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公佈」一種八角育苗方法

發明專利申請


(21)申請號201711192209.2

(22)申請日 2017.11.24

(71)申請人藤縣福進大紅八角種植專業合作社

地址 543300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 古龍鎮合隆村委會三樓出租屋

(72)發明人莫藝

(51)Int.Cl.

A01G17/00(2006.01) A01G13/00(2006.01)

(54)發明名稱

一種八角育苗方法

「發明專利公佈」一種八角育苗方法

(57)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八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種子選擇與處理、播種育苗和病蟲害防治,通過本育苗技術的秋播苗由於經過冬季低溫乾旱天氣的鍛鍊,苗木木質化程度高,生長健壯,適應能力強,病蟲害少,抗逆性比春播苗強,因此, 秋播苗上山種植成活率較高,成林時間比春播苗早,防治病蟲害關鍵是幼苗出土後至有真葉出現階段,可有效防止炭疽病的發生,並及時進行控制,並且對蟋蟀等咬斷嫩莖造成缺株現象進行及時補種,增加育苗成活率。

「發明專利公佈」一種八角育苗方法

一種八角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育苗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八角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八角(學名:IlliciumverumHook.f.),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屬的一種植物。 [0003] 喬木,樹冠塔形,橢圓形或圓錐形;樹皮深灰色;枝密集。葉不整齊互生,倒卵狀橢圓形,倒披針形或橢圓形;正糙果3-5月開花,9-10月果熟,春糙果8-10月開花,翌年3-4月果

熟;花粉紅至深紅色,單生葉腋或近頂生;果梗長20-56毫米,聚合果飽滿平直,蓇葖多為8,呈八角形,八角果為著名的調味香料,也供藥用。果皮、種子、葉都含芳香油,是製造化妝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隨著人們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八角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傳統的八角種植方法,土壤選擇不科學,施肥不正確,施肥不科學等缺陷,導致種植出的八角含油量低,果實大小不一,產量低且質量不好,且八角樹在種植過程中容易受到病害。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提供一種八角育苗方法,可以有效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八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6] 1.一種八角育苗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0007] 1)種子選擇與處理:

[0008] (一)種子選擇

[0009] 母樹選擇及採種應選擇光照充足、生長旺盛、結實量多的15年生以上的壯年樹,在9月中旬以後果實顏色由青綠轉為紅褐色充分成熟時採收,即是正造果成熟的果實。

[0010] (二)種子處理

[0011] 由於八角種子皮較薄,又含有揮發性油,故採回的果實可放置於室內通風處晾乾,亦可攤在陽光下曬至開裂,種子自然彈出,收集即可,可用過篩的黃泥心土與溼潤後的種子 拌勻,藏於地窖或水缸中,播種或貯藏前的種子用5g/L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min,再用清水漂洗晾乾。

[0012] 2)播種育苗:

[0013] (1)幼苗培育

[0014]圃地應選擇排灌方便、日照時間較短或較陰溼、肥沃疏鬆沙質壤土,播種前一個月 先犁後耙翻曬圃地,並撒人100kg/667m2生石灰,同時施入100kg/667m2堆漚腐熟的廄肥與土壤混和起畦,畦寬1m,長5~10m,以便於管理為宜,播種播種時期分為秋播和春播,秋播一般在9~10月,春播在2~3月,採回的種子或從地窯中取出的種子要灑水,保持種子溼度90%、催芽溫度28~35℃,經7~10d催芽種子膨脹開裂,即可播種;或用50℃溫水浸泡2h,撈起晾乾待播,苗床播種採用開溝條播,在日間隔5d揭膜一次進行通風換氣,當苗床發芽率約30%時需揭去覆蓋物,並及時搭蔭棚,或用90%遮陽網遮蔭,春播苗由於幼苗易受陽光灼

傷,故蔭棚應到10月底以後拆除,八角種子發芽率約70%,苗木保存率達90%,春播苗10個月苗木平均高43cm,平均地徑0.5cm;秋播苗15個月平均高95cm,平均地徑0.7cm。

[0015] 3)苗床管理

[0016] (1)溫溼度的調節

[0017]八角苗木根系分佈較淺,葉片蒸發量大,所以無論春播還是秋播苗,幼苗出土後都 應搭蔭棚或用95%遮光網遮蔭,每天應觀察苗床土壤乾溼情況,做到旱淋澇排,保持土壤溼潤,特別在北風凜冽的冬天;

[0018] (2)施肥

[0019]當苗高約5cm,有兩片真葉以上時,進行第一次施肥,幼苗施肥原則上勤施薄施,肥料以淡薄腐熟糞水加少量尿素,20d施一次為宜,每月噴施一次3g/L尿素2g/L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還可結合防蟲加入敵百蟲或克蛾寶稀釋液,5~9月生長旺季,視苗木生長情況適當加重施肥濃度,並結合鬆土除草,每667m2以優質複合肥30婦加糞水稀釋溝施;

