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大峽谷組曲》是一部壯麗、神奇的具有“美國氣質”的音畫經典

——格羅菲管絃樂組曲《大峽谷》美學分析

向陽光

大峽谷是美國西南部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河中游的遊覽勝地,峽谷長達350公里,寬6至29公里,大峽谷的斷崖絕壁最深處達1620米,景色奇麗壯觀並富於變化,是世界上罕見的自然奇觀。由於各岩層質地不同,色彩也迥然相異,在不同時間的日照下,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紛呈,彷彿是一條五光十色、波瀾奪目的彩虹;而在月夜,大峽谷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展現出朦朧而富有詩意的意境;如果適逢暴雨,這裡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所有的小徑上,水流瀑布般地沸騰著,谷底的科羅拉多河也會隨之狂怒起來。這種富於詩情畫意的景色,無疑刺激了作曲家的創作慾望,同時也為作曲家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音樂創作素材。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美國當代著名作曲家菲爾德·格羅菲曾多次赴大峽谷旅遊,遊歷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懷著激動的心情,決心以音樂來表現這個大峽谷變幻無窮的美麗。經過多年醞釀之後,格羅菲於1921 年寫出《大峽谷組曲》的第一樂章《日出》後,直到1931年,經過10年創作,才將這部組曲全部最終完成。管絃樂《大峽谷組曲》由五個附有小標題的樂章組成,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管絃樂《大峽谷組曲》,是一部遊記音樂,以著重描繪景色為主。全曲共分五個樂章:

第一樂章:日出。

第二樂章:瑰麗多彩的沙漠。

第三樂章:山間小路。

第四樂章:日落。

第五樂章:暴風雨。

樂隊編制龐大,以絢麗多彩的音響、別緻的節奏音型、獨特的和聲風格以及固定旋律或音型的多層次復調手法的運用,成功地塑造了大自然中各種壯麗、神奇景色的音樂形象。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第一樂章:日出

E大調,6/4 拍子,小行板,三部曲式,有較長的引子和尾聲。輕柔滾動著的定音鼓聲象徵著黎明的躁動;明亮的短笛送來了第一聲鳥啼;破曉的光芒給大峽谷染上了一層金色的霞輝。英國管奏出該樂章的主題,這支深沉飄逸的旋律慢慢向其他各聲部擴散,並交替重複、由弱漸強,最後,樂隊全奏引出高潮: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冉冉升騰時,彩光四射的輝耀,給大地帶來了一片光明,大峽谷迎來了新的一天。 這是一幅描寫沙漠上日出的風景畫。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引子以定音鼓上輕微的滾奏開始,這種朦朧的音響描繪出了黎明前的黑暗。接著,小提琴全部用泛音隨入,然後單簧管組奏著緩緩上行的音階,為音樂帶來了生機。隨後三支小號間歇地加進,它喚來了短笛悅耳的鳥鳴般的聲響,這是樂章主題動機的最初表露。在上述音樂的烘托下,長笛奏出了兩句具有主題音樂特色的華彩旋律:

第一句:

5 . 6 3 5 - - |5 5 5 5 55 55 55 |555 555 555 2 - - |2 - - - - - |

31 56 35 23 12 67 |5 5 5 5 55 55 55 |555 555 555 5555 5555 5555 |

5 - - - - - |

它很像清晨的鳥鳴。

第二句:

3 1 5 6 3 5 |2 3 1 2 6 7 |5 - - 5 - 67234 |5 - - 5 - 43276 |

||:5 - 67234 5 - 43276 :||5 - 6 4 - 5 |3 - 4 2 - 3 |1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音樂著意描繪了朦朧的晨曦景色。經過長笛充實後,形成了由英國管奏出的完整的日出主題。第一部分中伴奏音樂保持著引子中的氣氛,主題先在英國管上奏出,再由長笛重複:

5 . 6 3 5 - - |5 4 3 2 3 1 |5 - - 56 72 76 |①5 - 6 5 - 1 |

5 - - 5 54 32 |5 - - - - - |5 - - - - - |5 - - - - - |

隨後主題又變奏重複,仍由英國管和長笛相繼奏出:

