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市值与阶下囚,中国新能源材料开拓者周红阳的失意人生

2017年12月26日,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湖南红太阳电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红阳等4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其中被告人周红阳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600亿市值与阶下囚,中国新能源材料开拓者周红阳的失意人生

与此同时,在A股市场上,一家名叫华友钴业的上市公司股价突破100元大关,一度攀升至135元,总市值保持在600亿元以上。

600亿市值与阶下囚,中国新能源材料开拓者周红阳的失意人生

华友钴业

2013年5月13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总会拓出新天地》的长篇通讯,讲述了周红阳前半生的经历。

600亿市值与阶下囚,中国新能源材料开拓者周红阳的失意人生

周红阳,湖南娄底人,90年代初的中南大学金属材料硕士研究生,曾经是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的得意门生。

20多年前,周红阳离开校门,在三一焊条酸洗车间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一年后,这个有色金属冶炼专业的研究生,还是选择做本行,去了福建一家企业,冶炼海上航行防腐用品“钪”。

1994年,周红阳来到河南开封,开始做母校中南大学科技开发公司的项目,生产金钢石触媒片。8个月后,项目完成,第一批产品下线,周红阳拿到了5万元的报酬。“触媒没有消耗的钴、镍、锰稀有金属,是不是可以再回收利用?”带着这个问号,周红阳着手研究“钴”这种用在电池正级上的新材料。1998年,周红阳在长沙咸嘉湖路的工厂研发、生产出我国第一代钴材料电池正极产品。

长沙工厂被收购后,海南一个老板“三顾茅庐”把周红阳“挖”过去,周红阳向这家工厂转让了钴粉和氧化亚钴生产技术,完成了国内第一家钴废料和钴矿石做原料,生产电池材料的生产线,并将产品成功打入日本松下公司。这是周红阳的第二代产品。

2004年,周红阳来到浙江,又为一家公司研发、生产出电池新材料第三代产品。而据笔者分析,周红阳当时主持研发第三代电池正极新材料的这家公司,正是如今市值600亿的华友钴业。

2005年,周红阳正式回到家乡娄底,开始自己创业,成立湖南红太阳,仅仅过了两年时间,他研发的第四代产品正式进入市场。

600亿市值与阶下囚,中国新能源材料开拓者周红阳的失意人生

湖南红太阳电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成立,同年12月26日正式投产,年产电池材料前驱体2500余吨,年产值4.6亿元,产品质量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当年,比亚迪汽车70%电池材料前驱体为该厂生产。

“红阳新材”主要产品包括氧化亚钴、四氧化三钴,钴粉、三元材料等,广泛应用于二次电池、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硬质合金、磁性材料等领域。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双高认证,生产技术成果于2008年4月在省科技厅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公司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被省科技厅列入湖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被省经委列入湖南省“小巨人”计划企业;

2009年7月被纳入湖南省(湘企上市【2009】2号)102家重点上市企业后备库;多年被娄底市授予“先进企业”、“优秀企业”、“纳税大户”,系娄星区重点企业保护单位;获得娄底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2年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发,公司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10月被评为“中国电池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600亿市值与阶下囚,中国新能源材料开拓者周红阳的失意人生

一切的转折点来自于一场“上市梦”。2009年开始,周红阳在有关人士的反复蛊惑下,将企业“上市”作为最大奋斗目标。为了使红太阳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达到上市要求,周红阳组织人员在“辅导机构”的辅导下,按上市要求确定红太阳公司的财务数据,并制订红太阳公司的年度及每月的销售、采购等计划。彼时,由于新能源市场并不景气,周红阳的企业主营业务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而为了“上市梦”,周红阳不惜通过最高达到年化84%的高利息借钱主动多缴税款、虚假业务,以做大财务数据。

2013年3月,由于股市持续低迷,证监会暂停了IPO,并且这一暂停就是将近两年。此时,随着不断的利滚利,对财务一窍不通的周红阳,猛然发现已经身负数亿元的高额债务。随着2014年娄底民间借贷危机的出现,曾经风光无限的红太阳,一夜崩塌,各路债权人纷纷上门,企业再也无法正常生产运转,订单纷纷流失。同时不知出于何种理由,红太阳被列为娄底首批金融“打非”对象,公司直接破产清算,多数债权人血本无归,周红阳本人锒铛入狱,并即将面临终身失去自由。

而就在此期间,国内新能源市场迅猛增长。“钴”金属相关制品价格飞涨,从当年的不足10万元一吨,上涨至最高80万元一吨,翻了将近10倍。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等“后来者”在此轮行情中实现质的飞速,先后上市并达到了数百亿元的市值。

周红阳,这样一位中国新能源材料的开拓者,钴正极材料冶炼技术的发明人,居然成为非法集资的“阶下囚”,不禁令人唏嘘感叹。

——假如,周红阳当年不要创业,安心做一名技术总监,如今起码也成了身价数亿的上市公司高管。

——假如,周红阳当年不要做“上市梦”,慢慢熬过市场的低点,凭借他领先的技术,不说超越华友和寒锐,并驾齐驱应该是没问题的。

——假如,当年的IPO没有暂停,红太阳成功上市,尽管面临财务造假,但只要此后业绩爆发,顶多罚两个钱了事。(A股市场上造假上市的公司多了多)

——假如,周红阳的债权人不要步步紧逼,给红太阳一个喘息的机会,甚至采用债转股或者其他方式注资,按照前两年的行情,可能红太阳一年的利润就足够连本带息还清所有债务。

然而,现实没有假如。红太阳的错误,可以归结为周红阳只懂技术,不懂经营和财务,可以讲是他利欲熏心,一心只想“上市”犯下的罪。然而,这其中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一些深层次的因素值得我们去反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