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阿坝,我们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去研学

自去年底,四川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以来,研学旅行一直备受学校、家长、社会、媒体、企业等各界的关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四川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分布众多,其中长征在四川阿坝境内累计活动时间最长、召开的重要会议最多、面临的条件最苦、进行的党内斗争最激烈,结合阿坝地区特有藏羌民族文化,在长征干部学院的指导下,一家叫“乡村笔记”的社会企业开发了阿坝州首条针对中小学生的乡土红色研学旅行线路。

在四川阿坝,我们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去研学

在嘎曲湿地感受当年红军过草地

5月25日-5月28日,四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8人在阿坝追寻红军长征线路完成了涉及生命教育、红色体验、乡土生活、藏羌文化等于一体的研学之旅。

在四川阿坝,我们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去研学

在四川阿坝,我们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去研学

在小金县达木村与当地村民亲切互动

从汶川开始,在村族群落、雪山草原中寻访红军长征之路。在映秀地震博物馆,缅怀民族共同的创伤记忆,学习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学习大灾之后的大爱以及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夜抵小金县达木村,受到村支书及全村村民的热烈欢迎。吃藏餐,跳锅庄,住在村民家,当地藏民进行深度交流,翌日还和藏民一起喝酥油茶、制作糌粑、参与农事活动。达木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在与村民的交流沟通中,学员了解到乡村的生活状态以及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来到达木村以前,学员中的一部分只是吃过莴笋,但从未见过看到长在地里的莴笋,听村民介绍起来,方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在四川阿坝,我们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去研学

爬当年红军过的第二座雪山梦笔山

寻访达维会师桥后,一行人前往梦笔山准备体验爬雪山。梦笔山是当年红军爬的第二座雪山,海拔4000多米,天神仿佛有感应,要让营员们更深刻体会红军长征精神,抵达山脚时便下起漫天遍野的大雪。天如浓墨,风霜打来,但没有人退却。在高海拔登山徒步尤其不易,好在营员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夜宿红原藏式营地,翌日清晨又早早出发来到了嘎曲湿地感受当年红军过草地的艰辛。最后一天,阿坝营来到茂县古羌城了解民俗文化,跳羌舞、听羌歌、看羌秀,了解羌王历史与羌族文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其根本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更好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是育人。经过这次在阿坝乡土红色线路中的各种课程设置、深度体验和分析思考,营员们对于川西优秀民族文化和长征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提出了更为透彻的关于中国城乡现状及其发展的认识。

从上海远道而来的营员顾奕骏说“川西营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下一次,我要推荐给更多的中学生朋友也来参加,让他们到这里来真正认识中国的乡村。”未来两年,乡村笔记团队将带领1000名孩子到全国各地的乡村,去感受充满故事的乡土风情,让孩子们以更加广阔的视角认识中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乡土的种子,为乡村振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