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將成CDR第一股,小米百貨和亞馬遜還挺像的

據財聯社報道,6 月7 日晚間,小米已就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 向中國證監會正式提出申請。幾乎同一時間,小米也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目前投資人尤其是基石投資者“入圍”競爭激烈,給出的估值普遍在750億-800億美元之間。

自上個月小米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之後,小米IPO 終於要塵埃落定了,關於小米到底值多少錢,資本市場也將會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

一提起小米,像我這樣的溫和派米粉首先想到的也是小米手機。緊接著想到的是高性價比,這對於外國用戶來說感受可能更為深刻,“Redmi 5” 這樣的手機國際知名度也毫不遜色於那些四五千元的手機。

小米百貨和亞馬遜百貨

小米很早就不滿足於只做手機。2015 年以前還經常有人把小米和曾經的老對手魅族相比較,隨著小米手機銷量和公司體量的增長,兩家手機廠商越來越沒有可比性。而且小米越來越不像手機廠商了,逛一下小米之家就有很強烈的感受,小米可能更像是一家“百貨公司”。

我有一次出差去深圳,回程遇到了很尷尬的情況,距離登機還有一個小時,我發現我忘帶耳機了。更無奈的是,雖然我帶了兩臺手機,但一臺是iPhone 8 Plus,一臺是小米MIX2S,沒有一個有耳機孔的。

小米将成CDR第一股,小米百货和亚马逊还挺像的

在前往登機口的路上正好有一家小米之家,作為應急,我買了一副小米的Type-C 降噪耳機,299 元的價格也適合臨時作為備用。由於小米之家的sku 已經超過了400,如果你遇到了跟我類似的情況,比如出差忘帶毛巾和牙刷,也完全可以順路從小米之家買到你需要的洗漱用品。

這非常符合所謂新零售所能解決的痛點,急需的商品可以很方便、快捷的買到。

充電寶、電動牙刷、毛巾、枕頭、拉桿箱這些商品在小米商城上都有,為什麼要在線下買?因為你手機沒電了啊,急需充電寶。如果你連充電線也沒帶,完全可以再去小米之家把充電線也買齊。而且有意思的是,小米之家銷售以Type-C 接口為主的小米手機,也提供iPhone 的lighting 數據線。這在其他手機廠商的線下店裡是不可能看到的,他們通常只賣自家配件。

這與在美國“無孔不入”的亞馬遜其實挺像的,電商、電子書商城、服裝、電影,幾乎每個領域都有亞馬遜的身影。而小米也幾乎都涉足了這些行業。

2012 年還沒有國行kindle 的時候我就通過萬能的淘寶代購了一臺Kindle 5,由於系統不支持中文,那個時候Kindle 玩家就流行刷多看的系統。沒過多久,多看變成了米系APP,我那臺Kindle 5 也可以用小米賬號買多看上的電子書了。在亞馬遜電子書商城落地中國之前,小米的多看就給我提供了一種可用的本地化服務。

“小米百貨”其實跟亞馬遜挺像的

首先是兩者的價值觀,雷軍的理念是以用戶為中心,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甚至專門承諾小米硬件業務的綜合利潤率不超過5%。而貝佐斯也以客戶為中心,讓消費者能買到價格更為低廉的商品。

小米将成CDR第一股,小米百货和亚马逊还挺像的

無獨有偶,兩者的硬件也都主打廉價和性價比,通過很便宜的硬件來銷售自家的互聯網服務。

Kindle 最初的國行版本定價為900 元左右,後來亞馬遜又在中國推出了一款499 元的Kindle。這個價格甚至比目前Kindle 的旗艦Oasis 2 的官方保護殼都便宜。當然,亞馬遜看中的並不是銷售Kindle 的硬件利潤,而是賣給你Kindle 之後,可以通過這款硬件賣出更多的電子圖書。

同樣,當你在Apple store 買一款500 元的皮質保護殼的時候,同一家商城的小米之家裡可能就有一個人花了同樣的500 元買了一臺紅米5A。

最後,兩家都走上了Iot 之路,亞馬遜的智能音箱已經在海外市場中佔有率排第一,小米的小愛音箱也在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中排到了前三名。智能音箱只是智能硬件的一個控制中樞,小米Iot 最大的優勢之一是智能硬件的產品數量和種類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根據已連接的智能設備數量計算,截至2017 年12 月31 日,小米的市場份額其實已經超過亞馬遜,在全球Iot 市場中排名第一。

而且雖然亞馬遜的智能硬件,比如Echo 在產品層面足夠智能,但是在中國它變得水土不服。與亞馬遜的Iot 相比,米家Iot 在中國市場更有前景。作為擁有超過十臺小米智能硬件的我,就不得不說到小米生態鏈的優勢了。

亞馬遜沒有的是小米生態鏈的模式

雖然兩家“百貨公司”在跨界上玩法類似,但是小米和亞馬遜兩家公司的基因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前者以MIUI 起家,有濃厚的軟件基因,而後者則有深厚的電商基因。

不過,在小米的招股書中,小米的另一項差異化被以“鐵人三項”的形式提出,小米的鐵人三項指的是硬件、互聯網服務和新零售。除了與亞馬遜相似度很高的新零售,硬件業務層面,小米的小米生態鏈也是一種獨創的商業模式。

小米将成CDR第一股,小米百货和亚马逊还挺像的

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曾把小米生態鏈比做一列高鐵。小米公司就像是高鐵的火車頭,其他生態鏈企業緊跟在火車頭之後,與小米一起高速向前行駛。

在資本層面,小米生態鏈企業大部分都是由小米和順為資本投資,而且在生態鏈企業中扮演大股東的角色。在我對其中一家生態鏈企業的採訪中瞭解到,小米對生態鏈企業的產品也有統一的把控。小米的設計團隊會直接參與生態鏈產品的設計方案,具體的生產則由各家公司把控。

在這樣的模式下,小米不必親力親為,就可以快速獲得大量的sku,自家的電商平臺和新零售渠道短時間內就能獲得多種品類的商品。

“利他即利已”,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王瑾是這樣總結小米生態鏈的,她把這種商業模式稱之為協同生態圈。

小米不是一家公司在戰鬥,這可能也是小米未來最有競爭力的地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