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無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是怎麼來的,你是怎麼看待的?

股浪

股市諺語“五窮六絕七翻身”源自於香港股市,在上世紀80年代有經濟分析員通過對港股的歷史走勢總結出一個結論:股市在每逢5月都會是跌市,6月更會大跌,但到了7月,股市卻奇蹟般起死回生。 這個“預言”發表之後數年都基本吻合,因此不少股民對此深信不疑。除此之外股民間還流傳著這麼個諺語:一平二陽三震盪,四略降,五窮六絕七翻身,七上八下,金九銀十,十一十二延續震盪。



後來由於股民在此時間基礎上開始做提前開始準備動作,至使這個諺語週期不斷汪前推。 這就像我們A股早些年的黑色星期五一個道理,由於禮拜五正好是交割日股市受此影響經常出現黑色星期五,後來股民心裡有了準備都趕在禮拜五之前提前一天交易,結果又都湊到了一塊,黑色禮拜五消失了反而變成了黑色禮拜四。

這諺語中的“六絕”股民印象比較深刻,“五窮”卻沒有太多的感受。因為A股有個春節假期在公曆2月,那時候的股民基本是退出的退出股市怎麼也沒有太多影響也沒太多人會去關注,節後回來就是3月股市才開始逐步慢慢迴流,這時候的人個個有錢,就算是年前割出來的那也是現金,這樣還不會感受到“窮”,然後3到4月又有個大家熟知的一個“會議”,在這期間股市不太可能出現大幅震盪的現象,是什麼原因這裡就不說了,在這時間就算是虧損上套也還沒到窮的境地,5月後套住的套住,補倉的補倉,手頭資金開慢慢變得拮据起來,但是總體感覺還算良好。

進入六月虧損可能變得越來越深,補倉的資金也越來越少最後基本彈盡糧絕,可是股市還不見有好轉的跡象,這時候股民才開始感受到了“絕”的滋味,就像現在的股市走勢估計很多股民已經開始有了這樣的情緒。最後到了七月份從歷史資料看:2005年7月到2016年7月的12年時間裡,只有4年時間指數是下跌,其餘8年時間都是上漲。

為什麼每年都跟會有五窮六絕七翻身這麼相似的走勢規律呢?這其實也跟“自然規律”的運轉週期有點關係。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所有的一切從年底的高峰開始轉走向新的一年,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在年初這段時間重新做出調整,然後再慢慢步入正軌,再從谷底走向高峰。


雪山飛狐FH

“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在股市中並不靈驗,並且往往很多時候7月份到來時還翻到了陰線中去。”

我記得最為推廣這句話的時候是在2007年。2007年5月份、6月份股市搖搖欲墜,市場的看漲看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分歧,並且6月份又是一次較為深度的下探回調,可是到了7月份,連著六月回調的幅度,立馬見了上漲,上漲幅度達+17.02%,自此以後每年都會聽到投資者說五窮六絕七翻身,今年才到6月份,市場又在不斷的流傳這句話。我認為:

一、股市流傳的俗語雖然有道理,但也需要依據宏觀經濟基礎、投資者心理來酌定,並不是每一年都是靈驗。比如說2015年牛市,5、6月份的時候與2007年較為相同,同樣是5月份高位震盪,6月份深度回調。那個時候多少投資者認為7月份能夠“翻身”重現2007年的盛況。可是呢?重現2007年的盛況並未出現,則出現了連續大跌。所以,看待這樣的事情是需要依據經濟環境。

二、2018年7月份“翻身”的概率較低,今年股市主基調為震盪下跌年。就算7月份有所行情出現震盪為主概率較高。如果說6月份存在下跌回調,那麼會提高7月份上漲的概率。

所以,看待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股市俗語,需要與歷史K線圖作為對比,與實際宏觀經濟作為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