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老炮兒

說到“老炮兒”,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2015年由馮小剛主演的電影,其中塑造的“六爺”:讓人印象深刻。講義氣、重規矩、局氣、但又有些不服老、憤世嫉俗,這些生動的品質讓大家很快喜歡上“老炮兒”這一形象,也讓馮小剛成為了影帝。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而這款Old Bastard,是澳洲紅五星名莊Kaesler的旗艦酒款,全部選用1893年百年老藤的葡萄來釀製,讓該款酒有著異常的濃郁度和集中度,每喝一口,就像被酒標上的老頭揍上了一拳。酒名Old Bastard,直譯是“老雜種“,實在不雅,而酒圈盛傳的”老炮兒“的名字,既翻譯了英文。而老藤帶給人們那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的感覺,和“老炮兒”形象完全吻合,讓這個名字有著另一種“信達雅”的意味。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西施拍拖葡萄酒

從小到大心目中的西施都是這樣的,“拍拖”是什麼鬼?!和范蠡嗎?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這款酒來自Fertuna家族和Sassicaia(西施佳雅)的擁有者羅切塔侯爵的合作。為紀念他們的友情以及共同的故鄉馬雷瑪,兩個家族共同推出了一款叫(Fertuna Pactio Maremma Toscana)。如果說這款酒和西施有半毛錢關係的話,那就是羅切塔家族擁有的Sassicaia中文譯名叫“西施佳雅”。西施佳雅和另外的這家Fertuna家族酒莊合作就成了戀愛中的西施:西施拍拖。起名者腦洞之大,讓人歎為觀止。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周伯通酒莊

周伯通,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及《神鵰俠侶》中的人物,"中神通"——王重陽的師弟,全真七子的師叔。天性純真,不拘小節,愛作弄人,有"老頑童"之稱。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周伯通酒莊(Chateau Branaire Ducru)位於法國波爾多梅多克地區的聖朱利安(Saint-Julien)產區。酒莊在1885年分級中被評為四級莊,2000年份的周伯通葡萄酒更獲得著名美國酒評家羅伯特•帕克 (Robert Parker)93分的高評價。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周伯通酒莊譯名的來源現已無處可考。按照酒莊名字的法語音譯,“Branaire Ducru”應該音譯為“班尼杜克”,可以說和“周伯通”邊都沾不上。不過這個譯名卻在葡萄酒消費者的圈子裡廣為流傳,被人們津津樂道。也一度讓酒莊從波爾多的四級莊中脫穎而出。酒莊甚至認為周伯通的形象正好突顯了酒莊的獨特氣質和非凡的氣派,曾聯同國泰航空發行了2000年份葡萄酒中文酒標限量版100支,每支葡萄酒上印有金庸先生的“周伯通”題字,並把限量版葡萄酒銷售收入全數作慈善用途,在葡萄酒界傳為佳話!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武當王酒莊

第一次看到這三個字想到了“武當派”、“張三丰”、“太極拳”,還猜想到底哪位大師可以當得起武當王的稱號?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結果答案是五大名莊之一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也譯作木桐酒莊。因為喝波爾多酒的風氣在中國最早是從香港、廣東一帶流行起來的。所以Mouton因和粵語的“武當”發音相近,就被譯做“武當王”,加個“王”字當然是為了凸顯酒莊的Bigger。現在“木桐酒莊”在國內已經家喻戶曉,最大的特色是自1945年起,每年在酒標的上部用一幅藝術家的繪畫作品作為標籤。這成為木桐酒莊的標誌之一,也是木桐精明營銷手腕的一個代表,藝術家之中以畢加索(Pablo Picasso)所繪的“酒神祭”最為著名。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有才!這些奇葩的葡萄酒譯名都是誰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