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政務服務網》:甘肅省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各項主要任務落實到位 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本微訊 《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兩年來,全省稅務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歷次會議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國務院、國家稅務總局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稅收改革的有關要求,細化任務目標,對標對錶推進,狠抓工作落實,《方案》確定的主要改革任務已基本到位,更加有效地發揮了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優化了稅收營商環境。

創新納稅服務制度機制,促進服務深度融合

不斷完善合作機制。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擴大“一窗一人一機雙系統”聯合辦稅模式試點範圍的通知》《“一窗式”聯合辦稅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形成崗責清晰、任務明確、標準統一的工作機制。落實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國地稅合作領域、服務措施、流程標準、責任分工等合作事項,加強信息交換共享,促進溝通協調。聯合開展稅收分析、辦理稅收業務,聯合開展稅收執法,著力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

深入推進聯合辦稅。發佈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其中國稅6大類90項,地稅5大類64項,佔全部辦稅事項的八成以上。4月1日實施以來,共辦理“最多跑一次”事項246.6萬戶(次),整體運行穩定,納稅人反響良好。推進國稅地稅合作示範區建設,打造3個全國百佳國地稅合作縣級示範區,建成3個市級示範區、29縣級示範區,發揮以點帶面輻射帶動效應。聯合開展工作調研和滿意度調查,解決當前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推進“互聯網+稅務”。優化電子稅務局功能,納稅人通過實名註冊,可在線辦理納稅申報、發票申領、發票勾選認證等150多項功能。2018年又先後實現了網上開具稅收完稅證明、財務報表轉換導入功能,原來需要納稅人填報的18種年度、月(季)財務報表可自動導入稅務部門相關業務系統,切實減輕了納稅人報送工作量。依託電子稅務局,國地稅聯合發佈辦稅事項“全程網上辦”清單,其中國稅7類51項,地稅3類53項,努力讓納稅人辦稅“多走網路、少跑馬路”。清單發佈實施以來,納稅人共通過電子稅務局辦理業務136.4萬戶(次)。

轉變徵收管理方式,促進執法適度整合

規範統一稅收執法。省國稅局、地稅局聯合制定下發《甘肅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統一全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防止和減少稅務機關隨意執法、選擇性執法和機械性執法,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國地稅聯合規範進戶執法,涉及同一納稅人的一律實行聯合檢查,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堅決避免多頭查、重複查的問題,進一步減輕納稅人負擔。對全省稅務系統72名公職律師開展涉稅法律問題學習培訓,打造過硬的公職律師隊伍,為稅收改革、稅收執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逐步擴大委託代徵範圍。積極擴大互相委託代徵稅費範圍,堵塞稅收徵管漏洞。2017年以來,全面推行國稅機關代開發票環節代徵地方稅費工作,全省國稅部門為133.79萬戶次納稅人代徵地方稅費378.93萬筆、稅額5.02億元。2018年以來,由國稅機關委託地稅機關為臨時發生經營業務的其他個人(自然人)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代徵增值稅,1-4月全省地稅機關為國稅機關代徵增值稅285.61萬元,切實方便納稅人辦稅。加強源泉控管,推進大型項目委託代徵,全省共簽訂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委託代徵協議57份,代徵入庫稅款10.54億元。積極拓展郵政“雙代”業務,破解個人開票不便、零散稅源不易徵管的難題,全省開設郵政“雙代”網點474個,為38.12萬自然人代開通用機打發票127.51萬份、代徵增值稅7.96億元;在7個市(州、區)試點推行郵政委託“雙代”新系統,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3597份,代徵增值稅158.76萬元。

強化稅收風險管理。完善納稅人分類分級管理實施辦法,針對不同類型納稅人制定差異化的管理策略,建立風險管理專業團隊,推進風險管理職能化、團隊化。2017年以來,全系統共下發風險應對任務3.6萬戶次,應對入庫稅款57.76億元。聯合開展定額調整、非正常戶認定,聯合實施欠稅管理,清理欠稅366.54萬元,風險稅源聯管聯控,確定稅收風險管理對象93戶,合計查補收入7036.93萬元。完善稅務稽查執法機制,建立健全隨機抽查制度和案源管理制度,聯合檢查企業659戶,查補入庫稅收2.19億元。

促進信息高度聚合,凝聚稅收共治合力

積極推進信息共享。制定《國稅地稅涉稅信息採集共用管理實施辦法》,統一規範簡併納稅人向稅務報送的涉稅資料,提高辦稅效率和納稅人滿意度。國地稅共享實名數據信息,對完成實名採集的納稅人,取消與身份相關的證明材料。2018年一季度辦理實名業務53.91萬筆,簡化納稅人身份信息證明材料45萬餘份(次)。目前,國稅部門向地稅部門共享數據1.92T,地稅部門向國稅部門共享數據1.39T,搭建數據鏈路36條,為國地稅合作提供了系統支撐。

提升稅收數據質量。進一步明確各級國稅機關數據管理職責,定製開發涵蓋6個模塊24項功能的數據質量監控平臺,編印下發《數據質量監控平臺操作手冊》,組織開展數據質量檢查修正,核實、處理納稅人基礎信息、稅費種認定、優惠備案、國地稅信息不一致等方面的問題數據。

完善稅收保障機制。隨著稅制改革不斷推進,省國稅局、省地稅局已聯合與21家省直部門簽訂了涉稅信息共享協議,實現了信息共享;酒泉、白銀、平涼、臨夏等12個市級、31個縣級建立綜合治稅保障制度,制定了4個綜合治稅考核獎懲辦法,出臺了省、市、縣級部門間綜合治稅文件82個。今年一季度,全省共整理、分析、加工有指向的18個部門70餘類第三方涉稅信息9.88萬條,應用第三方涉稅信息增加稅收收入5.02億元。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地方政府稅收保障立法工作,2018年3月6日《甘肅省稅收保障辦法》正式印發,並於5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甘肅省首個保障稅收徵收工作的地方政府規章,標誌著甘肅省稅收保障機制建設邁上法制化軌道。

開展納稅信用體系建設。積極開展2017年度納稅信用評價,全省共對符合評價條件的27.6萬戶納稅人進行了評價,較2016年度增加20.3萬戶,企業類納稅人實現全覆蓋。深入推進“銀稅互動”,優化“銀稅互動線上平臺”,實現“一站式”在線融資辦理服務,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截止目前全省通過“銀稅互動”發放貸款累計已達到1358億元,2018年一季度為2756戶企業發放貸款249.36億元。大力推進納稅信用管理,發佈紅榜企業335戶,對誠信守法納稅人推出綠色辦稅通道,減少稽查次數等41項守信聯合激勵措施,營造誠信納稅氛圍,促進納稅遵從。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多證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對企業實現“三證合一”、“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對個體工商戶實現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整合”。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共新增市場主體40.69萬戶,到國稅局辦理“一照一碼”信息確認18.46萬戶,佔新增市場主體的45.3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