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無人駕駛那些事兒

近年,人工智能(AI)熱浪滾滾,正在如互聯網一樣成為各個行業的顛覆性力量。其中無人駕駛作為倍受關注的一個,即將成為現實。


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汽車,通過多種傳感器感知汽車周圍的環境,獲取位置、路況、障礙物的信息,從來智能中樞發送命令控制汽車的速度和轉向,從而解放司機的雙手,甚至取代司機。無人駕駛領域,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吸引了包括谷歌、BAT等各大互聯網巨頭、傳統車企以及新興企業的加入,各家都希望從大塊蛋糕上分得一份。

聊一聊無人駕駛那些事兒

無人駕駛分級

當我們提提及無人駕駛時,我覺得大家有必要先了解三個詞語,那就是"無人駕駛"、"自動駕駛"與"駕駛輔助",我們經常會混淆,認為他們說的是同一回事,其實他們代表了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就目前而言的"無人駕駛"技術來說,我們還處於"駕駛輔助"階段。

2013年,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佈了汽車自動化的五級標準,將自動駕駛功能分為0-4級,分別為無自動化、單一功能自動化、部分自動化、有條件自動化、完全自動化,目前我們距離真正的實現無人駕駛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聊一聊無人駕駛那些事兒

商業前景

無人駕駛技術釋放了對人的依賴,降低了人力成本,相信技術成熟之後將徹底顛覆現有的汽車商業模式。有人曾說,未來汽車將不再單純是交通運輸工具,而是成為像我們的手機一樣的移動智能終端,將承載更多的功能,餐飲、服務、娛樂、辦公等生活化場景也會接入進來,開拓新的消費及服務場景。

未來,無人駕駛改變的不只是汽車行業,甚至會牽動更多的上下游產業變革,或者衍生出新的業態形式,包括物流業、環境能源業等,產生巨大的溢出效應。

聊一聊無人駕駛那些事兒

發展障礙

目前的無人駕駛行業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但是也面臨這一系列的發展障礙。首先是技術層面,人工智能是無人駕駛的技術基礎,但無人駕駛的應用比人工智能複雜得多,這裡面需要很多感知技術,複雜多變的道路以及實時車況,這都是挑戰。那些所謂的盲點、技術不透明都與生命息息相關。技術不到位造成的Google的自駕車墜毀,Uber的自駕車闖紅燈、駕駛方向錯誤,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事故,這些都會降低人們對自動駕駛的信任感。

另一方面就是相應的政策落地。國外要快一些,但是中國也不慢。2017年底北京發佈了兩個關於無人駕駛的指導性文件。2018年初,上海地區發放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同時劃定了相關測試道路。

未來展望

聊一聊無人駕駛那些事兒

隨著高精度地圖的成熟、車載通訊模塊的完善、傳感器的融合等技術發展成熟,無人駕駛的安全性能會越來越高,直到滿足安全上路的標準。同時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會更加規範,相信無人駕駛離我們會越來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