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为保护国民健康和环境免受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产生、转移和处置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中国再次调整垃圾进口法规,并正式通知WTO:自2017年年底开始,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等高污染的固体废弃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定义的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定义废物是否危险时最关键是要包括致使废物为“危险的”(如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实质或潜在危险)术语。毒性,尤其是致癌潜在性,位列特征清单的头条。然而,如果显示出一系列的其他特征,如可燃性、易燃性、反应性、爆炸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性、具有特殊气味、对光敏感或生物积累性,也都认为是危险的。

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包括:(1)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环境中的特性;(2)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及富集的特性;(3)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毒性。所涉及的主要参数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溶解度、分子量、挥发度、饱和蒸气压、在土壤中的滞留因子、空气扩散系数、土壤/水分配系数、降解系数、生物富集因子、致癌性反应系数及非致癌性参考剂量等。

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危险废物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分类的呢?

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危险废物产生

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工业源

工业行业是危险废物产生的最大来源,几乎各种工业行业都会产生危险废物,主要包括粘合剂和密封胶、铝业、汽车和其他清洗业、电池生产业、铜业、电力和电子组件生产、电镀、炸药生产、铸造业、树脂化学品生产、无机化学品生产、钢铁生产、机械产品制造、有色金属制造、原矿开采业、油漆油墨生产配置、农药、石油精炼、塑料和合成材料制造等。工业体系庞大,门类繁多,因此工业危险废物种类多,数量大,产生情况十分复杂。

2015年,246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2801.8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1372.7万吨,处置量1254.3万吨,贮存量216.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48.3%,处置、贮存分别占比44.1%和7.6%,有效地利用和处置是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主要途径,部分城市对历史堆存的危险废物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处置。

社会源

社会源危险废物是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社会来源的危险废物种类多,成份复杂,有些废物整体被视为危险废物,有些废物的组成部件是危险废物。其中废铅酸电池、部分电子电器废物、废矿物油、感光材料废物和废荧光灯管等,具有很高的资源化价值。

产生危险废物的社会源包括家庭,企事业单位,如学校、机关、写字楼、科研单位、服务性企业、医疗机构,农业生产活动等,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源危险废物更值得关注,而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的废物类别主要是医疗废物。下面对家庭来源和医疗废物进行详细说明。

1

家庭来源

危险废物产生源甚至扩展到普通家庭。大量的家用产品在废弃时,具有危险废物的特性,如废药品、杀虫剂、油漆、家庭清洗剂、电池、灯管、家用化学品和汽车产品等经常包含危险物质。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存在于生活垃圾中。有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区及商业机构产生的危险废物量占危险废物总量的0.075%~0.2%。但家庭来源的危险废物与人体接触频率大、接触时间长、暴露可能性大,易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由于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尚处于试点水平,家庭产生的大部分危险废物都随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处置。2016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家庭源危险废物列入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

家庭源危险废物在下列环节满足相应的豁免条件时,对其实行豁免管理:如果未分类收集,则全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如果分类收集,则收集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只对危险废物相应环节实行豁免管理,其仍属于危险废物范畴。美国联邦法律特别把家庭危险废物排除在危险废物管理规定之外,并单列为普遍来源废物(Universal Waste)进行管理。但在一些地方和州政府已经实施了一些项目,对公众进行家庭废物教育,并实施了废物收集项目。

2

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是指在对任何动物诊断、化验、处置、疾病预防等医疗活动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液态废物,主要包括传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标识如图1所示。医疗废物共分五类,列入《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一大类。

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图1 医疗废物标识

危险废物产生系数

化工行业是产生危险废物最多的行业,化工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组成往往随着产品品种、生产工艺、装置规模和原料质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生产每吨产品产生1~3 t固体废物,有的产品可高达8~12 t。

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总量包括固定病床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和门诊医疗废物产生量。《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中对医疗废物产生量的计算及预测做出了说明。

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危险废物分类

来源/特性分类

美国建立了较完善的危险废物分类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危险废物污染,根据危险废物的不同特征和不同产生者进行管理是美国分类管理的两大方面。

根据产生来源和风险度,《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将危险废物分为特性废物、普遍性废物、混合废物和名录废物4类。

(1)特性危险废物是指虽然没有列入危险废物名录,但是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毒性和反应性中的一种或是多种危险废物的特征。

腐蚀性:强酸性或碱性废物

易燃性:易燃并因此在常规管理中具有着火可能性的废物

反应性:具有潜在危害的废物,诸如具有爆炸性等剧烈反应的废物

毒性:能释放显著高的浓度的某种物质到水体中的废物

美国国家环保局已经规定了明确的实验程序来分析废物的这些特征。该程序包括确定所测试废物是否为危险性的特定标准(如腐蚀性废物为pH≤2或≥12.5)。在中国,具有下列特征之一或以上的废物被认为是危险废物: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或传染性。

(2)普遍性废物是指废电池、杀虫剂、含汞装置(如恒温器)和废灯具(如荧光灯管)等。

(4)名录废物主要针对的是炼油和化学工业,分为四种类型的清单。四种类型的清单将在清单分类中讲到。

清单分类

绝大多数危险废物管理是依据清单或名录列出的特定的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如我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美国的危险废物清单及巴塞尔公约的废物名录。

美国清单内的危险废物具体分为四类:F清单——一般来源化工厂都在使用的化学物质;K清单——17组,主要包括木材保存、无机颜料制造业、有机化学品制造业、无机化学品制造业等特定工艺的工业中产生的废物;P清单——具有剧毒性,废弃的未使用的商业化学品;U清单——具有剧毒性,同时也具有一种或多种4类危险废物特征的废弃未使用的商业化学品。EPA还将危险废物形态分为无机液体、有机液体、有机固体、无机固体、有机污泥、无机污泥以及混合介质、残渣和器件(指液固、有机与无机废物的混合物以及不易归类的器件)7个组,每一组有若干代码并有详细的物质含量、pH等性状描述。例如,无机液体组中的W013指废浓酸(≥5%)。

《巴塞尔公约》在其附件I,II中列出了公约管辖的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类别。为了进一步解释附件I,在1998年2月的第四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新清单A(附件VIII)和B(附件IX)。

其他分类系统

一些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在危险程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的思路。管理分类系统的另一个方法是根据下列层次分类废物:

(1)形态或相分布,如液体或固体;

(2)有机废物或无机废物;

(3)化学类别,如溶剂或重金属;

(4)影响可处理性的危险组分,如6价铬。

该系统对于工程目的是有效的(如,把具有类似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和相同处理要求的废物分为一组)。

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包括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和疾病传染性等,危险废物防治刻不容缓!

2018年1月2日,国家住建部网站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中46个重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邯郸、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铜陵、福州、厦门、南昌、宜春、郑州、济南、泰安、青岛、武汉、宜昌、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成都、广元、德阳、贵阳、昆明、拉萨、日喀则、西安、咸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市。

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离不开人民的努力,我们每一位国民都应为保护美好环境出一份力!

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本文摘编自李金惠等编著《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一书,内容有删改,标题及文章部分内容为编者所加。

中国向外国垃圾说“不”! 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

李金惠等 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

ISBN 978-7-03-056491-7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以作者长期从事危险废物管理实践和科研教学的成果积累为基础,同时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完成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的总结和内容。本书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主线,阐述了危险废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从危险废物的产生、分类到污染防治、综合利用、处理处置,以及最终的安全填埋。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科书,或作为非环境专业类选修、培训教材,同时对环境保护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等也有参考价值。

一起阅读科学!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