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有人說,愛越“作”越深,不會作的女生都沒有男朋友。

於是這樣的女友誕生了。

不管男友開會、工作,電話打過來五秒內必須接;

把男友所有社交頭像換成情侶照,刪除他所有女性好友;

不準男朋友單獨行動,兄弟聚會也要纏著去;

半夜兩點興致勃勃地給男朋友安利男團組合,對不上臉和名字休想睡覺……

多少女生把活出“天生就該有人愛我,天生我想要就要”的驕傲感,視為感情生活的終極理想,驕縱到了天上。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抱歉,這種“小仙女”的樣子,真的不好看。

1

依賴症人格就像黑洞

時刻會把人吞噬

一分開就想念,天天見面還要給男朋友視頻聊天;

“我倆天天黏在一起都不夠!”

這種“熱戀連體嬰”的狀態讓很多男生抓耳撓腮,身心備受煎熬。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John Bowlby)這樣定義依戀:“個體與他人形成情感紐帶的傾向,能為個體提供安慰。”

人生而孤獨,每個人都像是孤獨的質數,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

而感情就是為了尋找一種親密關係,在無數個孤獨的人裡,通過情感紐帶,建立只屬於兩個人的、彼此信賴的感覺。

心理學家將依賴分為兩種,一種是生活依賴,另一種是情感依賴。

衣服髒了,對方去洗;手機沒電了,對方把充電器拿過來。看上去過著被寵的日子,處處有人照顧,實際上,你很快就會漸漸喪失自理能力。

情感依賴就像牛軋糖,時刻想和對方在一起,一旦看不到對方,就開始恐慌、不安、胡思亂想。

出門取快遞要陪著;去超市買零食要兩個人一起……高度同步的生活步調,幾乎沒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圖/趣問街訪:女生什麼行為讓你覺得很作?

這種“牛軋糖”狀態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滋生出依賴型人格(Dependent Personality)——對親近有過分的渴求,而這種渴求帶有強迫性、盲目性、非理性,甚至有時與真實的感情無關。

更可悲的是,自身寧願放棄自己的個人趣味、人生觀,也要去依附於能讓自己撒嬌依靠的對象。就像是溺水的人死命尋找救命的木頭,一旦浮木出現,就再也不想撒手。

《天若有情》中,董潔飾演的孤兒展顏和收養人季東陽一起生活,對他產生了親人之外的依戀感。

她會去偷東西,好吸引季東陽的關注;會用極端的方法趕走季東陽身邊的異性。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圖/《天若有情》

這種畸形的感情,就源於依賴症。

展顏的依戀心理是童年缺愛的折射。季東陽會無所顧忌地原諒她、包容她,於是她找到了溺水時的浮木,放任依賴症越演越激。

依賴型戀人,看上去是甜蜜的存在,實際上尤其讓人頭疼。

太過粘人的女友,就像一個“黑洞”,時時刻刻都想把人吞噬。

2

錯把控制慾當關心

“多安全才算安全”

蕭伯納曾語,“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因為伴隨著“得到”的,是每分每秒都擔心“失去”的焦慮。

患得患失會激發人的控制慾,想要一切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稍有背離就無法忍受。

心理學家Shapiro和Astin指出,人類最大的恐懼之一就是害怕失去控制;人類最強的動機之一,就是獲得並保持對生活的控制感。

戀愛,就像在玩一場控制遊戲,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間通過情感、言語等等進行馴化和控制。

當初看教科書式好男友何以琛參加同事聚會,慶功宴上,同事們都在喝酒,而何以琛抱著一杯水和大家乾杯;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當時看心潮澎湃:這就是愛啊!說不喝酒,就連果酒飲料都不碰!

但再度回想:若現實中的戀人處處限制要求,抹殺了應有的自由,這真的是愛嗎?

“因為愛你,我才這麼關心你。”

這句話中一個狡猾的偷換概念:關心和控制,從來都不是一回事兒。

受控制慾支配的人,對待愛人,習慣一味索取,而不是提供價值。

一旦對方的回應和自己的語氣產生偏差,或者對方的言行沒有滿足自己的意願,這種“失控”感就會讓她產生焦躁不安的情緒,導致心態失衡。

有意思的是,即使知道自己不該這麼做,她們也很難做出改變。

哪怕是事後懊惱、追悔,再出現相似的情況,還是會一次次重蹈覆轍。

控制慾過強的背後,往往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狀況:自己無法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所以從伴侶的身上尋求慰藉。

很多人將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個需求層次記得滾瓜爛熟: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但少有人知道,馬斯洛對安全需要抱有多高的關注:“幾乎一切都不如安全需要重要,甚至包括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可以劃分三個範疇:確定感、安全感和控制感。

“多安全才算安全(How safe is safe enough)”是一個核心發問。

戀人相處的過程中,總會面臨各種各樣考驗感情的蠢問題:

“你愛我嗎”“你有多愛我”“我和某某誰比較漂亮”,這種發問是獲得安全感最直接的渠道。

然而,安全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即使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可能也無法消除內心的不安;所以只要有機會,人們就希望通過控制對方,獲取更高層次的安全感。

一旦失去控制,就極可能走向“陰謀論”。

“平時都是九點到家,今天晚了半小時,一定做了不該做的事。”

“打了三個電話都沒接,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

控制慾就像魔咒。這背後其實都是自我欲求的放大,假託“愛”的名義,日積月累,終究帶來無法逃脫的背離。

3

“易燃易爆炸”型人格

你女朋友又炸了

網上曾盛傳一個段子:“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之首應該是:我的女朋友為什麼又生氣了?”

