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他,在农村打药一年能赚20万

46岁的他,在农村打药一年能赚20万

韦加植保无人机作业现场

这些天,贺建亭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到地里打药,忙到天黑,他才把无人机擦得干干净净,干完收工。植保一直是农业生产环节中的辛苦活:不仅日晒雨淋,还有农药中毒的风险。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出现,让农业植保进入了新时代。

“操作无人机,是个技术活,飞手们大多都是农村的年轻小伙,像我这个年纪的,还基本没有。”今年46岁的贺建亭早年一直从事铺轨架桥的工作,一年前,偶然接触到植保无人机后,他决定做一名植保无人机飞手。

“操作无人机全靠人的大脑和手,刚开始以为很简单,后来才发现其实不容易。第一课在电脑上模拟,飞机一飞起来就摔,头三天模拟飞行坚持不了一分钟,教练都有些泄气。我不服气,一整天连厕所都不上也要练习好。”通过刻苦练习,出师后的贺建亭花了8万元购买了一架载药量20公斤的植保无人机,正式开始了飞手生活。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次作业的时候,一个粗刺从鞋帮子边扎进脚的侧面,疼痛难忍,他却不敢看一下。十一二分钟飞防不敢有任何懈怠,等作业一完拔出刺,血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46岁的他,在农村打药一年能赚20万

韦加植保无人机作业现场

专注、细心、敬业的贺建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找他植保的人越来越多。

去年一年,贺建亭带着他的无人机东奔西走,忙得不停。小麦、油菜、土豆、玉米、西瓜、苹果……算下来,他一人飞防了两万多亩面积。

46岁的他,在农村打药一年能赚20万

韦加植保无人机作业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