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不願意當建築工人?建築行業用工該怎麼辦?

為什麼都不願意當建築工人?建築行業用工該怎麼辦?

年後,各項工程陸續開工。包工頭們經歷了年前驚心動魄的各種躲債和工人周旋,又轉為四處招工人的苦逼經歷。

現在的建築工人大多是70後60後甚至50後,80後的比例已經不是很多,90後就很罕見了。70後以前的人大多文化程度淺,家庭負擔重,在建築工地辛苦勞作苦苦支持著家庭。80後有些知識,他們都想學一些技術,就算當建築工人也是想從事一些技術性工作,從事力工的相對較少。90後大多獨生子,特別是農村孩子,基本都是父母在外打工,自己在老家和爺爺奶奶長大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從小被爺爺奶奶溺愛,父母也覺得虧欠基本是有啥要求都儘量滿足,養成了他們大多不願意出力幹活,一心想的就是如何能少出力掙大錢。建築工地一天一百多元的工資也很難滿足他們的消費。

為什麼都不願意當建築工人?建築行業用工該怎麼辦?

建築工地上70後以前的工人大多喜歡乾點工。因為生活和家庭的壓力迫使他們不願意冒過多風險,每天一百多元的工資只要能順利拿到手,不被包工頭拖欠他們就很滿足。80後的工人不是很滿足每天一百多的工資,也不太願意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勞作。他們願意包工和記件幹活。有一句話叫:"包工幹起來不要命,點工幹起來不要臉"。這能很好地說明工地上兩種形式幹活的狀態。90後的孩子,即使在工地上幹活的,也是請假最多、曠工最多、偷懶最多的那一群人(只是說一個普遍現象,無意特指誰,請勿對號入座)。

現在建築機械和先進勞動工具已經普及相對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但是建築工地有大多數勞動還是要靠工人手工完成。建築工人確實是一件辛苦的工作。要想緩解用工壓力,只有改善工人待遇,按時發放工資,如果還一意孤行的惡意欠薪,不久的將來建築行業將無工可用。

為什麼都不願意當建築工人?建築行業用工該怎麼辦?

槽姐不會寫心靈雞湯,不會寫明星八卦,也不會寫美容保健!只會在自己所知的領域對大家知無不言。希望喜歡的朋友能一起探討交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