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寶寶成長記」第9個月:許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沒有媽媽陪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檔案: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女寶:小湯圓 2014年1月18日(孕40周零三天)順產出生,體重3050克,身長50釐米。生下時,啼哭洪亮有力,產房外聽得清清楚楚,看來是個“大嗓門”姑娘。

媽媽:湯XX 33歲,孕前體重48公斤,臨產前體重60.5公斤。整個產程非常順利,從人工破水到寶寶出生,僅用了6小時。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湯媽媽獨白

小湯圓進入9個月後,掌握了越來越多的運動技能,從肚子貼地爬行發展為雙腳交替爬行,而且能夠由坐變爬,又由爬變坐,十分自如地在兩個動作之間進行轉換,久而久之,她已不滿足於兒童圍欄裡的一小片空間,更喜歡在圍欄外伸展拳腳。她還學會了扶著站,能夠扶著圍欄的一邊站立起來了。細細算來,這個月裡,在小湯圓身上出現的“第一次”也越來越多了。

第一次站立起來

小湯圓第一次站立起來並不容易,仔細想來,由爬到站的過程並不簡單。雖然她掌握了爬的技能,而且爬得越來越好,爬行的速度也明顯比之前快了許多,但爬並沒有自然而然地過度到站立,我感覺這個過程似乎比想象中的要長。有一天,我發現她不滿足於在地板上爬了,開始嘗試把兩隻手搭在面前的小凳子上,不知是不是因為腳的力量還不夠的原因,她的雙腿還沒法伸直,自然就無法站立。後來幾天,她開始重複這樣的動作,慢慢地,她可以很好地跪在小凳子邊上,不過,處於這個階段的小湯圓還不能站立,上半身還是攀爬在小凳子上。之後,她如法炮製,在沙發邊上開始重複這樣的動作,這樣的嘗試越來越頻繁,終於有一天,她能夠雙手搭在客廳圍欄的邊緣,再借助腳的蹬力,一鼓作氣地扶著圍欄邊站立起來,但這個動作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她一下子失去平衡後又趴在了地上。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在一旁不斷地鼓勵她繼續堅持,小湯圓也似乎很享受站立起來的感覺,這樣的嘗試也越來越頻繁,她能保持站立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自我平衡的能力也越來越好。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專家來指導:

會爬的寶寶能自由地擴大認知範圍,發育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充分的爬行對寶寶發育很重要,爬行過程能調動全身各部位參與,有助於增強軀幹穩定性和下肢肌肉力量,為站立和行走做準備。姿勢的變換還能提高小腦平衡功能和四肢協調性,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所以在這個月齡段,大人不要因為危險、髒等原因而給寶寶過多限制,反而要想辦法創造一個安全的家庭環境讓寶寶充分爬行和自由探索哦。如果寶寶已經爬得很好了,就要想辦法增加點難度,比如障礙爬(如爬過厚被子),高爬(如手腳並用爬樓梯)。充分的爬行鍛鍊,能為寶寶順利發展到站立打好基礎。

9月齡的寶寶一般能自己扶站,隨著扶站時間越來越長,下肢力量和身體平衡性都會得到鍛鍊。在能獨立行走之前,寶寶還會經歷扶著蹲下站起、扶著物體側向邁步等動作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不妨多陪寶寶玩玩具,在玩耍過程中有意識地的通過玩具的上下移動來引導寶寶練習新動作。

會站的寶寶離行走也不遠了,很多家長會考慮到要不要準備學步車?實際上,現在不提倡使用學步車了。學步車裡的寶寶看似能直立移動身體“行走”,但寶寶站立時的重心並非完全落在雙腳上,且雙腿間的支撐帶會影響寶寶正常邁步,這些都會阻礙自然步行姿勢的發展。另外,學步車時刻都保持著寶寶的身體平衡,不能讓寶寶在運動中自發鍛鍊並獲得平衡能力。學步車會使得寶寶對爬不怎麼感興趣了,而爬行仍很重要,我們提倡像湯圓媽媽那樣,給寶寶足夠的爬行、扶站等鍛鍊機會。有了足夠的力量和平衡的鍛鍊,寶寶的行走技能才會自然而然的發展。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第一次穿上鞋子

小湯圓既然學會了站,那麼離自己走還會遠麼?為此,我開始幫她物色人生的第一雙鞋子。在網上搜索“學步鞋”,種類和款式數不勝數,向來有選擇困難症的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不知道該如何為小湯圓選擇適合她的第一雙鞋子。不過,在決定買鞋之前,我在是否應該買鞋這件事上也糾結了一番。我聽有的媽媽說,不用急著給寶寶買鞋子,寶寶剛學會走路,赤腳是最好的,這樣能夠幫助寶寶增強走路的感覺,更快地學會走路。但也有的媽媽說,寶寶的腳很嬌嫩,需要買一雙合適的鞋子好好保護她嬌嫩的小腳。經過一番研究,我發現學步鞋中有很多軟底鞋有很好的包裹性,很適合小湯圓學走路。於是,我給小湯圓買了一雙粉色的羊皮材質的軟底學步鞋。可是當我滿心歡喜準備給她換上鞋細細欣賞一番時,她居然吵著鬧著不肯穿,甚至還大哭了起來,這讓我很受打擊。“是鞋子不好看,還是不合腳,或是太硬不舒服?……”我想了半天。外婆倒是很淡定,她說:“慢慢來,寶寶第一次穿鞋肯定不適應,你小時候也這樣。”說完拿起寶寶的鞋,不斷示範穿鞋的動作給小湯圓看,還把鞋掛在自己的腳上。這招果然管用,小湯圓終於順利穿上了人生的第一雙鞋。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專家來指導:

