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權在握的明朝將領,為何在朱元璋的趕盡殺絕之下不敢反叛?

小牧童

想多了,明朝將領沒有大權在握,就算到了明朝末年,明軍將領的權力依然被皇帝牢牢地約束。宋太祖趙匡胤都杯酒釋兵權解除了將領擁兵自重的格局,從一個給地主放牛的放牛娃最終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絕非凡人,其先輩趙匡胤能懂的道理,他肯定也懂。從曾祖父到其父親,朱元璋家裡就一直就很窮,父母整日整夜的勞作也就是勉強餬口而已,遇到災年甚至會餓死人。作為一個苦孩子出身的帝王,他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同時又可謂閱盡世間百態,後來的重典治國以及對功臣的防範都與他的人生經歷有莫大的關係。

明朝統一全國後,繼承了元朝的軍戶制度,軍隊兵源主要由世代為軍籍的軍戶中提供壯丁,同時從民間招募士兵的募兵制也與之並存。根據劉伯溫的建議,朱元璋創立了獨特的衛所制度,自京師達於郡縣,皆設立衛所,衛下轄一定數量的千戶所和百戶所。各省的衛所由各省的都指揮使司(明朝地方最高軍事領導機構,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分掌地方軍政、民政、刑獄)統轄,各省都指揮使司由大都督府(1361年創設)管轄,但是老朱依然覺得這個大都督府有點大,1380年(洪武十三年,洪武是朱元璋在位時的年號),大都督府一分為五,分為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他們對各省都指揮使司實行劃片管理,軍都督府主要負責軍籍管理,武職世官﹑流官﹑土官的襲替﹑優養﹑優給等。

然而明朝軍隊的訓練、調動、車輛、武器管理以及軍官的選拔授予等則由明朝兵部管轄。當戰爭發生時,兵部須奉皇帝的旨意授予領兵官於印信,從各衛所抽調兵力組成部隊,戰爭結束後,領兵官須把印信交還於兵部,官兵回到各自的衛所。兵部與軍都督府互相制約,統軍權與調軍權分離,將軍與士兵互相不熟悉,明朝將領的又怎麼來的大權在握?另外明軍分為京軍和地方軍,地方軍由衛軍、邊兵和民兵組成,邊兵主要分佈於明朝北方九個主要的地方,防備蒙古騎兵的襲擾,民兵是軍籍之外的主要維持地方治安的武裝。京軍是明軍的主力和精銳,洪武初期京軍有48衛軍,這其中有12衛軍是皇帝的侍衛軍,由親軍指揮使司統轄,親軍指揮使司不受五軍都督府的節制,而是由皇帝直接統領。在如此嚴密的制度設計下,將領怎麼反叛?

三綱五常,君臣之道並不是保證將領不反叛的決定性因素,在利益與權勢的誘惑面前,人心往往最不可靠。唐朝的“藩鎮割據”就是導致唐朝滅亡的很大的一個原因,只有制度才是最可靠的保證。朱元璋為明朝設計的很多制度都是行之有效的,然而有些制度的設計卻是失敗的,比如對明朝皇室的供養制度,明宗室成員在經過數代的降級後就不再降,依然是宗室成員,宗室成員都由地方政府負責發工資,且基本不能從事其他職業,到明末明宗室成員估計超過百萬,因為不能從事其他職業,明末有的宗室成員甚至被餓死。老朱對子孫太好了,在對待太子朱標和皇太孫朱允炆的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朱標生性仁厚,朱標英年早逝後,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獲得了繼承權,他依然是生性仁厚,對這兩位嫡統的仁厚兒孫,朱元璋生怕其死後,他們鎮不住那些明朝開國時建樹頗多能力強大的將領們,於是就為兒孫“拔刺”,該殺的就殺,毫不含糊。老朱雖然是重典治國,但說對文臣武將趕盡殺絕確實有點言過其實的,朱元璋也是依法行事的,對於守規矩的將領也是網開一面的,比如明朝開國大將湯和就得到了善終。

