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產青春愛情文藝片的里程碑作品:火遍兩岸三地的《那些年》!

奶茶劉若英所執導的青春愛情文藝片《後來的我們》,加入十億級票房俱樂部,筆者在之前文章中也講過,筆者也是奶茶十多年的歌迷,但是,對於奶茶的導演處女作,筆者也確實不敢恭維,因為筆者覺得這部影片無太多令人驚喜的地方,讓人難免有些失望。在筆者看來,若是論青春愛情文藝片的正確拍攝方式,那部於六七年前上映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想必各位也非常認可。

論國產青春愛情文藝片的里程碑作品:火遍兩岸三地的《那些年》!

唯美的電影畫面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由九把刀所執導,其本人就是影片故事的原型,相當於把自己的青春愛情往事搬上了大熒幕。這部青春愛情文藝片的大紅大紫是全方位的,是多角度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論國產青春愛情文藝片的里程碑作品:火遍兩岸三地的《那些年》!

一、票房方面,《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以下簡稱《那些年》)在臺灣本地拿下一億多票房,成為臺灣年度票房冠軍;在香港上映後,《那些年》更是打破「雙週一成」的票房神話,豪取六千多萬票房,登頂香港票房史上冠軍,直到幾年後《寒戰2》上映時這一記錄才被打破;在內地上映後,《那些年》也拿下七千多萬票房,成為當時臺灣電影在大陸的最高票房作品。

論國產青春愛情文藝片的里程碑作品:火遍兩岸三地的《那些年》!

電影經典橋段

二、口碑方面,《那些年》幾乎獲得兩岸三地一致認可,豆瓣評分至今還高居8.1分,一部青春愛情文藝片能夠讓兩岸三地觀眾都為之喝彩,這成績著實優秀!

論國產青春愛情文藝片的里程碑作品:火遍兩岸三地的《那些年》!

經典劇照

三、獲獎方面,《那些年》得到金馬獎與金像獎青睞,入圍多個獎項提名,並收穫其中部分獎項。

論國產青春愛情文藝片的里程碑作品:火遍兩岸三地的《那些年》!

四、電影《那些年》讓更多人認識了九把刀、柯震東、陳妍希等藝人,主題曲《那些年》更是成為傳唱度超高的電影主題曲,並捧紅了演唱該歌曲的歌手胡夏。而陳妍希在影片中所塑造的「沈佳宜」一角,更是成為了廣大宅男心中的「女神」!

論國產青春愛情文藝片的里程碑作品:火遍兩岸三地的《那些年》!

宅男女神「沈佳宜」

五、片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樣的語言格式,被廣大網友「玩壞」,分別以「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火鍋」「那些年,我們一起遊過的景區」等類似方式作為一種時髦語言而流行,可見該片的影響力。


筆者記得,曾有專業的影評人這樣評價過該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一部跨年的話題電影,票房成績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青春愛情的巨大感召力,個體化的情感書寫就像傳染病,雖然每個人都病的不輕,但依然甘心被傳染。作為青春片,該片摒棄了臺灣青春電影過於濃烈的本土氣息和邊緣色彩,影片所專注的始終是具有共通性的青春情感。無論是熱血兄弟還是青春初戀,所指向的都是對青春的膜拜和讚美,那些青春朦朧的愛戀、感傷和困惑,單純而直接地點綴其中,沒有刀光相向的殘酷物語,有的是小清新裡積極健康的心態,就像影片裡的沈佳宜那樣單純向上。不過完全將影片歸為“小清新”的行列顯然有失偏頗,柯景騰們時常脫口而出的“汙言穢語”,勃起、四腳獸、六腳獸以及課堂打飛機、集體看愛情動作片等等明顯具有性色彩的名諱和場景充斥其中,在一向講求清新風格的青春片裡,這些標準的重口味場景可謂兇猛異常。但是,恰恰是對重口味的自信且合理地運用,才使影片脫離了單純溫情催淚的清新,這完全是自信爆棚的九把刀才敢做的事情。小清新與重口味完美結合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嚴格區分開來,觀眾既為小清新所感動,也為重口味會心一笑,兩者的結合,共同導向溫暖的記憶,引發的青春感懷。

論國產青春愛情文藝片的里程碑作品:火遍兩岸三地的《那些年》!

電影海報

《那些年》在內地上映時,因為某電總局各種龜腚的緣故,而被刪減了將近五分鐘,成為了「閹割版」的《那些年》,這些被刪減的情節恰好是本片的精華和亮點所在,所以,要看這部電影,一定要看完整版的!

論國產青春愛情文藝片的里程碑作品:火遍兩岸三地的《那些年》!

經典劇照

這樣一部在糅合了青春、愛情、校園、喜劇等元素基礎上的電影,又加入了一些重口味的情節、不可描述的畫面以及催淚感人的橋段,關鍵是這所有的東西都運用得恰到好處,這就註定了該片會取得成功。當然,在內地目前的電影生態情形下,想要拍出一部這樣高水準的青春愛情文藝片,是相當困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