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呼之欲出,這將會成為2018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大紅利,其重要性將超過海南的“自貿區+自由港”的建設。對於這樣一個一降生就是世界級體量的大灣區,關於它的猜想已一波高過一波。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猜想1

大灣區誰是龍頭?誰為核心?

大灣區是城市高聚集能量區域,有二個省級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二個副省級城市廣州和深圳,也是全國唯一的三個一線城市聚集的城市群。各個城市的均有各自的定位——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及物流中心之一。

澳門:全球最大賭業中心。

深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引擎、全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一帶一路”交通樞紐、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樞紐型網絡城市、國際交往中心。

惠州: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東莞: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

中山: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產業創新中心和歷史文化名城。

珠海:

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

佛山: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全球製造創新中心、大灣區西部航空樞紐、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

江門: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

肇慶:連接大西南的樞紐門戶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城市。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可以說,大灣區未來龍頭在香港,核心在深圳,中心在廣州。

香港是國際性城市,面向世界,同時又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世界自由港口。這樣有利於吸引外國資本和技術,把香港放在龍頭位置是發揮其長處。最近國家把“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招牌掛在香港是有意義的。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為什麼說大灣區核心在深圳?

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機會,是深圳帶來的,而不是香港、廣州。

因為目前深圳才是“大灣區”最大的人口、資金增長中心,而且由於深圳面積狹小,資源必須外溢。對於廣州來說,面積很大,很多區域還沒有發展起來,能外溢的能量不多。香港那邊,因為匯率等原因,資金其實是流向歐美的,迴流內地的很少。

深圳去年底常住人口為1252.87萬人,增量62萬人。因為深圳不論從經濟增長,還是人口增長都是全國城市第一位。特別是信息高科技創新能力,已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如騰訊、華為和大疆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口是發展的基礎,金融業深圳也在全國居第三。

深圳是企業自主創業環境優越,市場資源調配合理到位。深圳自生造血功能完善,創新超越能力強,是效能溢出和輻射全國最強的城市,定位灣區核心是相匹配的。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為什麼說大灣區的中心在廣州?廣州去年底常住人口1449.84萬人,增量45.49萬。廣州是歷史名城,廣東省政治、文化、貿易的中心。廣州有廣闊的發展腹地,花都、從化和南沙都有侍開發。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經濟建設很多是國家級大手筆,發展空間大前景看好!

如果把大灣區形象地比喻成一個巨人,那麼這個巨人的頭部就是龍頭香港,心臟即核心是深圳,中心胸部即是廣州,雙腳是東莞和佛山,雙手是惠州和中山。灣區統一規劃後各城市步調一致,整體前行。

猜想2

未來將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近日在 “大灣區經濟與發展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劉遵義發表意見,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東邊的地區更加繁榮,但未來將會發生改變,因為隨著港珠澳大橋完工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完工,東西之間可以相互連接,西邊可以給東邊提供需求,大灣區會發展得更快。劉遵義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人口接近7000萬,GDP是1.5萬億美元,如果大灣區的經濟繼續保持增長,可能很快就超過英國的體量,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劉遵義建議,打造大灣區試點的自由貿易區,讓整個地區成為一個保稅區。此外,大灣區城市服務供應商可以在另外一個城市當中註冊,就像順豐一樣,它應該可以在所有城市運營,可以在不同的地區都使用一樣的服務。

猜想3

房地產在大灣區會被嚴厲調控

在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之下,過去一年,灣區9城(不含港澳)房價均有明顯上漲,整體漲幅30%左右。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肇慶以40%的漲幅位居第一,其次是江門、中山、佛山和東莞,漲幅均超過30%。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在中美貿易戰,美國打壓中國2025戰略的當下,粵港澳大灣區承擔著國家更為重要的歷史使命。

所以,大灣區肯定不能被房地產所綁架,但是會被嚴厲調控的。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國家級戰略,雖不會放棄房地產,但也一定不會把房地產放首位,而且房地產土地供應一定會減小,這是大勢,一定要清楚。

猜想4

大灣區機場群的定位與功能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陳曉寧公開撰文表示,要形成具有整體凝聚力與競爭力的珠三角機場群,必須明確珠三角各機場的定位與功能,形成整體統一、分工明確、功能完善、發展聯動以及共贏共利的機場群。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香港機場應保持和發展其傳統的國際轉國際的樞紐功能廣州機場應該定位於國際樞紐,加大國際轉國際的航班量,最終形成以國際轉國際為主,以內地航班為輔的世界級機場;圳機場則建成國內外航線非常豐富的點對點機場,或者以點對點為主輔之以樞紐功能的機場;澳門機場則打造為與葡語系國家商貿文化交流的空中橋樑;珠海機場則開闢更多的以通航製造、航展以及特色旅遊為主的境內外航線。

猜想5

港珠澳大橋從現在的

“單Y”變“雙Y”

有消息報道,港珠澳大橋即將全面貫通之際,深圳提出建設性方案:把港珠澳大橋從現在的“單Y”變“雙Y”,儘早上馬二期,把深圳納入其中,進行雙Y方案立項規劃建設。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根據雙Y方案,粵港澳大橋二期規劃全長約30公里,從香港大嶼山增加一條通道,把香港國際機場、深圳南頭半島、前海自貿區、深圳國際機場串聯起來,形成雙Y走向。

目前香港汽車保有量為73.7萬輛,澳門為11.9萬輛,珠海為53.1萬輛,三地相加汽車保有量約130萬輛,深圳汽車保有量則是320萬輛。儘早考慮港珠澳大橋二期方案,將原來缺掉的一個“Y”補上去,對加強深圳同珠江西岸的合作有長遠意義,粵港澳大橋通行量可以因此提升。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從遠期來看,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經濟聯繫越來越緊密,鏈接互通需求也將增加,雙Y方案更是迫在眉睫。而一旦落實,將有望使得港珠澳大橋得以最大化盤活,發揮更大效用,更有效地打通了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之間的緊密聯繫。

作為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如今,新的力量正在這裡匯聚,開放的大棋在這裡全面佈局,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珠海、中山、江門、東莞、佛山、惠州、肇慶,正面臨著歷史性的改革,打開更多精彩可能……

「觀察」粵港澳灣區規劃猜想:誰是核心,誰會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