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半年就能上985?真的假的……

考上名校的人,他們一般複習了不到半年的時間,然後就考上了,像我這種不入流的大學,複習一年都不一定考得上。

這是一名小白的留言,小白看到時,內心是難過和驚訝。難過的是,這位小白竟然如此沒有信心;驚訝的是,想了想自己看的很多名校考研的經驗貼,好像大多數人真的只複習了半年不到……

1

複習半年就能上985?真的假的……

考研經驗95%都是考上的

我們需要認清一個事實:分享考研經驗的95%都是考上的。

首先,在我們看到的眾多半年考上名校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是二戰的。只複習了半年卻沒考上的人是不會跳出來說自己的經歷的,畢竟比不得複習了一年的人努力呀。其次,複習了一年的人並不是都沒考上,很多人還是考上了的。為什麼就不能相信自己會是其中之一呢?

這讓我想起,中學語文課本上冰心先生的一首詩:“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她當初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今天圈圈給大家帶來成員「小魚」的分享,不知道別人是不是真的“輕輕鬆鬆”就考上了985,對她而言,這個過程絕對不輕鬆……

2

“複習半年”背後是你看不到的努力

不完成任務就不睡覺

試問一下,沒考上的人當中,有多少人能做到“當天任務不完成就不準睡覺”?是每一天,只要沒完成當天的任務,就堅決不睡覺,無論到晚上幾點!

考研期間只回家了3天

我的確是從暑假才開始正式複習的,我清楚的記得是7月15日,期末考試結束的第二天。但是整個考研期間我只有8月份回家了三天,連之後的國慶節都沒有回去。

我依舊記得,在那個只有我一人的自習室裡,國慶節我花了5天時間整理了專屬自己的數一獨家解題秘籍,期間只有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陪伴我。為什麼不回家?因為我計劃10月中旬數學要開始做真題套卷,我要完成我給自己制定的任務!

我沒有像別人那樣每個星期固定的休息時間,只有階段性計劃完成以後才休息半天。看個勵志的電影或者和同學吃一頓大餐,外加每個星期追一下天行九歌或者秦時明月(每一集片頭片尾都不快進也就20分鐘不到......)。

吃飯、睡覺和追秦時明月,除此之外我的生活就真的只剩學習了。

幾個月愣是沒敷過一張面膜

只准備半年意味著你必須要更高效地利用時間,你要用這半年去追趕對手的一年。半年的差距使得我一刻也不敢放鬆。

尤其到了後期,發現專業課壓力巨大,我不得不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擠出更多的學習時間。指定參考書的課後習題連參考答案都沒有,我得一道道自己想自己做,做完還得向專業課老師請教。

我會利用吃飯時間看政治選擇題的講解視頻,利用去圖書館路上的時間聽英語閱讀真題的音頻,洗澡的時候複習以前背過的英文文章,早上一起床就按宇哥的要求邊刷牙邊背公式,護膚品草草一塗就出門了,幾個月愣是沒敷過一次面膜……

現在越寫越心疼當時的自己,怎麼就這麼拼呢?我要是有一年的時間去準備,我一定會對自己好一點。

複習半年就能上985?真的假的……

上面說到的情況還有很多,煎熬的點滴融於日常。每個人的故事都不盡相同,但如果細細寫來,大概能寫個好幾萬字吧。

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也許他們只是不知該如何述說自己的經歷和感覺而已。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對於任何的成功,努力是最不值得述說的,這難道不是我們追求夢想最基本的態度嗎?!

3

複習半年就能上985?真的假的……

我們都在不斷懷疑中日益強大

和那位同學類似,我也會經常懷疑自己,昨天信心十足今天又覺得自己考不上了。沒有人會從始至終一點遲疑都沒有,大家都是在不斷的懷疑中日益強大的。

我不知道怎麼述說自己是如何面對舍友的冷嘲熱諷的,畢竟我要從雙非考到C9,質疑是正常的;

我不知道怎麼描述如何面對自己考的是個去年34個人進複試錄了5個人的專業,如何面對430+的學長都被刷,我知道還有人比我更難,幾十個人搶一個名額的專業也不少;

我不知道怎麼分享深夜一人在自習室的感覺,辛苦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的內心是滿足的,考研約莫半年可以說是我最開心的時光,單純且有成就感;

我不知道怎麼告訴你,看到錄取名單上自己被名校學生包圍的那種感覺,我不知道我是該慶幸,還是該感激曾經拼命的自己。

我只知道,我考上之後喜悅之餘是恐懼,我終於知道了自己的競爭對手的強大,我終於瞭解到了和名校學生的巨大差距,而這僅僅是我與考研的名校學生的差距,他們也有保研更頂尖學府的學神同學。

未來的幾年要更加努力去追趕,如果我抱著自己追不上的心態,那我十有八九真的追不上了。只要有能追上的信心,無論過程是如何曲折、如何自我懷疑,都有追上的可能。

如果你連相信自己的勇氣都沒有,那大概真的會失敗吧。只要有能考上的信念,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無論結果如何,最後你都會得到最好的。

複習半年就能上985?真的假的……

4

複習半年就能上985?真的假的……

不要羨慕複習半年就考上的人

至於為什麼有人半年就考上了名校,而有人準備一年都考不上?這個問題應該詢問兩方,得到儘可能詳盡的數據後進行比較分析。樣本量必須要足夠大,還要考慮雙方隱瞞、遺忘和記錯實際情況的可能性,再加上前20年的人生經歷、家庭教育對他們性格、心態的影響,這是一個複雜的模型啊!

最近在拜讀榮格的《心理結構與心理動力學》,心理學中定量測量的可能性是個嚴肅的學術問題!所以我們要考慮的模型更加複雜了!

如果一個人真的如經驗貼所寫“複習半年考上了名校”,那他肯定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如果一個人複習一年都還沒考上,細細考究下來,你會發現他真正努力奮鬥的時間可能連半年都沒有。

所以呀,與其羨慕那些半年就考上名校的經驗貼,不如現在就開始踏實努力。現在每多一分努力,就是半年之後少吃一分苦,少受一分罪。如果你真的想考上!

複習半年就能上985?真的假的……

考研er都會把考研比喻為在黑屋子裡洗衣服。有人很早就開始洗了,但是他們一直介意自己的洗衣液很廉價,在想別人會不會有很名貴的洗衣液?會不會有人在用洗衣機?是不是還用了增白液?

而有的人他們開始得晚,但他們一直一絲不苟的洗著,即使手上只有一塊2元的肥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