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食的禁果,就是這種果子

無花果:珍稀而古老的天堂聖果

汪鶴年

據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食的禁果,就是這種果子

《聖經》中有一個膾炙人口的傳說:亞當和夏娃因在伊甸園偷食禁果,成為人類的祖先。據神學家考證,亞當、夏娃偷吃的禁果即是無花果;而無花果那美麗寬大的葉片,則自然成為《聖經》裡描述的人類第一套服裝。這也是無花果又被稱為人果、天仙果、神果、聖果和品仙果的緣由。至今維吾爾族還將無花果稱之為“聖果”。

無花果為桑科木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珍稀果樹,也是人類最早馴化栽培的四大古果之一。

無花果的古稱極多。《南齊書》稱之為優曇缽;《酉陽雜俎》又說它有阿駔、阿馹、底珍諸名;《倦遊雜錄》又呼之為木饅頭,並始稱其為無花果;明鄺璠《便民圖纂》稱作映日果;《群芳譜》則呼為蜜果;明人蘭茂《滇南本草》又稱其為天生子;清劉善述《草木便方》還稱作文仙果。

據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食的禁果,就是這種果子

在古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種神奇的果實。因其小花隱生於囊狀花托內,一開即斂,且花朵很小,不易看見,古人以為其不花而實,或天然而生,或映日而成,故有無花果、天生子、映日果、隱花果諸名。其果含白漿,味至鮮美,因又有蜜果、奶漿果之稱。古人還以為它應是神仙服食之品,故又有文仙果、品仙果等名。此外,又有樹地瓜、明目果等俗稱,維吾爾族人則稱它為安吉爾、糖包子。

無花果為桑科榕屬落葉灌木或喬木,高達10餘米。幹皮灰褐色,小枝粗壯;單葉互生,寬卵形或近球形,葉片較大,且3~5裂;雌雄異花,花隱於囊狀花托內。由花托肥大而成的聚合果(隱花果)梨形,熟時黑紫色,果長約2釐米。花期4~5月,自6月中旬至10月均可成花結果。徐珂《清稗類鈔》對其有過這樣的介紹:“無花果為落葉亞喬木,吳、楚、閩、粵皆有之。葉大而粗糙,三裂或五裂,花單性,淡紅,實為肉果,外部之倒卵囊狀者為花托,花多隱於其中。吾人食用之部分,即花托。實熟則紫色軟爛,味甘如柿,無核,中有消化蛋白質之成分,可助消化作用。”

據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食的禁果,就是這種果子

無花果果實皮薄無核,肉質鬆軟,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人們喜食的佳果之一。它含有18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鐵、鋅、鈣、磷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老年人、兒童、孕婦和病人的理想食品。

無花果不僅是美食佳品,其果實還有多種藥用功效。《滇南本草》說用無花果調麻油可用以“敷一切無名腫毒”;汪穎《食物本草》稱其有“開胃,止洩痢”之功;《本草綱目》認為其是“治五痔,咽喉痛”的有效藥物;《醫林纂要》和《隨息居飲食譜》則分別視其為“益肺,通乳”,“清熱,潤腸”之佳品。

對於無花果的好處,《群芳譜》概括為七點:“實甘可食,多食不傷人,且有益,尤宜老人、小兒,一也;幹之與幹柿無異,可供籩實,二也;六月盡取次成熟,至霜降,有三月常供佳食,不比它果一時採擷都盡,三也;種樹十年取效,桑桃最速,亦四五年,此果截取大枝扦插,本年結實,次年成樹,四也;葉為醫痔勝藥,五也;霜降後未成熟者採之,可做糖蜜煎果,六也;得土即活,隨地可種,廣植之,或鮮或幹,皆可充飢,以備歉歲,七也。”

據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食的禁果,就是這種果子

最新考古成果證實,人類種植無花果的歷史已達一萬年之久。原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和中亞地區,大約在唐代引入我國,至今約有1300餘年的栽培歷史。