[0020] (3)病蟲害防治

[0021]防治這兩種病害主要方法:(1)苗床土壤要消毒,(2)園地應選擇排水良好、周圍空 曠的地方,(3)發現病株立即連株帶泥挖起並用生石灰殺滅苗穴土壤病菌,燒燬或深埋病株,(4)幼苗出土後視情況噴5g/L的波爾多液,隔7d噴1次,連噴3次,或用代森鋅2g/L溶液隔7d噴1次,連噴3次,3.3.2蟲害防治八角苗期害蟲主要有螻蛄、大蟋蟀及食葉性蛾類幼蟲,特 別在幼苗剛出土不久到有真葉出現階段,螻蛄、蟋蟀常咬斷嫩莖,造成缺株現象,防治方法可用敵百蟲250g、水5婦、調味料或食物殘渣與麥麩5kg混和浸泡後於傍晚施於地面,可防治螻蛄、蟋蟀,效果很好,對於蛾類幼蟲,葉面噴施敵敵畏、克蛾寶等常規農藥即可。

[0022]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幼苗培育,苗床播種時,需溝條行距20cm、溝深3~5cm,隔3~5cm點播一粒,用火燒土50%十黃泥心土50%混和覆蓋,厚度約3cm,播種覆土後進行蓋草、淋水保溼,有條件的採用薄膜覆蓋,既可防蟲害、鼠害,又可增強防寒保暖性能。

[0023]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種子處理時種實不可過度曝曬,以免降低發芽力,最好隨 採隨播。

[0024]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溫溼度的調節還應注意薄膜覆蓋嚴實程度,以防苗木發 生凍害,中午氣溫高時,應揭開薄膜進行通風換氣,薄膜應在3月份寒潮過後才揭去。

[0025]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施肥在10月份以後應少施氮肥,可施些磷鉀肥或草木灰,以增強苗木木質化,提高苗木抗逆力;

[0026]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種子選擇應是果種實飽滿、貯藏養分足、發芽率高的種子。

[0027]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病蟲害防治的病蟲主要有病害防治八角苗期的主要病害 有立枯病、炭疽病,立枯病主要發生在幼苗出土後到真葉出現階段,起初在苗木根莖部出現 水漬狀病斑,壞死並有異味,後病株倒伏死亡,炭疽病危害50ClTI以下的1年生苗木,病菌多 在每年的3~5月梅雨天氣傳播快,發病時被害葉片病斑圓形狀失綠,後變為褐色,組織壞死、凹陷、穿孔,病斑周圍葉片皺縮,此病靠風雨傳播。

[0028]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本育苗技術的秋播苗由於經過冬季低 溫乾旱天氣的鍛鍊,苗木木質化程度高,生長健壯,適應能力強,病蟲害少,抗逆性比春播苗強,因此,秋播苗上山種植成活率較高,成林時間比春播苗早,防治病蟲害關鍵是幼苗出土

後至有真葉出現階段,可有效防止炭疽病的發生,並及時進行控制,並且對蟋蟀等咬斷嫩莖造成缺株現象進行及時補種,增加育苗成活率。

附圖說明

[0029]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

[0030] 在附圖中:

[0031]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 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0033] 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八角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4] 1.一種八角育苗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0035] 1)種子選擇與處理:

[0036] (一)種子選擇

[0037] 母樹選擇及採種應選擇光照充足、生長旺盛、結實量多的15年生以上的壯年樹,在9月中旬以後果實顏色由青綠轉為紅褐色充分成熟時採收,即是正造果成熟的果實。

[0038] (二)種子處理

[0039] 由於八角種子皮較薄,又含有揮發性油,故採回的果實可放置於室內通風處晾乾,亦可攤在陽光下曬至開裂,種子自然彈出,收集即可,可用過篩的黃泥心土與溼潤後的種子 拌勻,藏於地窖或水缸中,播種或貯藏前的種子用5g/L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min,再用清水漂洗晾乾。

[0040] 2)播種育苗:

[0041] (1)幼苗培育

[0042] 圃地應選擇排灌方便、日照時間較短或較陰溼、肥沃疏鬆沙質壤土,播種前一個月 先犁後耙翻曬圃地,並撒人100kg/667m2生石灰,同時施入100kg/667m2堆漚腐熟的廄肥與土壤混和起畦,畦寬1m,長5~10m,以便於管理為宜,播種播種時期分為秋播和春播,秋播一般在9~10月,春播在2~3月,採回的種子或從地窯中取出的種子要灑水,保持種子溼度90%、催芽溫度28~35℃,經7~10d催芽種子膨脹開裂,即可播種;或用50℃溫水浸泡2h,撈起晾乾待播,苗床播種採用開溝條播,在日間隔5d揭膜一次進行通風換氣,當苗床發芽率約30%時需揭去覆蓋物,並及時搭蔭棚,或用90%遮陽網遮蔭,春播苗由於幼苗易受陽光灼傷,故蔭棚應到10月底以後拆除,八角種子發芽率約70%,苗木保存率達90%,春播苗10個月苗木平均高43cm,平均地徑0.5cm;秋播苗15個月平均高95cm,平均地徑0.7cm。