朱元璋死後,其四子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這時朱允炆領導的明軍在對付朱棣領導的燕軍時才陡然發現,明軍中善於進攻的將領幾乎很少了,擅長防守的倒是一堆,朱元璋“拔刺”太多了,過猶不及。讀歷史一定要讀出點道理了,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對於現在的父母來講,不要太溺愛孩子,該讓孩子自己處理的事情就要讓孩子自己處理,你的小孩終將要獨立地面對這個世界,你不可能保護他(她)一輩子,兒孫自有兒孫福。獨立才是成熟的開始。

歡迎評論和關注


十三叔看歷史

將領的權力來自哪裡?來自皇帝的授予。皇帝可以授予將領很大的權力,同時也可以隨時收回權力。

中國幾千年的治國思想,首推儒家。儒家思想主要內容就是三綱五常,第一條就是君為臣綱:意思是為臣必須絕對服從君主的意思。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將領不敢反叛的理論思想。

朱元璋為何要殺功臣?

1、害怕功臣像自己一樣造反,朱元璋出身草莽,身邊的功臣將領跟著朱元璋一路打下來,完全熟悉那套流程,朱元璋怕故技重施。



2、怕自已死後,下一任皇帝管不住功臣將領。

3、打仗時需要功臣將領打天下,可天下太平後,功臣將領手握重兵,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朱元璋殺功臣將領,為何不敢反抗?

1、很簡單,不反抗只死自已一個人,反抗滅九族,是你你選哪個。

2、就算反抗,也不是朱元璋的對手。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大朝在握的明朝將領,在朱元璋的趕盡殺絕之不敢反叛是為什麼?問題是為什麼要誅殺開國大臣武將呢?關鍵在於有誅殺文武大臣的時空,使其不敢反叛。歷代王朝建立,皇位政權得到初步穩定後,開國帝王施行“鳥盡弓藏”屠殺功勳大臣(含武將),如越王勾踐、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誅殺開國武將大臣典型代表。朱元璋誅殺武將大臣鞏固皇權時,大明的封建王朝制度根基已經建立起來,在平定天下絞殺元朝餘孽中諸多朱姓王子與年輕將領已經成長起來,施行廠衛制度開始設立特務組織同時加大對武將大臣的監察與操控,想反未必有反的機遇條件。從歷史辯證法來說,元朝皇室貴族未完全徹底漢化,局部某些繁榮外搞得天下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出現在中華大地上,1351年紅巾軍起義到朱元璋1368年應天稱帝,廣大老百姓希望安居樂業不想繼續混戰;明太祖在初期採取的治世之策隨應歷史潮流實現統一社會安定發展農業生產。這時武將大臣謀反,違揹人民安身立命的生存願望未必得到社會的響應。朱元璋在得到天下之後皇權鞏固,社會初步恢復穩定與生產休復開始,誅殺大臣是一步一步來的,環伺左右謀定而動,輕重緩急做到一個一個的誅殺中,沒有讓武將大臣有謀反的機會。那些手握大權的武將在建立大明王朝中功勳卓越,位高權重後多數驕奢淫靡、粗暴殘忍,巧取豪奪平民房產田舍錢糧,斂財貪婪腐化讓底層苦不堪言,誰又來擁護支持此類這些人?明太祖誅殺大臣武將恰蓬其時從某種程度得到廣大小手工商業者和農民的心理支持與響應,從這方面來講,這些人就該死,沒有謀反叛亂的基礎與社會資源。


長空孤鷲

手拿衝鋒槍手雷的你怎麼會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三歲小孩搶劫還逼著你吃屎然後自殺?這是為什麼?為什麼?請萬能的頭條大神回答這個問題!看你題目就是三觀不正!袁世凱被殺了嗎?楊堅被殺了嗎?你實力強你可以殺別人,你弱雞才被別人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