5 - 6 4 - 5 |3 - 4 2 - 3 |5 - - 56 71 76 |①5 - 6 5 - 1 |

5 - - 5 54 32 |5 - - - - - |5 - - - - - |5 - - - - - |

這個主題在長笛和英國管不斷重複演奏的同時,其形貌也不斷變化,暗示出在不同的光線下大峽谷所呈現出的種種色彩與英姿。這段音樂每次出現的最後長音中,由鐘琴和鋼琴重複著上例①處的樂匯,好像是峽谷中傳來的回聲。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中間部轉入G 大調,原由德國號演奏的上行音階交由木管組和鋼琴奏出,並恢復上行模進的形式,主題旋律由絃樂組擔任:

3 - 1 5 - - |5 5 6 7 1 2 |3 - 1 5 - - |5 5 5 5 4 3 |

2 - - 23 45 67 |65 43 21 2 - 3 |1 - 3 2 - - |2 - - - - - |

3 34 56 71 |21 76 54 3 - 4 |2 - 3 1 - 2 |5 - - - - - |

隨後這個旋律轉為D 大調,以卡農的方式奏出。這段音樂忽然變得明亮而富有朝氣,尤其那偶而出現的鐘琴音響,更像晨曦閃爍的光芒。

再現部,音樂轉入屬調,主題和變奏的主題兩個旋律以復調手法在高音區更明亮的出現。然後各段音樂的綜合旋律又與中間部的主題形成複雜的復調關係,並轉入D 大調。音樂變得非常熱烈,最後停在E大調屬七和絃的長音上,這時豎琴上開始出現連續地刮奏,將音樂推向高潮。而當這個主題最終發展為絃樂器優美抒情的詠唱時,彷彿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放射出萬道金光,似乎那驕陽已升到天際,耀人眼目,音樂頓時變得寬廣明亮。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尾聲部分是整個樂章的高潮,以各部分主題的主要動機彙集成復調形式,先前兩個主題在打擊樂器和銅管樂器支撐下相繼再現,後復調音樂的主題在樂隊的全奏中出現,它異常活躍,富有歡欣的情緒。展現出一幅用明亮豔麗的色調描畫出來的大峽谷風景畫——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大峽谷的巖壁和谷底的科羅拉多河顯得璀璨耀眼,熠熠生輝。最後音樂轉為急板,在輝煌的音響中結束。

第二樂章:瑰麗多彩的沙漠

沙漠是寂靜而神秘的,同時也是美麗迷人的。當太陽照射在嶙峋怪石和寂寂砂礫上時,明亮的光線反射到雄偉的巖壁上,大峽谷呈現出一片光怪陸離的迷人色彩,五光十色的光芒傾瀉於大峽谷附近的沙地上,景色好似在一張巨大的畫布上濃重地塗滿了大自然本身的種種混合顏料,令人眼花繚亂。大峽谷神秘莫測,大峽谷當美不勝收……該樂章表現的就是這種意境。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以豎琴持續八度音程的撥奏和輕盈的絃樂形成的輕柔透明的織體,素描般地勾勒出一幅荒蕪靜謐的大峽谷的輪廓。柔和的中低音絃樂器奏出的一支類似波斯情調的旋律給大峽谷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人們彷彿看到一個探寶人進入了一片荒涼寂靜卻充滿神秘感的寶地。然而,在這冷漠的荒谷之中卻處處充滿了勃勃生機,時時瀰漫著眩目的春光。一段悠揚的抒情主題表現了作曲家身臨大峽谷時的豐富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敬畏感,並將全曲推向高潮……在低音樂器的不協和音程的神秘背景襯托下,木管樂於高音部以不協和音呼應著;弱了音的小號不時發出奇異的呼號;豎琴忽高忽低的音符此起彼伏……

《瑰麗多彩的沙漠》為e小調,3/4 拍子,非常緩慢的速度,是迴旋與變奏展開相結合的混合結構形式。其中有兩個主要素材和段落:一個完整地幾次再現,一個變奏展開,它們相互交錯出現。