國人對無花果的認識,最早是從佛教典籍中開始的。《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則帶著明顯佛教色彩的異聞:“子良啟進沙門於殿戶前誦經,世祖為感,夢見優曇缽華。”文中的“優曇缽”便是無花果在中國的最早稱呼。佛教以為優曇缽開花是佛的瑞應,因視之為祥瑞之花。

不過,直至唐代,我國才有了無花果的栽培。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就留有這樣的記載:“波斯國呼為阿驛,拂林呼為底珍(一作“稱”)。樹長四五丈,枝葉繁茂。葉有五出,似椑麻,無花而實。實赤色,類椑子,味似甘柿,而一月(一作“年”)一熟。”

據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食的禁果,就是這種果子

無花果之名始見於宋張師正(約1060年前後在世)的《倦遊雜錄》:“木饅頭,京師亦有之,謂之無花果。狀類小梨,中空。既熟,色微紅,味頗甘酸,食之大發瘴。嶺南尤多,州郡待客,多取為茶床高飣,故云:‘公筵多飣木饅頭。’”可見,當時的嶺南栽培極多,其果也每成為當地官府招待外郡貴賓的當家果品。

宋周去非《嶺外代答》還記述了兩種不同的無花果:“木饅頭,在中州蔓生枝葉間,可以充藥物;在南州則木生,不生於枝葉,而綴生於本身,可以為果實。二物其形相類,但蔓者肉薄多子,未熟先落;木生者肉厚,中有飴蜜,當其紅熟,亦頗可口。深廣難得佳果。公筵多用以備數。”也就是說,河南一帶所栽無花果系蔓生,因肉薄多子,一般充作藥物;而南方地區所產才是木本植物,因肉厚味甜,自然成為公筵常用的佳果。

當時的廣東地區,亦是重要的無花果產地。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在提到廣東路新州“土產”時,就有“有花曰優曇缽,以(應為“似”)琵琶,無花而實”的記述。

到了明代,無花果的栽培更加普遍。明朱橚《救荒本草》就將這種野生、家種兼而有之的果品,列為救荒果品之一:“無花果,生山野中,今人家園圃中亦栽。葉形如葡萄葉,頗長硬而厚,稍作三叉,枝葉間生果。初則青小,熟大,狀如李子,色似紫茄色。味甘。”

《本草綱目》中描述的處處皆種的情形尤為醒目:“無花果出揚州及雲南,今吳、楚、閩、越人家,亦或折枝插成。枝柯如枇杷樹,三月發葉如花構葉。五月內不花而實,實出枝間,狀如木饅頭,其內虛軟。採以鹽漬,壓實令扁,日干,充果實。熟則紫色,軟爛甘味如柿而無核也。”從吃法看,主要是兩種:一是用鹽漬後曬乾備用,也就是加工成蜜餞;一是直接鮮食。

據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偷食的禁果,就是這種果子

在長期的種植實踐中,新疆果農還積累了許多種植經驗。清人所撰《回疆志》中即有此一段記述:“冬月壓臥於地,上覆以土。清明時去土扶起培種,發苗、生枝不開花,結果於枝叉間。……食之味甜而香,土人名之曰俺爾吉。”

目前除東北、西藏和青海外,我國其他省(區)均有無花果分佈。主要分佈地區為新疆、雲南、山東、江蘇、廣西等地。無花果的故鄉新疆阿圖什更素有“無花果之鄉”的美稱。

無花果的食用,也在前人的基礎上有著突破性的進步:除生食外,人們還常將其加工成蜜餞、果醬、果汁、果茶、果酒、飲料、罐頭等。我國南方人還把無花果當作蔬菜和豬牛羊肉一起燉食,或用火腿、冬菇和無花果一同烹食,如無花果燉羊肉、無花果煲豬腱、無花果燉豬腸等,便是燴炙人口的無花果菜餚。至於無花果餡餅、無花果紅棗山楂茶、鹽漬無花果等,更以其明顯的現代色彩而飽受美食者的青睞。

參考文獻(略)

《咱們祖先的瓜果園》(連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