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猶太人逼迫羅馬總督殺死耶穌來看,羅馬算帝國嗎?

汪有飛

這兩個問題要分開來作答,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羅馬是貨真價實的大帝國

首先,猶太大祭司逼迫羅馬執政官彼拉多將耶穌處死的起因是:耶穌在傳教過程中宣稱他就是主的化身,是主派到人世間的代表,而猶太教是虔誠信仰主的,這是猶太教教義所不允許的,因為主是高於一切存在的超自然存在,耶穌的傳教引發了信仰危機,也可說是動搖了一大批宗教領袖的既得利益,所以他們最終選擇脅迫羅馬派駐本地的執政官彼拉多將耶穌處死,不過這種脅迫並不是武力脅迫,還只是一種輿論壓力。雖然彼拉多本人也不願意處死耶穌,但是羅馬人是務實的,羅馬人建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為了更好地贏得本地人的支持,羅馬允許所征服地區的人民保留自己的信仰,甚至加以保護,處死耶穌,說白了就是這種務實精神的體現,因為耶穌的這一套說教已經引發了猶太地區的信仰混亂,如果處理不好,接下來就可能是政治危機了,猶太人已經明確說了,如果不處死耶穌,就有可能爆發動亂,為了維護該地區的政治穩定,彼拉多隻有犧牲耶穌了。公元132年,猶太人起義反抗羅馬統治時,羅馬軍隊大軍壓境,攻打耶路撒冷,毫不猶豫給予猶太人以粉碎性打擊,毀滅了聖城,所以與其說是被脅迫,還不如說是羅馬帝國一種務實的政治配合,當帝國真正利益受到威脅時,羅馬帝國依舊不會有絲毫的退縮和示弱,羅馬依舊是實力強悍的大帝國。

羅帝國全勝時疆域

二、羅馬不是殖民宗主國

表面上看,公元1世紀的羅馬帝國中央與被征服地區的地方關係確實類似於宗主國和殖民地的關係,因為新徵服地區的人民要承擔繳納貢賦、強制性的軍事義務等等,不過別忘了,羅馬在其統治區域內普遍建立行省,普遍採用的行省制,行省的最高長官必須由帝國中央任命,公元前63年建立的猶太行省就是最好例子。每個行省都是帝國整體的組成部分之一,與帝國中央是地方和中央的關係,帝國為了維持統治的穩定,也推出一系列有利於地方穩定發展的政策法規,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賦予帝國境內的所有自由民(包括非羅馬自由民)以公民權就是最好的證明。而漢薩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間形成的商業、政治聯盟;倫巴同盟則是眾多經濟發達的城市為了爭取自治權與封建主皇帝鬥爭而結成的城市同盟,這二者都是城市同盟,與羅馬帝國不是一檔子事呢。

查士丁尼


國家人文歷史

羅馬總督在猶太人的脅迫下,把耶穌基督釘在十字架上了。這件事確實讓人費解,按理來說,羅馬總督的權力完全可以置猶太人的無理要求於不顧,不必屈服猶太人,但這位總督竟屈服猶太人,把無罪的耶穌釘十字架。羅馬總督為什麼懼怕猶太人呢?因為猶太人在威脅羅馬總督:“你如不把耶穌釘十字架,你就不是凱撒(羅馬皇帝)忠臣,因為耶穌自稱是王。”這位總督為了自保,違心將耶穌釘十字架。

這種情件也證明了:在人間,沒有真正公義。貎似公正的法官一旦發現案情公正判決會影響自己的前途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歪曲案情,保護自已的利益,這就人類生來倶有的罪性。


以馬內利上帝同在阿門

耶穌是了不起的,但是耶穌的理想太遠大,捨身取義。假如當初與猶太人交好,或不至於給羅馬帝國打死。有取有舍,耶穌的對立面太強大了,能做到耶穌這一步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所以,耶穌現在有這麼高的地位。羅馬帝國該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