錢,公司人去樓空,法定代表人不知去向。

緊接著,法院把被執行人公司法人代表肖某納入了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儘管採取了多種執行措施,但是這個“老賴”依然沒有露面。就在線索枯竭的時候,一組執行法官得到消息說,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肖某經常國內外跑。“我們一直找不到這個公司的法人代表,給他納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早已出國,但他出國了遲早要回來,我們打算採取邊控措施,只要他一回國,馬上就會被邊防部門控制。”執行法官說。2017年7月,藍田縣法院決定對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肖某採取限制出境的強制措施。2017年9月,經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批准,藍田縣法院對肖某實施邊控措施。

2017年10月19日下午,從廣州白雲機場公安邊防部門傳來消息,執行法官苦苦找尋的肖某出現了。得到這一消息,執行法官連夜趕赴廣州,在機場公安邊防部門的配合下,將肖某帶回藍田縣。這一回,肖某迫於壓力,開始通過多種渠道想辦法,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將執行款項交到了法院。2017年12月,藍田縣法院舉行執行案件集中兌付大會,孫女士等30多名申請人拿到了總額463萬元的購房款。孫女士和其他30多名購房者依法維權的成功,讓她更加堅信:“在法治社會當中,依法維權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