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在父母的壓制下,長大的孩子

我們都是在父母的壓制下,長大的孩子​圖|來自網絡

文|珍妮

在我們的傳統理念裡,孩子應該是乖巧的,聽話的,我們稱之為懂事的孩子。

懂事的孩子為了討得父母的歡心,從孩童時代開始,就懂得看父母臉色行事,壓抑自己的天性,慾望,訴求,努力變成父母喜歡的樣子。

被壓制了天性的孩子,規規矩矩的樣子更能讓父母省心,卻被壓抑了個性的自然生長,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孔融讓梨的故事深入人心,孩子從小就被這樣的故事灌輸著長大,天性中的慾望被壓抑,不敢甚至恥於說出自己真正的訴求,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虛偽的遵從傳統的道德理念,以獲取眾多人的認同。

孩子們就是這樣被社會和家庭的這種統一模式,打造出沒有思考,不敢質疑,沒有探索思想的好孩子。

以至於那些有旁逸斜出思想的孩子,不被社會和家庭認可,被視為逆子後,理所當然的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我們都是在父母的壓制下長大的孩子,父母也是在他們的父母壓制下,繼續壓制著我們。一代一代就這樣傳承著這種教育理念。

這種理念,其實根本稱不上是教育,不過是父母為了自己省心,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讓孩子在規規矩矩中長大,不給自己惹事生非罷了。

而作為父母,從來就沒有在孩子身上用過多少心思,去了解孩子,去站在孩子的角度真正為孩子著想過。

實際情況是,我們的父母從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忽視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孩子只需要順從自己就行。這樣做即省心,又能掌控孩子。

而孩子成年後,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樣子時,還怪罪孩子不爭氣,沒出息,把做父母該負的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可悲的是,這種理念的影響力之大,致使有些人,成年後仍然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不敢質疑,更不敢反抗父母,包括所有權威。

很多人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都活成了沒有思想,沒有主見,不會思考,不會醒悟,只會遵守和順從的行屍走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