[0043] 3)苗床管理

[0044] (1)溫溼度的調節

[0045]八角苗木根系分佈較淺,葉片蒸發量大,所以無論春播還是秋播苗,幼苗出土後都 應搭蔭棚或用95%遮光網遮蔭,每天應觀察苗床土壤乾溼情況,做到旱淋澇排,保持土壤溼潤,特別在北風凜冽的冬天;

[0046] (2)施肥

[0047]當苗高約5cm,有兩片真葉以上時,進行第一次施肥,幼苗施肥原則上勤施薄施,肥料以淡薄腐熟糞水加少量尿素,20d施一次為宜,每月噴施一次3g/L尿素2g/L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還可結合防蟲加入敵百蟲或克蛾寶稀釋液,5~9月生長旺季,視苗木生長情況適當加重施肥濃度,並結合鬆土除草,每667m2以優質複合肥30婦加糞水稀釋溝施;

[0048] (3)病蟲害防治

[0049]防治這兩種病害主要方法:(1)苗床土壤要消毒,(2)園地應選擇排水良好、周圍空 曠的地方,(3)發現病株立即連株帶泥挖起並用生石灰殺滅苗穴土壤病菌,燒燬或深埋病株,(4)幼苗出土後視情況噴5g/L的波爾多液,隔7d噴1次,連噴3次,或用代森鋅2g/L溶液隔7d噴1次,連噴3次,3.3.2蟲害防治八角苗期害蟲主要有螻蛄、大蟋蟀及食葉性蛾類幼蟲,特 別在幼苗剛出土不久到有真葉出現階段,螻蛄、蟋蟀常咬斷嫩莖,造成缺株現象,防治方法可用敵百蟲250g、水5婦、調味料或食物殘渣與麥麩5kg混和浸泡後於傍晚施於地面,可防治螻蛄、蟋蟀,效果很好,對於蛾類幼蟲,葉面噴施敵敵畏、克蛾寶等常規農藥即可。

[0050]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幼苗培育,苗床播種時,需溝條行距20cm、溝深3~5cm,隔3~5cm點播一粒,用火燒土50%十黃泥心土50%混和覆蓋,厚度約3cm,播種覆土後進行蓋草、淋水保溼,有條件的採用薄膜覆蓋,既可防蟲害、鼠害,又可增強防寒保暖性能。

[0051]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種子處理時種實不可過度曝曬,以免降低發芽力,最好隨 採隨播。

[0052]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溫溼度的調節還應注意薄膜覆蓋嚴實程度,以防苗木發 生凍害,中午氣溫高時,應揭開薄膜進行通風換氣,薄膜應在3月份寒潮過後才揭去。

[0053]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施肥在10月份以後應少施氮肥,可施些磷鉀肥或草木灰,以增強苗木木質化,提高苗木抗逆力;

[0054]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種子選擇應是果種實飽滿、貯藏養分足、發芽率高的種子。

[0055]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病蟲害防治的病蟲主要有病害防治八角苗期的主要病害 有立枯病、炭疽病,立枯病主要發生在幼苗出土後到真葉出現階段,起初在苗木根莖部出現 水漬狀病斑,壞死並有異味,後病株倒伏死亡,炭疽病危害50ClTI以下的1年生苗木,病菌多 在每年的3~5月梅雨天氣傳播快,發病時被害葉片病斑圓形狀失綠,後變為褐色,組織壞死、凹陷、穿孔,病斑周圍葉片皺縮,此病靠風雨傳播。

[0056]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優點在於,通過本育苗技術的秋播苗由於經過冬季低溫乾旱 天氣的鍛鍊,苗木木質化程度高,生長健壯,適應能力強,病蟲害少,抗逆性比春播苗強,因此,秋播苗上山種植成活率較高,成林時間比春播苗早,防治病蟲害關鍵是幼苗出土後至有真葉出現階段,可有效防止炭疽病的發生,並及時進行控制,並且對蟋蟀等咬斷嫩莖造成缺株現象進行及時補種,增加育苗成活率。

[0057]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盡 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CN 107960259 A

說 明 書 附 圖 1/1頁

「發明專利公佈」一種八角育苗方法

圖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