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出“扁担挑笋父担子”刁难村姑,没想到村姑对的天衣无缝!

历史的边缘,遗忘的民间,关注聊史补丁

古时候有个秀才姓罗,喜欢游山玩水,同时也喜好对对子,因为对对子小有名字,常常为此自得。

秀才出“扁担挑笋父担子”刁难村姑,没想到村姑对的天衣无缝!

插秧

有一年春天,罗秀才骑着小毛驴出去游玩,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铜鼓西河湾。正是农忙季节,只见许多农夫、村姑们,都弯着腰忙着在田里插秧呢。罗秀才就下了毛驴,牵着走到田间小路上了,接着一个插秧插得最快的中年农夫问道:“插秧师傅腰勾勾,一天能栽几千几万株?”中年农夫突然听闻秀才如此问道,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田埂上走来一位手提茶壶的村姑,她对罗英才笑了笑说:“秀才说话惹人笑,自古插秧论田亩,挑秧标担不算株,哪有闲功夫去数禾苗?”中年农夫听了,高兴得夸奖道:“莲妹回答得好哇!”罗秀才一瞎子就惊呆了。他万万也想不到,这乡下的村姑,有如此才思,短短几句话就把自己弄得哑口无言,真是自讨没趣。于是,他跨上小毛驴就打算溜了。

秀才出“扁担挑笋父担子”刁难村姑,没想到村姑对的天衣无缝!

毛驴

这村姑见秀才要走,就叫住他:“秀才先生,请留步。刚才你问我们,现在该轮到我来问你了!”接着莲妹便指着秀才的小毛驴,问道:“秀才驴子耳勺勺,一天能走几千几万脚?”

罗秀才见问,不由暗自心惊:这姑娘太厉害了,她这是存心捉弄,真是“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任他急得抓耳挠腮,恁是答不上来。围观的人见秀才被村姑为问住了,哈哈大笑,齐声叫好。

正当罗秀才进退两难,尴尬无比的时候,恰好有一个人,挑着一担笋干迎面走来,而挑具恰恰是一根竹子做的扁担。罗秀才心中窃喜,计上心来。他笑嘻嘻地对莲妹说:“姑娘,你能言善辩,才思敏捷,我甘拜下风。不过,要有真本事,不妨来对副对联如何?”

莲妹嫣然一笑说:“秀才先生有何上联,尽管说,让我来试试。”罗秀才便指着那已远去的挑笋人说“我就以‘挑笋’为题吧,上联是:

秀才出“扁担挑笋父担子”刁难村姑,没想到村姑对的天衣无缝!

扁担

扁担挑笋父担子;

这上联看似简单,实则语义相连,竹子嫩时当笋吃,老了当做扁担。要对出下联,一点也不简单。不曾想,这位村姑略一思索,便从田里提出一捆尚未打开的秧苗,嫣然笑道:禾秆缚秧母抱儿。

这村姑对的下联,稻谷收割之后去除谷粒剩下的禾秆,捆在尚未插进田里的秧苗,真是母抱儿。对的可谓是天衣无缝,趣味横生,真是妙不可言。围观的人们高声喝彩,罗秀才也是频频点头,夸奖村姑对是妙!

这对联颇有意思,诸君感兴趣,也来对一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