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称《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绝妙的交响乐作品”

《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勾画出一幅艳丽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

——格林卡管弦乐《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美学分析

向阳光

《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曲,作于1848年,它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俄罗斯民间广泛流行的婚礼歌曲《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和舞蹈歌曲《卡玛琳斯卡亚》两首民歌作为素材,对两个主题加以变奏发展,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其结构为二重变奏曲式,即以两个主题及它们的一系列变奏所构成。两首歌曲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诸方面都不同,通过两者的交替对比和变奏,勾画出一幅艳丽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

柴科夫斯基称《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绝妙的交响乐作品”

优美、抒情、缓慢的《从山后,从高高的山》 是变奏曲的第一主题:

1=F 3/4

13 |4 3 1 |17 65 22 |5 . 1 75 |3 6 7 |16 51 2.32 |1

热烈、欢快、快速的《卡玛琳斯卡亚》是变奏曲的第二主题:

1=D 2/4

5 535 |424 313 |21 23 |1 135 |424 313 |21 23 |1

柴科夫斯基称《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绝妙的交响乐作品”

这两个主题在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俄罗斯人民性格的两个不同侧面——抒情、沉思和豪放、乐观。

乐曲从中板速度开始,乐队奏出了婚礼歌中的下行音调构成的第一主题的一个基本动机发展成的简短引子,在F大调上陈述:

0 04 31 |6 - - |0 01 75 |3 - - |

柴科夫斯基称《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绝妙的交响乐作品”

它威严庄重,情绪饱满,强劲有力,体现了俄罗斯人民豪勇的性格。引子之后,由弦乐器齐奏出悠缓、抒情的第一主题,微微带有沉思、忧郁的旋律,表达了农村姑娘出嫁时,向母亲告别依依不舍的心情。最后,歌声伴送着新娘,离开了娘家,前往新的家庭。

格林卡把第一主题的优美旋律,运用了俄罗斯民间合唱中最常用的衬腔式复调手法,进行了连续三次变奏,时而出现在弦乐器上或管乐器上,时而出现在高音区或低音区,随着合唱的进入,旋律的呈示和交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俄罗斯农村婚礼的风俗画。

柴科夫斯基称《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绝妙的交响乐作品”

然后,由小提琴重复地奏着一个带装饰音的单音,接着在一小段连接句过渡后,进人中庸快板部分,不断重复的装饰音,引出了无忧无虑、活泼欢快而热烈的第二主题,仿佛宣告婚礼仪式已经完成,喜宴正式开始。第二主题在D大调上呈示,它先由小提琴奏出,然后加以变奏;在乐队演奏中,有富于民间特点的打击乐的伴奏衬托;有小提琴拔弦模仿俄罗斯民间乐器三角琴的声音;有双簧管吹奏芦笛的音色等。加之,第二主题运用装饰变奏、衬腔、音调的引伸发展和配器等作曲技法,使气氛越来越喧闹、幽默、热烈,把《卡玛琳斯卡亚》这首民间舞曲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恍如置身于喜庆欢乐的舞蹈场面。当情绪达到最高潮时,整个乐队突然安静下来,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断两次从远处传来。在欢快的舞曲里,又可听到优美抒情的第一主题,它进行了四次变奏,经过简单的连结,第二主题在降B 大调上作了两次变奏后,又经过简短的连结,转回D大调。两个主题以复调形式天衣无缝地交织一起,显示了格林卡高超的创作技巧。当音乐处于极其热烈欢快的气氛时,全曲进入尾声,在乐队猛然的一击后收束。

柴科夫斯基称《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绝妙的交响乐作品”

格林卡的这部作品,在表现人民生活、运用民间音乐素材、乐曲结构形式和管弦配器法等方面,都为后来俄罗斯作曲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俄罗斯管弦乐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格林卡一生没有写过交响曲,但在《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中,他成功地运用欧洲古典音乐的艺术成就,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音乐的民族传统,将俄罗斯民歌交响化,写出了俄国第一部真正的民族交响乐作品。后来的俄国交响乐作曲家正是沿着这部作品所开辟的道路成长起来的。因而,柴科夫斯基称格林卡的《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绝妙的交响乐作品”,它对俄国交响乐来说,就如同“橡树子孕育出橡树”一样。

向阳光简介

柴科夫斯基称《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是“绝妙的交响乐作品”

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会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家协会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器乐考级优秀指导教师。《音乐教育与创作》专栏作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文艺作品、音教论文800余首(篇) 。《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古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等40余首诗词、15条语录荣获全球华人联合会(HRA)、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金奖、特等奖;《美丽临湘·组诗》(26首)荣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最佳奖;《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作品荣入《全球优秀华人诗歌颂典》《古今中外名家语录精编》等6部诗歌铭言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了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二、三等奖; 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 4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3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等多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等10余部。艺术成就简介及代表作入选《湖南文艺六十年(1953-2013)·音乐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