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敢結婚?

你為什麼不敢結婚?

一個文藝範小清新女子,閒暇時泡一杯綠茶寫寫生活隨筆,感恩關注

你為什麼不敢結婚?

前段時間連長寫了一篇文章叫做,男人就是被女人利用的工具,從好多方面去分析了男人一生辛苦操勞都在為女人服務。然而這篇文章的精彩之處還在於大家的留言。印象最深刻的也被作者置頂了,是十月的留言:這個時代的女性,獨立,能掙錢,能自己搬大桶水,抗壓能力強,太多的方面做的要優於男人了,餘生已經不需要這些男人瞎指教了。

其實大多數的留言都是圍繞這個社會對女人不公平,對男人太寬容這個話題。現在很多女性朋友結婚之後老公幾乎成了一個擺設,一個人做家務一個人帶孩子,喪夫式生活,喪父式帶娃。

這個社會,有太多的事情是需要門檻的,唯獨結婚不需要。所以不要認為結婚的人就會高人一等,而同樣的黃金剩女也可以高傲的抬著頭。

你為什麼不敢結婚?

如今這個社會,女人也是比較缺乏安全感的,還記得歡樂頌中王柏川的父母明明認可了樊勝美,但樊勝美卻跟選擇了分手。她說,自己想在上海立足,就想要一套房子,而王柏川卻連個名字也不肯寫,明明需要兩個人一起還貸款的,並不是全款的。這個不肯給她安全感的男人讓它徹底放了手。

我以前寫過,朋友婚禮所有都準備妥當,就在領證前夕要求男友在房產證加上自己的名字,婚後一起還貸款,但是男生的父母不同意,最後以此為導火索,兩人就此分手,真為他們兩個惋惜。

或許是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有的人認為應該享受生活,寧願在比較偏僻的地方住著無貸款的房子,也不願意去市中心住那個需要貸款買的房子。我記得當初還跟母親討論過這個問題,母親的想法是應該去城裡住,畢竟年輕,有貸款有壓力也會有動力上進。而作為我,不是很能理解母親。我得想法是你結婚的時候那麼窮,過了那麼多年還債的苦日子,難道你還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去承受這份困苦嗎?

對於老人而言,認為孩子在成裡住比較方便,所以有的地產商就會以此打廣告“想要結婚不買房,除非你搞定丈母孃 ”還有什麼“我國的房價都是被丈母孃炒起來的”,這麼說丈母孃還真是一個厲害的群裡呢,從來沒曾想這個群體還有這麼大的功力。

昨天開始,頭條開展了一個活動,叫城市奇遇,面向所有用戶徵稿,我恰巧也不寫了一篇,也讀了幾篇知名作者的墨寶。

有一篇印象很深刻,相信很多人拼命努力上大學,讀完大學之後留在了讀大學時候的那座城市,想在那裡紮根。可是紮根談何容易,都是滿滿的血淚啊。這篇文章的主角叫蕙怡,讀完大學之後留在廣州,她的目標是在自己30歲的時候給自己買套房。

為了這個目標它拼命努力,從設計小白到設計總監,8年時間他湊夠了80萬首付,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戶型,要簽約時決定給家裡打電話,結果父母一聽急了,破口大罵,說你這麼大年齡了不想著嫁人,卻自己買房,我怎麼養了你這麼一個賠錢貨,把錢一份不少的打回來,我們要給你弟弟蓋個房子好娶媳婦。

蕙怡說,有你們這麼偏心的父母嗎。為什麼男人沒錢買房,家裡掏空積蓄不嫌過分,女人自己掏錢買房就要被罵個狗血淋頭,你這樣的親爹親媽嗎?父親甚至以斷絕父女關係相威脅讓把錢打回家裡,但是買了房子之後父母卻全村子炫耀,聽到鄰居們的誇讚也是樂的合不攏嘴。

蕙怡跟黃小汙太像了,父母的偏心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波伏娃說:女人的不行就在於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是被孤立滑下去到達極樂。

去年學習認識了苗苗姐,她是兩個孩子的寶媽,老大讀初中老二讀幼兒園。她本計劃過著婆婆疼老公寵的家庭主婦生活。在家帶著孩子,缺錢了問老公要的生活也是不錯的呢。

但那是我們的想法,苗苗姐是一個很要強的人,她不願意伸手問老公要錢,後來她創業,不僅在經濟上獨立,更是給孩子做出了一個好的榜樣。苗苗姐眼光讀到,也能嗅準商機,從一點一滴做起,現在日入萬元不是夢。

還有我們熟知的馬家莊的莊主,我不想去評論馬蘇怎樣,但是她拼命提升自己,努力演戲,最後自己買房的勵志過程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經濟獨立的女性最有安全感,安全感是自己給的。給你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自己有錢,你看上一個包,你不需要徵求你老公的意見,也不需要張口問他要錢買。經濟獨立活的有尊嚴。

男人是用來給你錦上添花的,不是雪中送炭的。如果你把一個男人當成雪中送炭的,那麼你就活在你老公的陰影下。當然,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有些人就喜歡當個什麼小三啊之類的,那也是別人的選擇,我們沒有資格去評論別人。

我的觀點是:不要指望結婚來改變生活,但是至少保證生活不被改變。沒有合適的,就單著,努力掙錢,當一個富有的老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