我們都贊同無緣無故發脾氣是小孩的特權,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部分“女友”也躋身這一行列。

美劇《This is Us》中,肥胖症女孩Kate是一個典型的情緒失控者。她因為肥胖問題,從小就經常受人欺負。

她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總是處在焦慮、易怒的情緒中,和男朋友也總在無休止地爭吵。

當她遇到男友身材漂亮的前妻,自卑的她本想向男友尋求安慰,卻控制不住情緒,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當Kate惱羞成怒地質問男友的取向時,他的回答格外簡單: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爭吵、心理混亂和情緒動盪的背後,是現代人無可釋放的焦慮。

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當代社會的個體孤立是焦慮的來源,造就了無能、孤獨、焦慮的人格。

於是,高焦慮的人會將大量的時間、感情精力投入到維持親密關係上。

渴望靠近,又充滿懷疑,這兩種冰火不容的矛盾想法讓她們在戀愛中既懷疑自己的價值,又時刻密切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生怕失去對方。

就這樣,焦慮感從矛盾而不對等的關係中生髮出來,通過爭吵激化,又在爭吵中積聚越來越多的不安與焦慮,醞釀著下一次無可抑制的火山噴發。

一段感情裡,情緒不穩定或者爭吵,本來是戀愛的必備品。“有效的爭吵並不代表兩人感情不好,而是證明我們始終在為對方認真思考。”

但對伴侶過於焦慮、挑剔,長期處在易怒情緒中,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瑣事無理取鬧,不僅會將感情推上懸崖,還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負擔。

心理學家David Hawkins認為,人的意識存在不同的震動等級。

焦慮、憤怒、感覺慾望得不到滿足等負面情緒震動頻率低於200,人的健康會受到影響。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Dr. David Hawkins' Map of Consciousness / loaaffirmations

4

感情禁不住索取與試探

成熟的愛才能克服孤獨

戀愛中讓人覺得無理取鬧的“作女”,都存在共同的問題:索求無度。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之所以願意為愛人付出,是因為自己能夠在為愛人做事中獲得愉悅。

女生會希望男朋友送她東西,聽從自己的安排,為自己做事,往往不純粹出於物質上的利益所求,而是想培養他對她的感情。

《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提到:“和那些接受了別人利益的人相比,貢獻者似乎更愛那些受他們貢獻的人。”

先說愛的人就輸了;付出多的人就輸了。

想要在感情中居於較高的“被愛”地位,是很多女孩“作”的本源。

《愛情與靈藥》中,女主對男主說了這樣一句話:“我需要你勝過你需要我……這樣不公平。”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圖 /《愛情與靈藥》

24小時全天候,控制愛人的生活軌跡,雞毛蒜皮的事就發脾氣……這些統統都傳遞了一個信號:一味索取,不懂得如何去愛人。

依賴與陪伴,並非不可以,只是超出了正常接受的閾值,就成了束縛自由的枷鎖;

感情中的控制慾不是非要一杆子打死,《老友記》中的莫妮卡也強勢得很可愛;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圖 /《老友記》

只是愛誕生於差異性。如果因為自己單方面的期望沒有達成,或強行要求對方和自己保持步調一致,“差異性”漸漸消弭,愛情也就不保。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情緒失控、爭吵很難避免,但一味地激怒、試探只會讓感情更加疲憊不堪。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圖 /《真愛至上》

“我們分開一段時間吧”,很多伴侶都曾用短暫撤退或分開的方法去檢驗對方對這段關係的依賴性。

這種試探,是最大的騙局。

西班牙電影《黑暗面》中,女主為了測試男友對自己的感情,躲進別墅裡“雙面鏡”的隔層空間,想要偷偷觀察找不到自己的男友會有多難過,結果險些永遠失去自由。

分手這麼多年,你還是沒想明白原因

圖 /《黑暗面》

現代社會,人人皆孤島,愛情關係是兩個原子化的個人作出的意義選擇。

弗洛伊德將愛情分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只有成熟的愛才能幫助現代人真正克服孤獨。

世界上不存在所謂的“戀愛寶典”,也很難去為“成熟的愛”下定義;

但顯而易見,成熟的愛,不在於一方的壓制、索取、放肆;也不在於為了滿足索取“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