音樂開始有四小節全部由G音(即音階的第三音)構成的引子,它以三個層次展現:短笛和鐘琴奏著高音區八度關係的長音;小提琴用抖弓奏著G弦的空絃音;豎琴奏著八度跳進的固定音型:

||:11 11 11 |11 11 11 :||

它那持續不斷的尖銳長音,嗡嗡作響的G 弦抖弓,和那清脆的豎琴音響,給人以沙漠的空曠、單調的感覺。同時也展示了它那神秘的色彩和風貌。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第一段落,在小提琴與長笛一個持續長音的暗淡色彩的背景上,低音單簧管和中提琴以一個神秘的帶有東方色彩的主題出現,表現出烈日下沙漠中炙熱蒸騰的景象:

||:1 - 765 |4 - - |4 - - |4 - - :||

①0#4#5 6|6#4#5 6 |

432 4 - |276 654 4 |4 432 4 |4 -

而在這個主題遲緩虛幻的進行中,木管樂器和鋼片琴不時以一聲聲尖利的不協和的和絃穿插進來,這個奇妙的旋律富有異國情調,略帶有阿拉伯的風味。在由引子延續下來的襯景音樂中,又加了偶而由德國號阻塞音奏出的音響和由大管奏出切分節奏的固定和絃音群(見上例①處),使沙漠的奇景中又點綴了一筆奇幻的色彩,展現出沙漠中另一種撲朔迷離的海市蜃樓般的奇觀。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第二段落只有十二小節,在原襯景音樂中,出現了兩次由四度疊置的切分節奏的四個和絃,各和絃間聲部的進行均構成連續三度的下行:

2 - 7 |7 5 - |3 - - |3

它的結構不拘一格,音響效果別緻奇特,增強了對沙漠奇異景緻的描繪。這一段落在全曲中完整地出現三次,類似迴旋曲的主題,但它並沒能構成完整的主題音樂,而像是一段固定不變的色彩性的間奏音樂。

第三段落,即中間部分是一支對比旋律,先由低音單簧管奏著第一段落主題動機構成的樂匯,在它的引奏下,出現了在英國管和小提琴上奏出的轉入#d 小調的主題:

5 |3 . 2 17 |6 . 7 12 |3 . 2 17 |6 . 7 12 |36 63 36 |63 35 5 |

這支曲調的旋律甘美、抒情、明亮而富於歌唱性,猶如沙漠中的一片綠洲。這段音樂是全曲的主旋律。

第四段落音樂是第二段落的完整再現。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第五段落由第三段落的主題變奏或變化重複構成。最後在德國號的一聲阻塞音後,又再現第二段落的音樂,構成第六段落。

尾聲變化再現了第五段落的結束部分,即英國管奏著一再反覆的主題樂匯,低音單簧管伴以固定樂匯的伴奏音型,音樂在空曠、神奇、虛幻的氣氛中由一聲撥絃而結束。

第三樂章:羊腸小道

這是全曲最為著名的一章。在這裡,人們可以看到一個天真的小牧童,騎著毛驢,悠閒自得地走進大峽谷,行進在大峽谷的山徑上,驢蹄的“噠噠” 聲為牧童提供了不尋常的節奏背景。突然,越走越快的小毛驢滑了一下,把遊客著實嚇了一跳,隨之單簧管形象地模仿出驢叫聲,幽默的氛圍令人忍俊不禁。 詼諧的曲調、逼真的模仿,勾畫出一幅妙趣橫生的圖畫:一聲“驢叫”揭開了這一章的序幕。伴隨著幽默的曲調,小牧童登場了。在牧童騎驢行進的背景下,圓號用兩個聲部交疊奏出一支寬廣迷人的旋律,它象徵著大自然的宏大氣勢和作曲家被其陶醉後的曠達心境。接著,音樂色彩發生了變化,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幅詩一般的風景畫: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那涓涓的溪流、飛懸的瀑布、瑰麗的彩虹…… 潺潺的流水聲暗示出科羅拉多河瀑布的美景。忽然,鋼片琴敲出一串串撲朔迷離的清脆音符:小牧童感到睏乏,已酣然入夢……

