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连选择的资本都没有

选择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连选择的资本都没有

贩卖焦虑成了现在很多商家常用的手段,利用人们的焦虑心理,将那些假象安放在人们的未来当中,给他们塑造了一种“你再不……就完蛋”的错觉,然后再强调选择比努力重要,似乎只需要作出一次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得到满意的人生。

今天是“90后逼死80后”,明天是“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仿佛你当初的选择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假如当年选择正确,你早就身家万亿,人生美满。

但“选择大于努力”这种说法真的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么?

鼓吹这个观点的人,往往举出那些依靠正确选择而逆袭人生的故事,同时对比那些不闻窗外事,埋头苦干的人。最后得出结论,你的选择错了,所有努力都是打水漂。但这里有一个大多数人都会忽略的问题:

为什么别人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说:凭什么我的选择就是错的?

要去理清选择和努力的关系,我们得回到原点:你首先得“有选择”。

假如在一件事情上,你不具备两种或以上的选择,那么也就谈不上“有选择”,只有当你在做出决定前拥有多个选项的时候,如选项1、选项2、选项3等,才有资格去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

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很多时候都不具备选择的权利,因为选择的多少取决于你拥有的资源多少,而资源的多少取决于你的出身、能力、运气、努力程度等等。假如你出身不好,能力一般,运气很差,那么想拥有选择的权利,你首先得付出大量的努力。

换言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选择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努力。而不是一上来就说,选择大于努力,这是断章取义。

“没有好与坏,没有对与错,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人生是一段一段的,不同的阶段你拥有的资源也不一样,所以适合你的东西也不一样。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不该去谈什么选择,而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努力赚取选择的资本,当你拥有了选择的资本,才有资格去考虑选择的对错。

选择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连选择的资本都没有

相信“选择大于努力”的人,其实只把话听了一半。成功并不是“只要做对选择,然后躺赢就好”的一劳永逸,而是“选择,努力,再选择,再努力”的螺旋式上升。

没有人天生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成功的人一定是不断用努力来调整自己的选择,最终在正确选择的基础上收获成功。

爱因斯坦的第一份工作是做瑞士专利局的审查员。如果放在今天“选择大于努力”的论调下,他大概会被嘲笑“只图安稳,不求上进”。然而,他用业余时间研究自己热爱的物理知识,每年都能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后来他的才能被苏黎世大学注意到,才被聘请为教授,最终离开了工作7年的专利局。

选择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连选择的资本都没有

是“选择”成就了他?不,是因为“努力”,他才能有所“选择”。

倘若爱因斯坦在专利局每天过着早上喝茶看报纸,下午睡觉侃大山的日子,突然有一天他选择做一名物理学家,这有可能吗?

“你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哪里,就决定你是什么!”因为努力,让他从一个只能靠朋友托关系才得到工作机会的公务员,变成被知名大学争抢的教授;在努力的过程中,让他意识到一辈子待在专利局并不是他想要的事业,他对物理的热情应该挥洒在更需要他的地方。

没有努力,就不能让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沉淀,随之而来的是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后只能听风就是雨。所以,努力除了是为了拥有选择的资本,还为了拥有判断选择的能力。

选择比努力重要,但不努力,你连选择的资本都没有

没努力过的人,连谈选择的资格都没有。根本不存在什么“选择不对,努力白费”的说法。就算真选错了,你至少知道为什么这个选择是错的,那些花费的努力都是经验和教训,会变成一段经历,成为你下一次选择的资本之一。

选择很重要,但不要夸大“选择”,更不要小看“努力”。“人生就是把知道变成做到,再到做好的过程。”世界上不存在只要选得好,就能躺赢这种事情。没有努力,选择再好也是白费心机,要把一个好的选择变成好的结果,还要有与之匹配的努力。

“成功取决于你所站的高度和所朝的方向。”选择方向很重要,但如果你的人生不具备那样的高度,你依然无法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真正想获得成功,不是像赌徒一样凭运气选择,而是像智者那样用智慧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