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如影随形

死亡如影随形

文 | 陶小猫 · 主播 | 阿成

“兰陵这小子,还真能干!”

对于兰陵王在战场上建立的功勋,十六岁的皇帝高纬给出的是这样的评判,他的父亲高湛也曾说过同样的话,但是他的语气中,又多了些别的情绪,那是来自于王的嫉妒和恐惧。

死亡如影随形

公元571年,齐国高层出现了人事变动,兰陵王就任太尉,和士开为录尚书事,月琴的父亲徐之才终于升职成为尚书令。

更大的变化却是在这之后发生的。

徐之才这时已经八十岁高龄,他带着得意至极的心情就任尚书令,任职不久竟然就在睡梦中去世了。

而地位日渐显赫的和士开,更加的荒淫无度和嚣张跋扈,一些忠臣良将终于无法放任他继续霍乱朝廷。

齐国皇族赵郡王高叡是神武帝高欢弟弟的儿子,是当今皇帝高纬和兰陵王的叔父辈。赵郡王文武双全,见识过人,在齐国声望颇高。

因此,虽然他在高湛时期就多次弹劾和士开,却始终没有被杀害。

高湛驾崩后,和士开更加专横,赵郡王再次向皇帝提出忠告,挑明了和士开无恶不作、淫乱后宫的事实。

高湛的正妻皇太后胡氏早在丈夫在世时就与和士开私通,这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她还是被赵郡王的话激怒了。

当天胡氏传唤赵郡王进宫,并在宫中命令刘桃枝将刚刚三十六岁的赵郡王活活掐死。

死亡如影随形

高纬的弟弟十四岁的琅邪王高俨性情如同烈火,意识到了皇帝对和士开的偏听偏信和包庇宠信,他召集几名将士,合力将其诛杀。

和士开的死亡在朝廷中获得一片称赞,但琅邪王在此之后没能把握时机,反倒是被皇帝责打,在斛律光的维护下才没有被当场斩杀,共同起事的将士们却都是被残忍杀害。

最终,琅邪王到底没有能够逃出皇帝的毒手,被刘桃枝掐死。

死亡如影随形

就在朝廷中一片混乱之时,北齐边境上的战争正进行的如火如荼。自邙山大捷之后,兰陵王和段韶、斛律光终于再次获得在战场上并肩杀敌的机会。

齐军与周国军队隔汾水相望,《北齐书》中记载,

齐军“悄悄渡河”,段韶隔汾水调动大军,兰陵王正面迎敌冲进敌营,斛律光则是在城外阻挡敌军的援军,三人合力一举攻下了与齐国毗邻的周国柏谷城。

在接下来两军的斡旋对峙中,兰陵王连续击败周国几名大将,一天之内就攻下来了秦城和姚襄城两座城池。

死亡如影随形

战场上的胜利带来的并不全是喜悦,段韶从夏天到秋天,一直躺在病床上,于是兰陵王不得不一边与周军厮杀,一边还要小心隐藏着段韶病危的秘密。

他赢了,段韶的病情却始终没有好转。已经面露濒死之相的段韶将自己的军权交给兰陵王之后,在兵士护送下离开战场。

这是兰陵王与段韶的最后一次见面。

死亡如影随形

边境的动荡使兰陵王有机会回到战场,安德王因为被高湛鞭打的影响还在,无法同行,月琴却是始终可以陪在他的身边的。

徐之才的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因为不想给月琴分家产,马上冷漠的撇清了所有关系。

月琴本也不在乎那些,徐之才的荣华一代就此结束,他无才无能的儿子们没有一个能够继承他的爵位和官位。而徐之才的死,切断了月琴和徐家的最后一丝联系。

战场上的月琴,已经不仅仅是那个兰陵王名义上的侧室,她成为兰陵王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被兰陵王戏称“只有猴子和月琴才能登上去”的要塞,月琴主动请缨成为他的先锋。战后苦守在边疆的寒冬,兰陵王忧心周国再次进犯的心情也只有月琴能够排解。

“只要殿下健在,无论周国还是突厥,都不敢再动兵了,他们都受到那样沉重的打击了。”

死亡如影随形

只是月琴也有看不清的事实,她没有看出一次次胜利为兰陵王带来声望的同时,带来了怎样的危机;她也没有看清兰陵王对她的心思,所以在战场上同行将士的那句“月琴,如果你出了什么事,殿下会把我们都杀了的”,她大概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认真思考的吧。

那一年,和士开被斩,徐之才意外死去;赵郡王、琅邪王触怒王权,被刘桃枝活活掐死;段韶离开战场之后,在邺城病逝。

战场上无比风光的北齐,似乎始终是被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感谢各位书友的陪伴。

明天我们继续共读《兰陵王》,如果整个世界都已经快要崩塌,兰陵王又怎样才能继续努力下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