不久,一所孤零零的小屋映入眼簾,當牧童走進小屋時,可以聽到八音盒發出的叮咚聲:那是小牧童遨遊夢幻仙境……牧童醒來,精神倍增,揚鞭登程,繼續前行。此樂曲主要描寫了騎著小毛驢的牧童悠閒地沿著盤山小徑遊覽大峽谷名勝的情景。這是《大峽谷組曲》中效果最好,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一個樂章。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羊腸小道》為A大調,6/8 拍子,中速的小行板,變化再現的三部曲式結構。在樂曲開始的一個引子中,一聲類似驢子的長嘶,由整個樂隊用一個響亮的齊奏滑音來模仿驢的嘶鳴聲,接著由小提琴獨奏模仿著驢子的叫聲:

5 6 . |6 6 7 . |6 4 6 . |7 4 7 . |2 4 2 . |4 4 4 . |6 4 6 . |2 - - |

在上面音調之後,出現了本樂章主題的變奏:

3 |5 . 5 3 |5 . 5 3 |5 1 6 . |653 165 |2 . 2 |

這段樂曲的引子,由小提琴演奏的華彩樂段構成,猶如峽谷中不斷傳來的陣陣驢叫回聲,經久不息。描述了上路前驢子不安分的歡叫聲。緊接著,進入樂章主體。

樂曲的第一部分轉為小快板,共分兩個段落。第一段落由雙簧管奏著這樣一段主題音樂: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505 505 |505 671 |505 505 |505 671 |

505 671 |505 671 |567 123 |532 177 |6

並伴以用椰殼①的相互叩擊及絃樂組的撥絃,模仿著驢蹄踏在石路上的音響效果;小號輕輕地奏著低音區的主長音,它們有機地疊置在一起,形象地描繪了旅遊者騎驢行進的悠閒神情。第二段落音樂忽然變得急促,由雙簧管和低音單簧管相繼奏出模進的樂句,它似乎在描寫驢子下山坡時踉蹌的步伐:

161 646 |424 272 |757 535 |313 161 |,樂句緊接幾聲驢子不安的嘶叫音樂,構成段落的後半段。

以上兩個段落概述為:在打擊樂器模仿驢蹄聲的節奏中,雙簧管斷斷續續地奏出,像一支帶有爵士味的詼諧曲調。驢蹄聲在一個漸快之後忽然消失,化作低音單簧管上的一個下行音型。而當驢子那怪誕的嘶鳴聲重又響起時,在驢蹄聲和詼諧曲調之上,飄蕩著獨奏法國號奏出的一支寬廣的牧童曲調。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樂章的中間部分出現了旅遊者的主題,具有夢幻般的寧靜,它以鋼片琴上清泉般的音響為基礎,是樂章中的重要部分,它刻畫了旅遊者的精神面貌。音樂轉為2/2 拍子,主題在不同的樂器上反覆三次,每次背景音樂有所變化,形成別緻的帶再現的變奏曲式結構。其第一段落運用了第一部分第一段落的音樂作背景音樂,只是吹奏主長音的小號改為演奏主題:

3 |5 - - - |5 - - 3 |5 - - - |5 - - 3 |5 1 6 - |6 5 316 |

2 - - - |2 - - 3 |5 - - - |5 - - 3 |2 - - - |2 - - 3 |

5 - - - |5 3 216 |1 - - - |1 - - 3 |5 - - - |5 - - 3 |

5 - - - |5 - - 3 |5 1 6 - |6 5 316 |1 - - - |1 - -

這個富有歌唱性、悠長抒情的旋律,與第一部分第一段落的主題構成復調關係,惟妙惟肖地表現了旅遊者在這美麗壯觀的大自然中騎驢神遊的神情。隨後再現了第一部分的第二段落,似乎驢子的驚跑打斷了旅遊者的神往與冥想。在驢子的嘶叫聲中進入了中間部分的第二段落。這一段落改變了背景音樂,由另外四種因素構成:短笛和長笛在高音區奏著一小節為一組的固定不變的節奏音型:

676 0 |343 0 676 0 |343 0

單簧管和大提琴奏著以三小節為一組的固定不變的樂匯:

34 34 56 56 |71 71 76 76 |56 56 54 54 |

鋼片琴和其他絃樂奏著固定不變的切分節奏的和絃:

