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同归于尽

大不了同归于尽

昨晚,我看了一部于2010年上映,由张哲洙执导的韩国电影《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影片讲述了一个生性淳朴的女人金福南(徐英姬饰),30岁出头的她自从出生就居住在看似世外桃源的“无岛”,从未离岛,她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全部来自于儿时好友郑海媛(池成媛饰)。

海媛独自在首尔打拼,就职于一家金融机构,面对苦苦哀求贷款的穷人她很不耐烦,断然拒绝。

有天,她碰巧目击了一场命案,在办案人员询问时她选择了做伪证。

但终因精神压力太大,与同事发生冲突,她被领导要求停职一周。

于是,她回到了儿时生活过的“无岛”。

大不了同归于尽

福南一如既往的热情迎接她,拥抱着海媛时的福南就像拥抱着自己的全部希望。与海媛在一起的日子,福南生机勃勃,她无微不至的照料着海媛的起居,而事实上她常年被岛上的年长女人呼来喝去,更几乎是所有男人的性奴隶。活得不如猪狗。

她希望女儿能读书,她希望海媛能带她们母女去首尔,一直以来她都因为这个希望坚持活着,但因为海媛的从不回应,因为没钱没文化等种种现实原因,她一直没有迈出这一步,直到发觉女儿正在不知不觉中重走自己的路,她彻底下决心要逃离这座岛。

实施逃离时,唯一真心真意帮助她的人竟是一个丈夫曾带回家公然嫖娼的妓女。可惜逃离计划失败了,丈夫在毒打她的时候失手打死了女儿。

大不了同归于尽

她信任依赖的好友海媛作为目击者,却在昏庸敷衍的警察来岛调查时依旧选择了隐瞒实情。

此刻,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坍塌。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大不了同归于尽

当福南直视太阳时,她说,太阳跟她说话了。

这其实是导演的隐喻,福南是看透了人心,从那一刻起,她决定复仇。

拿起镰刀的她开始疯狂地砍杀岛上的所有人......

前半部分的压抑绝望和后半部分因复仇带来的酣畅淋漓。

但这种同归于尽的复仇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深深地绝望。

由该片我想到了两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一是江歌的母亲江秋莲,二是浙江保姆纵火案。

当一个人的全部希望破灭,生活的支点坍塌,或愤怒或耻辱无处宣泄时,如果出现极端行为也不难理解。

于是,大不了同归于尽的决绝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匕首用尽全力刺向仇恨。

影片的最后,福南对海媛说,“你好不亲切”。

她死在了海媛的怀中。

电影中对她们友情的描绘有超越友情,饱含爱情的感觉。

就像少年时,福南为保护海媛而被人轮奸。

海媛是她的希望,更像是爱人。

即便在开始复仇后,她也是不忍杀海媛的。

可惜她一生爱错了人。

海媛最终鼓起勇气指认了命案的凶手,她在垃圾筐中捡起一封又一封福南写给她的信。

每封信都写着:我想你,带我去首尔吧!

大不了同归于尽

六点思考:

1、当热情遭遇冷漠,当真爱面对绝情怎么办?

或许珍惜太难,或许真爱就是用来辜负的?如果不辜负,不失去怎么知道这爱是真呢?

2、万事总有宣泄口,不是向内就是对外。

对内就是生病,身心都会出问题,对外就是爆发。

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越大的痛苦,越无法言语。

4、文艺作品源于生活,现实或许比作品更狗血。

5、对恶的纵容就是对善的玷污,但勇敢站出来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气?

6、没有人是一坐孤岛,事不关己的冷漠终会引火上身。

如果说,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那么,同归于尽算不算一种别样的希望?

大不了同归于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