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過年?這回答絕了!除夕真熱鬧

文/ 老舍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炮聲日夜不絕。

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大年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擠滿了人;初一,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在午前就出動,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時,城內城外有許多寺院開放,任人遊覽,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北城外的大鐘寺,西城外的白雲觀,南城的火神廟是最有名的。

可是,開廟最初的兩三天,並不十分熱鬧,因為人們還正忙著彼此賀年,無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廟會開始風光起來,小孩兒們特別熱心去逛,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白雲觀外的廣場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爭取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騾馬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技能。

多數的鋪戶在初六開張,又放鞭炮,從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聲不絕。雖然開了張,可是除了賣吃食與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鋪子,大家並不很忙,鋪中的夥計們還可以輪流著去逛廟、逛天橋和聽戲。

啥叫過年?這回答絕了!除夕真熱鬧

湯圓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節。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初一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人們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

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的大街象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乾果店在燈節還要做一批雜拌兒生意,所以每每獨出心裁地製成各樣的冰燈,或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把顧客招來。

除了懸燈,廣場上還放花合。在城隍廟裡並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來。公園裡放起天燈,像巨星似的飛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來踏月、看燈、看焰火;街上的人擁擠不動,在舊社會里,女人們輕易不出門,她們可以在燈節裡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大家還必須吃湯圓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肚子撐圓是繁榮的象徵,

擴大了新年便是豐富了生命。

吃、喝、玩、樂,天下太平,

大酒大肉方是英雄的本性。

快活吧,有了特大的新年,

請將腦子像肚子那樣活動。

過了兩月,你會肥美如豬,

自備的火腿往嘴裡送。

快活吧,這是地上的天堂,

雨順風調,普天同慶,

民安國泰,百福並臻,

快活吧,管他肚子痛不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