6 - 3 |3 6 - 3 |3 6 - 3 |3

小號和倍大提琴輕輕地奏著主、屬的長音。音樂變得柔和、豐滿,提示著旅遊者進入了峽谷的另一種景色之中,似乎是陣陣樹葉作響的茂密森林,驢蹄踏在黑黝黝的沃土小道上。旅遊者的主題在這個背景中由長號悠然地奏出。第三段落又轉回第一段落的背景音樂中,主題改由全部木管樂和絃樂奏出。主題結束後,出現了非常熱烈的片斷,它由第一部分中第二段落的音樂變化發展而成:幾種音樂素材疊置在一起,由樂隊全奏進行變奏與展開,速度轉快,節奏激進,似乎驢子也歡跑起來。在驢子的一聲長叫中,音樂忽然停頓,出現了一個完全獨立的幽靜的插部。

插部的音樂為A大調,6/8 拍子,活潑,快速,單二部曲式結構,由鋼片琴獨奏: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5 5 5 . |5 . 672 |1 1 1 . |1 . 234 |

1563 1463|2574 2614 |3615 3615 |2614 5247 |

6 5 3 1|3 2 7 5 | 656 531 | 323 275 |

315 151 |416 627 | 315 151 | 416 627 |

它結構簡單,第二段落為第一段落的變化重複,然後有一結尾段落。插部音樂清晰悅耳、安寧幽靜,與前後部分形成強烈的對比。這是守林小屋中傳出的琴音?仰或是牧童的奏樂?總之它彷彿吸引著旅遊者在佇立靜聽。

第三部分是再現部,開始有短短的間奏音樂,主題變化再現後,轉為急板,用管絃樂隊全奏,造成更加熱烈歡騰的場面,好似驢兒又在歡快地奔跑。其放蕩不羈的奔馳,是遊客驅驢在山徑上疾跑的寫照。最後在幾聲驢兒的長鳴中結束。

第四樂章:日落

圓號奏出的空谷回聲般的音響描繪出一幅大峽谷寂靜黃昏的景象:落日的餘輝給大峽谷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盛裝;小提琴、鐘琴奏出的爍爍發光的音符展示出大峽谷在夕陽照射下所呈現出的迷人色彩;從那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之上,不時傳來幾聲鳥獸的鳴叫……夕陽西下,暮色漸濃。大峽谷終於送走了最後一抹晚霞;那些夢幻般的迷離光彩漸漸融入了濃重的夜色之中:黑暗降臨在大峽谷,掩去了它那萬千奇觀……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日落》為D大調,4/4 拍子,其結構是由主題多次變化減縮重複形成,不同於一般變奏曲,主題變化再現時,一次比一次減短,最後只有主題第一小節的閃現。樂曲從頭至尾連續展開,一氣呵成。彷彿一道夜晚的陰影在金黃色的天際掠過。黃昏時分的平和與幽暗慢慢地降臨到峽谷上。而當夜幕將峽谷籠罩在它黑暗的斗篷中時,遠處傳來了幾聲野獸淒厲的叫聲。整個樂章呈現安寧、溫和,富有濃厚的抒情性。

樂曲開始有八小節的引子,由四支德國號先後以很強和很弱的對比音響回聲似地奏起了一個狼嗥般的旋律,暗示出夜晚即將來臨:

||:5067 176 543 5 |5 5 - 50 :||: 6062 5 - 5 |5 5 - 50 :||

它彷彿是表現那從峽谷深處傳來的幾聲野獸的吼叫。德國號的阻塞音,則像是空谷的回聲。

主題部分速度緩慢,有兩小節的前奏:

1523 1523 1523 1523 | 1523 1523 1523 1523 |

在長笛與鋼片琴流水般清晰流動舒暢而柔和的音響中,細分成五個聲部的小提琴以泛音奏起了一個平靜而帶有落日的感傷情調的旋律。這個旋律在雙簧管、木管樂器與絃樂器組、德國號與大提琴的重複演奏中不斷髮展,同時也不斷變換色彩,時而滿懷柔情,時而又如落日在天空中佈滿紅霞一般,顯得壯麗輝煌。單簧管和德國號輕輕地奏著和絃長音,低音絃樂用撥絃加強每小節的第一拍。它造成一種異常寧靜、和平的氣氛,成為主題呈示中的背景音樂,也是整個樂章的基本伴奏織體。主題由鐘琴及第二小提琴用泛音奏出: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07 16 75 63 | 2 - - - |03 42 31 27 |6

