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鑑賞丨記憶中的茅臺酒——品牌名下的專有名詞,很個性

在剛結束不久的“保利·茅臺會”香港春拍中,20世紀80年代出廠的茅臺酒成為本次拍賣風頭最勁的生力軍。三大革命、地方國營、鐵蓋茅臺悉數登場,可謂壯觀。然而,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本次拍賣中的一個重要細節,同樣是“地方國營”茅臺酒,包裹著棉紙的“地方國營”成交價比不包棉紙的要高!而且高的不止一點點。

茅臺鑑賞丨記憶中的茅臺酒——品牌名下的專有名詞,很個性

以上圖為例,這樣的20瓶棉紙地方國營(1983-1986)成交價為767,000元港幣,摺合人民幣612,966元,單瓶均價達30,648元。

茅臺鑑賞丨記憶中的茅臺酒——品牌名下的專有名詞,很個性

而同樣是地方國營茅臺酒, 18瓶上圖中的1983年地方國營茅臺酒,成交價為649,000元港幣,摺合518,664元人民幣,單瓶均價為28,815元。

到這裡,很多朋友難免會提出疑義。那層棉紙就有這麼貴嗎?一瓶棉紙包裹的地方國營要比不裹棉紙的貴將近2000元? 這科學嗎?

茅臺鑑賞丨記憶中的茅臺酒——品牌名下的專有名詞,很個性

綿紙因何而來?

據瞭解,在國酒茅臺酒廠成立之後 ,為了防止茅臺酒的瓶子在運輸途中磨損,於是就是棉紙來包裹茅臺酒的瓶子,起到保護、減震的作用。

從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綿紙包裝被廣泛用於內銷茅臺酒,而外銷的茅臺酒則在1977年後,為了讓茅臺酒的外觀更加美觀、上檔次,開始採用彩盒代替綿紙包瓶。等到80年代中後期,除了一些特殊供應的場合使用綿紙包裝外,內銷茅臺和外銷茅臺酒均統一用彩盒來包裝,而從這以後普通綿紙茅臺也退出了舞臺。也正因如此,綿紙包裝逐漸成為稀缺、罕見的象徵,綿紙茅臺也就跟著抬高了身價。

茅臺鑑賞丨記憶中的茅臺酒——品牌名下的專有名詞,很個性

綿紙有何優點?

包裹茅臺酒瓶身的這種棉紙,是仁懷當地古法制造的一種紙,亦被稱為皮紙。

貴州的造紙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當地盛產的竹子、麻桿、構皮等都是好的造紙的原料。用來包裹茅臺酒的白紙叫做白皮紙,這種紙特別耐用,質地柔軟且韌勁十足,適合包裹物品。如果用放大鏡看的話,可以看到紙中的豐富組織,其中還有很多白絲髮的纖維排列其中。

包裝要和酒品和諧才能達到“保護”、“裝飾”的效果。綿紙輕薄、透氣的特性與茅臺酒陳放醇化的需求相得益彰,既不會大面積的與空氣直接接觸,又能夠達到自然呼吸的狀態,恰好滿足了茅臺酒的貯藏需求,達到提升酒質的效果。並且,綿紙要比塑料等包裝物耐放,即使年代久遠,紙質發黃,也依然牢固並保持原有形態。

茅臺鑑賞丨記憶中的茅臺酒——品牌名下的專有名詞,很個性

綿紙茅臺如何鑑別?

要想鑑別綿紙茅臺,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層綿紙是如何包裹的。一般包裹的是按順時針方向,即是先用棉紙的左側一個角來包裹著酒瓶,然後轉一圈,然後將上下兩頭的紙向瓶體中間折回,後面就是用右側的紙角順時針將瓶體裹住。這樣在瓶蓋地方下折的多層紙張就像女子編髮掖入外層包裹的棉紙中。這是棉紙包裹茅臺酒的一大特徵。

其次要看綿紙顏色細節,綿紙上有一種歷經歲月風蝕的陳舊色斑,用放大鏡下還能看到一些小的黑色顆粒。另外,揭開紙張褶皺的地方,顏色也會比外表要淺一些,而且在紙張斷裂的地方,露出的纖維一般都是普通紙張長。當我們將棉紙放在放大鏡下觀察時,會看到就像漁網一樣的脈絡。

茅臺鑑賞丨記憶中的茅臺酒——品牌名下的專有名詞,很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