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五糧液的幾個特徵?玩酒的多收要懂些!

濃香型酒的代表之一五糧液酒酒質優良,特別是陳年五糧液老酒,綿柔甘洌,開瓶十里香。歷來頗受收藏愛好者青睞,同時也吸引了製假者的目光。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假冒五糧液老酒不斷出現,是繼茅臺酒之後,又一個假冒偽劣的重災區。

任何假冒品都有其特徵,五糧液假酒也不例外。通過分析瞭解掌握假五糧液的特徵,有利於區別鑑定真品五糧液酒。下面,就上世紀80年代中期比較有代表性的“蘿蔔瓶”五糧液仿品特徵作一簡要分析,以期藏友多掌握一點老五糧液的鑑別知識。

一、假瓶蓋封膜

1980年代中前期的五糧液多為塑蓋塑封,塑封為透明酒精膜。套在瓶蓋上以後,逐漸風乾收縮,密封瓶口。80年代的透明封膜鑑別是收藏界的一個難題,特別是現代利用原來的生產技術製作出來的酒精膜,稱“後封膜”,基本與原膜一模一樣,難以辨別。透明封膜也有“麻坑”“粉刺”,由於質地透明而不易看清。目前,最簡便易行的技術是 從顏色上加以識別。

由於新做的封膜太新太亮,容易識破,很多製假者就往封膜上添加顏色,以圖陳舊感。最常用的手法就是用醬油醋、茶葉水、鐵繡水等塗抹封膜,或者用加了黃褐色的酒精浸泡封膜。由於陳舊的顏色深淺不好掌握,仿品的顏色往往過重,太深太暗。而且是糊塗一片,無層次感,這是仿品的通病。如下圖:

假五糧液的幾個特徵?玩酒的多收要懂些!

上圖封膜仿品的黃褐色太重,如同“茶色玻璃”不透明。真品也有黃褐色,但不是全部一層,而是以“包漿”的形式出現,在邊角和局部有黃褐色。其餘大部仍然為微黃透明色。這就是真品與仿品的最大區別。真品見下圖:

假五糧液的幾個特徵?玩酒的多收要懂些!

從上圖對照可以看出:

1、真品顏色自然正常,仿品顏色不自然,不正常,一看就如同添加上去的顏色“二張皮”。

2、真品有“玻璃感”,晶瑩剔透。仿品模模糊糊,混混沌沌,沒有“玻璃感”。

3、真品有不耀眼的亮光,俗稱“柔光”。仿品由於加色太重,連新品的“賊光”也壓滅了。

二、假商標——頸標

上世紀80年代使用的是刻板製版、套版印刷技術,即一次只能印刷一種顏色,二種以上顏色要反覆印刷二次以上。所使用的紙張也是一般稍厚一點的紙張,少有光面紙和銅版紙。下圖仿品五糧液頸標使用的光面紙張明顯好於80年代所使用的紙張。但是圖案字體變形,與真品差距很大。

假五糧液的幾個特徵?玩酒的多收要懂些!

真品五糧液頸標為橢圓形,由紅黃白三色組成。“中國名酒”四字為紅色背景鏤空而成。見下圖:

假五糧液的幾個特徵?玩酒的多收要懂些!

對照真假頸標圖可以看出:

1、仿品與真品使用的紙張不同,不符合時代特徵。

2、真品由紅、黃、白三種顏色組成,其中白色為底色。仿品由紅黃兩種顏色組成,無底色。

3、真品的“中國名酒”四字為紅色鏤空露出白色字體,仿品卻只有黃色。

4、仿品四周多一圈紅色邊框。

三、假日期

上世紀80年代五糧液的日期用號碼印章手工印製於主商標背面,藍色。日期標註格式不是千篇一律,有時帶“年月日”,有時不帶。此時仿品的最大特徵是字體不對。中文有黑體、仿宋體之分,阿拉伯數字同樣也有字體字型之分。如1985年左右五糧液日期字體,1字“穿鞋戴帽”,2字尾部“帶勾”。但仿品製假者忽略了這些關鍵性的問題,有時1字不“穿鞋”,有時2字不帶“勾”。就給我們留下了鑑別的特徵。

下圖為五糧液仿品日期圖,注意2字不帶“勾”:

假五糧液的幾個特徵?玩酒的多收要懂些!

下圖為五糧液真品日期圖,2字帶“勾”:

假五糧液的幾個特徵?玩酒的多收要懂些!

假五糧液日期除了字體不對以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字體太清晰。印日期的人生怕別人看不清日期,印得清晰端正,豈不知這正是假酒日期的一大特徵。真品商標日期是在一大摞商標上手工加印的,為了趕時間,多印幾張,工人們往往二手同時操作,一手翻紙張,一手印日期,速度很快的,根本來不及一張一張仔細印清晰。有時握印章的手稍微斜一下,就只印上半截字體。這就是真品日期字體一般都不清晰完整的原因。

四、假商標——五糧圖

在假五糧液中,露假最多的要算五糧圖。由於五糧圖線條多,圖案結構複雜,製假者往往把握不好,容易出錯。一是印刷質量不好,圖案混沌不清;二是圖案變形;三是有些板塊顏色缺失等等。下圖為仿品五糧圖,以上三點都佔了。

假五糧液的幾個特徵?玩酒的多收要懂些!

仿品圖案不清晰,顏色線條重疊,圖案變形。字體筆劃粗糙,英文字母大小不一,歪斜變形。整體顏色不正,印刷質量差。

真品正好相反,圖案清晰,線條規整,字體協調,顏色規正。有立體感和層次感。

下圖為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五糧液真品五糧圖:

假五糧液的幾個特徵?玩酒的多收要懂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