圓號 |50625 - - | 圓號 |50625 - - |

05 43 21 23 |03 21 76 71 |01 76 54 56 |3 - 2 - |

並由豎琴和小提琴的一個聲部用泛音重複,另外兩個小提琴聲部,則用與主題構成上方和下方四度關係疊置的副旋律,用泛音演奏,造成一種奇妙的閃爍感覺。在主題的長音中,用德國號的阻塞音輕輕地吹出兩句野獸的吼叫,使主題段落與引子音樂相呼應。繼之又加入長笛和雙簧管,奏出主題的第二樂句:

3 - 2 - |61 64 6 71 |1 2 2 - |35 31 3 45 |5 6 7 |7 - - - |

這時流動的伴奏音型由單簧管組演奏,德國號與大管用緩緩的節奏吹出先上行再下行的半音階副旋律,使音樂變得豐滿。接著是主題的多次變化再現:其中第一、二次變化再現均以改變伴奏織體為其主要特徵;第三次變化再現,則採用了復調的手法,這一段音樂在創作手法上豐富多彩。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最後,低音絃樂奏著長音;小提琴、長笛和豎琴交替地重複著這一單調的旋律:

5062 5 - - |5 - - - | 5062 5 - - | ① 5 - - - |

1 5 6 3 |1 5 6 3 |1 5 6 3 | 1 5 6 3 |

2 - - - | 2 - - - | 2 - - - | 2 - - - |

它的節奏轉緩,似乎日落後,晚霞暉映的彩色也漸漸轉暗,在豎琴清脆泛音伴奏下出現一聲野獸吼叫和它的回聲,最後在上例①處響出一聲導音上的鐘鳴,它的餘音在昏暗的空中繚繞回轉,夜幕伴隨著豎琴上的“晚禱鐘聲”而降臨。最後,又傳來了輕微的獸鳴聲,於是,音樂靜悄悄地消逝在遠方。

第五樂章:暴風雨

大峽谷在暴風雨來臨之前,顯得格外寧靜安詳。第三樂章中那段寬廣迷人的旋律再次響起,忽然,絃樂組出現了不安的音型,它們“前推後擁”,一句緊似一句:好像天空中突然飛來一片烏雲,它奔騰翻卷,並迅速向四面蔓延,頃刻間,蓋滿了天空:陰雲密佈,大雨將臨。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突然,響起一聲由銅管樂發出的尖銳刺耳的短促叫聲和鋼琴在高音區明亮清脆的刮奏,好似閃電劃破漆黑的夜空,勾勒出峽谷巖壁的輪廓,震耳欲聾的雷聲不絕於耳。這時,龍吟虎嘯的山風由遠及近,呼嘯著衝進大峽谷。霎那間,狂風挾著暴雨,猶如一頭怪獸,搖頭擺尾、噴雲吐霧,向著大峽谷席捲而來,豆大的雨點終於落進了大峽谷。暴風驟雨鋪天蓋地,具有壓倒一切的威勢。大雨滂沱,一片迷茫……大峽谷在暴風雨中顯得十分壯觀。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一聲驚雷在頭頂炸響,隨後滾滾遠去。終於,風住雨停,雲開霧散,一道霞光射進了大峽谷。經過暴風雨洗禮後的大峽谷,顯得更加絢麗多姿、壯美妖嬈。雨過天晴,大峽谷又在月光中展現出煥然一新的英姿,作者用田園詩般的旋律描繪出這一情景。

《暴風雨》為E大調,4/4 拍子,較自由的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由前面樂章中的幾個主要主題與此段落的主題相穿插,組成了像是整個樂曲的縮影或大峽谷的全景鳥瞰。

該樂章音樂以小提琴在高音區對第三樂章中的牧童曲調的回顧作為開始,在A 大調上奏出了音色清秀、節奏緊縮了的旅遊者的主題:

①3 |5 - - 3 |5 - - 3 |5 ② 1 6 - |6 5 316 |

③2 - - 3 |5 - - 3 |2 - - 3 |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其和絃的配置很有特色:在①處運用了傳統的三和絃,而②處是一連串的七和絃,在③處又將兩個正常和絃之間加了半音關係的經過和絃,構成和絃的平滑流動,使主題在清新悅耳的平穩表白中,略帶有不安的氣氛。這裡描繪的是寂靜夜空的虛幻景象。隨即,音樂中又引入了以轉為C 大調的第一樂章中間部寬廣的主題樂思,進一步表現出夜色之美,但在節奏上予以壓縮:

