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夏天來了看最近的氣溫就知道,而暑假真正的來臨信號就是陪我們長大的《還珠格格》帶來的回憶殺,不過今年的《還珠格格》據說有“新劇情”。
---全文共2408字,閱讀需要7分鐘
VISIONTMT
還珠新劇情:冰冰“涼涼”過夏天?
作為演員,很多人都因一張“壞人臉”被罵了一輩子,說起“壞人”,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容嬤嬤”了。還珠三姐妹,小燕子、紫薇、金鎖被容嬤嬤關在小黑屋裡拿針扎的劇情,當時真的是給很多人留下了心理陰影,當時容嬤嬤扎針時的表情,曾在噩夢裡嚇醒過一票人,但是被網友發現真是冤枉了容嬤嬤。扮演還珠三姐妹的趙薇、林心如、范冰冰這些年在娛樂圈發展的都算風生水起,但是是被容嬤嬤當年扎的都是“壞人”。
送上網友的誠摯“道歉”~
小崔說事:撕得那麼深,國稅局那麼認真
央視前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曝光范冰冰疑似4天6000萬天價片酬,並透露其涉嫌簽署大小合同、陰陽合同等偷稅漏稅行為。在微博上曝料說“娛樂圈存在大量陰陽合同”,並稱“我有一抽屜這樣的合同,涉及許多明星大腕"。所謂陰陽合同,亦即明星與演藝公司答兩份合同,對外合同是較小金額的,對內合同則是大金額的,藉以逃稅。
事後傳來崔永元道歉的消息稱:不是范冰冰。事情的真相還有待進一步查證確認,不過6月3日下午,國家稅務總局官方表示,針對近日網上反映有關影視從業人員簽訂“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國家稅務總局高度重視,已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依法開展調查核實。如發現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將嚴格依法處理。按照其公告的信息來看,國家稅務總局早已關注到在稅收領域,影視從業人員高收入、高風險的問題,並已經著手進行評估調查。也就是說,不管是不是范冰冰,國家稅務總局要查的也絕不只是“范冰冰”這一個案,而是“部分高收入、高風險影視從業人員”這個群體。而且,“陰陽合同”既牽涉明星,也牽涉製作公司,還牽涉投資方等等,國稅總局這次是動真格了。
而早在今年4月,就有多家在當地的影視文化公司因稅務存在疑點問題被要求自查。霍爾果斯國稅局的公告欄上,張貼著一份在2018年4月3日下發的公告,其中稱,經過對企業2017年度的企業所得稅申報資料和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發現有公司企業利潤佔營業收入比重超過50%以上,明顯偏高,要求這類企業進行稅務自查。當地國稅局要求,對於在自查名單中的企業,要在收到稅務事項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暴動到主管稅務機關,對自查發現的問題,要在申報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時按法律法規做好納稅調整,如實申報。
娛樂圈牽一髮而動股價
崔永元“手撕”眾明星,算是揭開了娛樂圈的冰山一角——儘管其揭露的內容尚待求證,“揭黑”方式是否合理也可以再討論,資本市場已經聞風而動。6月4日週一,A股三大股指高開。影視股開盤大跌。華誼嘉信跌停,華誼兄弟、唐德影視、慈文傳媒逼近跌停。光線傳媒、華策影視跌逾6%。
公開資料顯示,明星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簽約公司的固定工資或股權激勵、片酬、個人工作室收入、投資收入等4種,均採取累進稅率。由於明星收入較高,一般都適用最高檔的稅率。在稅收優惠地註冊公司、分期付款、陰陽合同等都是明星常用的避稅手法。高片酬,佔股權,這些名人的效應在收視率上,在票房上,更在股價上。而這次的事件不知會給股價帶來幾個跌停,就今天來看華誼嘉信,華誼兄弟、唐德影視等個股均跌停報收,投資者需注意風險。
而為了避免事件的影響擴大,數家影視傳媒類上市公司也在今天發表了回應。橫店影視午後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院線發行、電影放映及相關衍生業務,范冰冰事件不會對公司造成影響。
華策影視對“娛樂圈大小合同事件”回應稱:公司作為國內影視製作龍頭企業,依法經營是一貫的理念,也是一直以來的實際行動。本次事件更多是行業從不規範到規範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階段,對影視內容行業是長期利好。從長期看,依法對行業亂象和違規行為進行整頓,有利於為守法經營的企業營造更為公平的競爭環境。
慈文傳媒表示,與藝人簽約都會代扣代繳稅,週末的這些消息對行業肯定也是正向作用,合法納稅是大家的共識。合法納稅依法納稅不會增加成本,公司的毛利不會因為納稅受到影響。
那些“躺槍”股票
天價片酬——貧窮限制了想象
唐德影視2018年一季報顯示,范冰冰持有6449605股,佔總股本比例為1.61%,位列第六大流通股東。以范冰冰目前手裡握有唐德影視1.61%的股權計算,唐德影視當下市值約66億元,也即范冰冰手中的唐德影視股票價值約1億。
縱觀國內明星片酬的變遷,從幾十萬到幾千萬乃至數億不等,與其說這是一段不斷刷新市場價值的金錢史,不如說它更像比樓市還要瘋狂的深水市場。對身處於影視產業鏈中的人來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彼此各懷心事。
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就曾公開表示過:“僅在2016年一年時間內,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在一些更椅重流量的IP大劇中,明星片酬在製作成本中的佔比甚至升至75%。 ”在好萊塢,巨星的片酬一般佔製作成本的10一30%,韓國明星的片酬一般佔20%,而我國明星的片酬佔比竟然大於50%,甚至超過70%。難怪導演陸川要感嘆“用全明星真的用不起呀”。正如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劉澤輝的戲謔:“中國影視至少50%以上的資金都付給了演員,這50%有80%是付給明星的”“做影視投資,除了投資人不賺錢,連賣盒飯的都賺錢。”
近五年內比較大熱的IP劇集的主演基本還是會被個別的明星包攬。可見,國內影視市場上的明星集中程度比較高。隨著2009年華誼的上市以及視頻網站的崛起,國內的影視產業湧入了大量的熱錢。在國內大多數劇集的劇本立意、製作水平、宣傳水平等都無太多差距的情況下,此時啟用流量明星無疑是最大的賣點,也是風險最小、性價比最高的選擇。所以花大價錢的投資方、電視臺、製作方乃至視頻平臺,為了規避風險也只能把所有的籌碼都押注在當前正紅的藝人身上。最終的結果就是,供求體系產生了不平衡,作為稀缺資源的那一方形成追漲與泡沫,演員片酬瘋狂溢價。
給影視“去槓桿”
影視已經與金融深度融合,在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上所不斷提及的“去槓桿”,也依然適用於中國影視。 去槓桿是一個過程,擠泡沫是必經的階段,要從根本上讓明星片酬迴歸到正常區間,也讓影視行業迴歸到理性發展的軌道。
崔、範互撕誰會為自己的言行買單,此刻仍是未知之數。世界上只怕認真二字。有了網友的關注和監督,有了稅務部門的及時介入,想必二選一的結果很快能夠揭曉。我們拭目以待。從稅入手,也許會切開整個行業的毒瘤。這只是個開始,不能雨過地皮溼!拔出蘿蔔帶著泥,影視行業的冬天也是不遠了,也希望我們的明星們能夠以身作則。無論結果如何,崔、範互撕給我們提了個醒:依法納稅,是每位公民的義務。更有力、更規範的稅收徵管秩序,將最終使每位公民獲益。
閱讀更多 遠見財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