9月齡的小湯圓還需要多多練習爬行和扶站,所以學步鞋不穿也無妨。當寶寶站立時不再踮腳尖了,才是學步練習的開始。

對剛開始練習站立的寶寶來說,光腳是很好的選擇。腳底直接接觸地面,既能讓寶寶有效鍛鍊腳丫抓地的力量,也能促進足底部的肌肉和神經發育。此外也能幫寶寶充分熟悉地面情況,在移動或行走時獲得良好的感覺,有利於協調和平衡的發展。如果地面不涼,給寶寶光腳站著就可以,若怕著涼可以穿上薄軟的襪子,襪底需防滑。目前階段給寶寶選鞋子,主要是要保暖和美觀。

到10~12個月是寶寶練習站立和行走發育的關鍵時期,光腳學步比較好。穿學步鞋主要是保護寶寶的雙腳。選什麼樣的學步鞋好呢?“輕、軟、薄”是三個關鍵點。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方面:鞋底不宜太厚(5毫米以下較為適宜),以免影響寶寶腳底與地面的“交流溝通”;鞋面以柔軟和舒適透氣為原則,布面、天然軟皮革的為佳;由於寶寶腳後跟較短小,小胖腳常常連襪子也掛不住,所以儘量選系帶、鞋幫較高且鞋面較深的鞋子;鞋子大小比寶寶腳淨長多1釐米(約是媽媽小手指的寬度)即可。由於鞋子也是直接接觸寶寶身體的物件,所以要避免化學味道較重的人造皮革等鞋子,寶寶皮膚嬌嫩,更容易吸收有害化學物質。

第一次白天沒有媽媽的陪伴

準備上班前,說實話心裡對小湯圓還是有些不捨,當然更多的是不放心。“她會不會仍然拒絕吃奶瓶,會不會發現媽媽不在而吵鬧,會不會不肯好好睡午覺?……”心中有好多顧慮和擔憂。為了讓她提早適應,我可以說是做足了功課。譬如,故意每天減少和她相處的時間,讓婆婆多帶她玩玩,甚至還把她當大人一樣每天對她“碎碎念”:媽媽要上班去了,白天不能陪寶寶了,寶寶要乖哦。我還準備好了背奶需要的各種裝備,以保證給小湯圓吃上新鮮母乳。上班第一天,婆婆發來消息說,小湯圓除了依然不吃奶瓶外,其他都和平時一樣,我這才放下了一半的心,暗自感嘆:“原來是我低估了寶寶的適應能力,可能不是她不習慣,是我不習慣啊。”但是對於拒絕吃奶瓶的問題,我感到非常頭疼,諮詢了身邊的新媽媽們,發現原來多數母乳餵養寶寶都存在這樣的現象,有的只能用勺子喂,有的索性就不吃坐等媽媽回來。小湯圓的表現略好一點,剛開始每次只吃50毫升,一兩週以後情況可以吃到70~80毫升了,看來只有等寶寶自己慢慢適應了。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專家來指導

為了讓寶寶較好地接受媽媽不在身邊陪伴的生活,湯圓媽媽在恢復工作前做了很多功課,這些對寶寶順利接受媽媽不能陪伴都很重要。湯圓寶寶8月齡的時候,我們聊過母乳餵養寶寶如何接受奶瓶餵養的一些技巧,媽媽們可以參考。如果寶寶一時不能接受也不要焦急,耐心地多嘗試,寶寶最終是會接受的。

隨著寶寶心理逐漸發育,大約半歲後,會對最親密的照護者產生明顯的依戀,媽媽通常是寶寶出生後最為親密的照護者,當媽媽在身邊時寶寶能安心地去探索周圍環境,和媽媽分開時,寶寶可能會產生焦慮感,表現出哭鬧、不安或不愉快等情緒反應,也稱為“分離焦慮”。這是寶寶很正常的心理表現,建議媽媽在恢復工作前的一段時間,就開始和家中其他帶養者做好溝通,將這段時間設為緩衝期,讓媽媽和接替者之間有角色的傳遞,讓接替者在媽媽不在時代替媽媽充分滿足寶寶的陪伴需求,如果接替者配合的較好,能減少寶寶面對和媽媽分離時所帶來的焦慮和不適應,媽媽上班的後顧之憂也就少了。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職場媽媽,用心延續37℃的母愛

為了堅持母乳餵養,許多媽媽迴歸職場的同時也加入了“背奶族”隊伍。但快節奏的工作時間表、免不了的壓力,休息不足等因素都可能會讓媽媽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很多寶寶也就是從媽媽上班後不久便斷奶了。說起背奶,媽媽都會有多多少少的苦楚,為了寶寶珍貴的口糧,沉重的揹包不說,東躲西藏、打游擊一樣的擠奶,很多媽媽都曾經遇到。背奶的生活是辛苦的,卻也是幸福的。母乳餵養,觀念在先,如果決定做一個背奶媽媽,就要努力尋求和利用各種資源和支持來實現母乳餵養的目標,不要因為背奶過程中的挫折就輕易放棄。你的堅持,換來的是給寶寶無比珍貴的37℃母愛。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附:寶寶發育特徵及家長互動活動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文/

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

(項目編號18dz2307100)

暗中觀察

「汤圆宝宝成长记」第9个月:许多第一次——站立,穿鞋子,没有妈妈陪

默默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