3 . 1 5 556 712 |3 . 1 5 555 543 |5 - #5 - |

接著是建立在E 大調上的本段落的主題,完全由絃樂奏出:

53 32 21 17 |76 66 54 43 |32 21 17 76 |55 54 43 32 |

21 11 11 17 |76 67 65 54 |43 32 5 - |

它以向上大跳後再下行模進為特點,使流暢的旋律又帶有激動的情緒,然後緊接由單簧管奏出變化了的第一樂章主題:

5.6 3 5 . |543 231 5567276 |5.6 5.1 5 5432 |5 - - - |

隨後本段主題移高八度在木管和絃樂上變化重複,第一樂章的兩個主題又構成復調形式再現。最後音樂只剩大提琴孤獨地奏著下面的旋律:

5 5.3 5 5.3 |5 - 3 - |3.6 5 - - |3.6 5 - - |3 - 6 - |5 - - - |

6 - 5 - |6 5 6 5 |6 5 6 5 |

它伴隨著定音鼓的隆隆之聲,像是暴風雨前傳來的滾滾雷鳴。隨後,絃樂器組以一個不安穩的下行音型暗示出一場大暴雨即將來臨。大提琴伴隨著鑼聲低聲吟唱著,這是大暴雨前不祥的短暫沉寂。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中間部轉為C大調、2/2 拍子、中快速度。隨著小提琴高音區的一連串尖利的滑奏,一場暴雨終於來臨。頓時,鋼琴颶風般的刮奏、管樂器氣勢磅礴的咆哮、定音鼓和鈸模擬出的電閃雷鳴,伴隨著絃樂器雨幕般的不協和音響,交相發作。這部分異常長大,是描寫暴風雨的主要部分,整段音樂基本是由一群群的節奏音型和某些音響效果組成,充分發揮了各種樂器性能和獨特的演奏方法,因此調性並不太明確,但逼真地描述了狂風暴雨、雷電交加或細雨濛濛的景色。這部分中有一主要用銅管樂演奏的執拗動機,不時變化再現貫穿其中:

2.#4 4 - - |4 - - - |4 - - - |4 - - - |

在它的結尾部分最後只留下小提琴用抖弓演奏的下行半音階:

2 - #1 - |1 - 7 - |#6 - 6 - |#5 - 5 - |#4 - - - |4 - - - |

3 - - - |#2 - - - |

似乎雷電暴雨已過,只有漸漸轉小的雨聲,但偶而又出現一次閃電,最後天終於轉晴。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第三部分音樂在大地一片寂靜之後,突然像山洪暴發一樣,由樂隊全奏出急速的以執拗動機為素材的變奏發展:

5.7 7.2 2.4 3.#5 |5.7 7.2 2.4 3.#5 |5.7 7.2 2.4 3.#5 |5 - - - |

絃樂緊接著轉為長顫音,木管樂轉為固定的切分節奏音型:

3 #2 3 2 32 |23 2 3 2 3 |#2 3 2 3 2 |

在上列音樂的伴奏下,由銅管樂在E大調上奏出旅遊者的主題和隨之而來的第一部分的主題再現,兩者構成復調關係,它們經過變化重複、執拗的動機再次出現,它與第一部分的主題又構成復調關係,似乎旅遊者在觀賞雨後峽谷中的山洪急流和小溪的潺潺流水,最後在描寫驢子歡跑的樂匯中結束。在整個樂隊的全奏中,銅管樂器以第三樂章的牧童曲調頌歌般地唱出了作曲家對大峽谷無限崇敬的情懷。

《大峽谷組曲》恰似五幅絢麗多姿的音畫,又如五首凝練灑脫的音詩

總的來說,格羅菲的《大峽谷組曲》是一部繪畫般的作品。作者在曲中適當揉合進了一些爵士樂的手法,既豐富了樂曲的內涵,又為樂曲帶來了輕鬆活潑的氣氛,更重要的是增添了樂曲本身的“美國氣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