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蛤蜊可以人工繁育養殖了


中國蛤蜊可以人工繁育養殖了


中國蛤蜊俗稱:黃蜆子、飛蛤沙蛤,是遼寧省和山東省沿海的重要灘塗貝類。在養殖過程中,由於中國蛤蜊太有“個性”,導致“跑灘”嚴重,相關增養殖技術也一直沒有得到突破和解決,成為中國蛤蜊養殖產業化發展的最大瓶頸。日前,筆者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獲悉,從2014年開始,海洋所與丹東永明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實施了“中國蛤蜊人工繁育與增養殖技術”研發,已經初步建立了中國蛤蜊規模化苗種繁育技術,併發布了《中國蛤蜊苗種繁育技術規範》,中國蛤蜊的規模化養殖有望逐步實現。

飛蛤愛“逃跑”難養殖

“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對鴨綠江口中國蛤蜊的生物學進行了初步研究,基本查清了中國蛤蜊的形態結構、生活和繁殖習性以及胚胎髮育。進入21世紀後,有關科技人員繼續對中國蛤蜊的繁殖生物學進行了研究,並進行了中國蛤蜊人工繁育技術的初步研究,但技術還不成熟,尚未形成產業化。”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濤表示,中國蛤蜊與菲律賓蛤仔、文蛤、青蛤、四角蛤等灘塗貝類相比具有獨特的生態習性,一是“跑灘”嚴重,所以俗稱“飛蛤”;二是喜歡棲息在細沙的底質環境中;三是不耐高溫,在高於18℃無沙環境中,只能存活3天~7天,加之對中國蛤蜊的生態習性研究不夠,一直以來,我國中國蛤蜊的增養殖技術都沒有得到突破和解決。

由於過度採捕,遼寧丹東地區的中國蛤蜊資源急劇減少,近十年間,資源量銳減90%以上,目前70%以上依賴從朝鮮進口,商品貝售價持續走高,市場價格也由2006年的3.4元/公斤升高到目前的40元~60元/公斤,春節前後甚至高達80元/公斤。丹東中國蛤蜊除了在丹東本地有強烈的需求外,還大量供應瀋陽地區,甚至整個遼寧和全國各地市場,單純依靠野生的中國蛤蜊資源已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亟須開展苗種繁育、增養殖與資源恢復技術研發。

破解中國蛤蜊產業發展瓶頸

從2014年開始,丹東永明食品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實施了“中國蛤蜊人工繁育與增養殖技術”研發,已經突破了親貝誘導產卵、幼蟲培育、附著變態和採苗、苗種規模化中間培育等關鍵技術,初步建立了中國蛤蜊規模化苗種繁育技術,孵化率約80%,幼蟲成活率約80%,變態率約50%,苗種中間培育成活率約50%。2018年9月10日,在丹東大鹿島海域增殖放流殼長5毫米以上的中國蛤蜊苗種1707萬粒。

“該項目將建立比較完善的中國蛤蜊人工繁育與增養殖技術,並實現產業化,力爭解決限制丹東中國蛤蜊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對於丹東中國蛤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緩解對野生資源過度採捕、保護丹東中國蛤蜊野生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推廣及應用前景廣闊。”張濤告訴筆者,“中國蛤蜊是我國黃海北部典型的埋棲性灘塗貝類,其規模化人工繁育的成功將為其他灘塗貝類的苗種繁育提供成功範例,促進我國灘塗貝類苗種生產和增養殖的發展,豐富我國貝類繁育技術體系,推動我國貝類增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海洋貝類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始建於1950年,是我國海洋科學的發源地,目前仍然是我國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綜合海洋研究機構之一,在海洋貝類苗種生產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方面具有很強的綜合實力。上世紀70年代初,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綏等老一輩科學家的領導下,建立了完整的貽貝人工育苗理論和技術體系,首次將貽貝育苗工程化,育苗單產創世界最高水平,也為後來我國其它貝類人工繁育和增養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世紀80年代,張福綏院士等人首次引進了海灣扇貝,通過升溫,促進性腺成熟及控溫育苗,突破了當年育苗養成的關鍵技術,使海灣扇貝養殖走向全人工化,“海灣扇貝引種、育苗、養殖研究及應用”成果獲199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進入21世紀後,在國家“863”計劃等課題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相關專家團隊對灘塗貝類硬殼蛤、文蛤和菲律賓蛤仔的人工育苗和養殖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解決了親貝升溫促性腺成熟、幼蟲孵化、幼蟲培育、採苗、苗種中間培育和養殖等關鍵技術和工藝,建立了一套較為合理的規模化硬殼蛤、文蛤和菲律賓蛤仔苗種生產和養殖技術和工藝,其中“硬殼蛤產業化育苗、養殖與加工技術”成果獲2015年度莆田市科學技術獎(進步獎)一等獎和2016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重點灘塗貝類良種培育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成果獲2017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菲律賓蛤仔現代養殖產業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應用”成果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系統研究了脈紅螺遺傳多樣性和群體遺傳結構、生態習性、發育規律、變態機理和行為學特徵,解決了親螺性腺促熟和生殖調控、幼蟲孵化和培育、採苗和中間培育等關鍵技術,建立了脈紅螺規模化高效苗種繁育技術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