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繼續通報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具體問題整改情況

6月3日,我省通報了部分市、縣(區)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具體問題整改情況。今日,我省繼續通報商洛市、安康市、定邊縣、西鹹新區、藍田縣等的整改情況。

1. 榆林市定邊縣政府違規出臺相關政策,邊緣殘次油井長期得不到有效整治,環境汙染突出。定邊縣委、縣政府先後印發了《關於廢止〈定邊縣油氣資源開發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關於廢止〈定邊縣人民政府2014年第43次專題會議紀要〉的決定》,停止了邊緣殘次油井所產原油的測產、調運及稅費收取工作。榆林市對定邊縣相關人員進行了問責,並責成定邊縣委、縣政府向市委、市紀委作出書面檢查。

2. 西鹹新區每天約有4萬噸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直排滲坑或河流,在西安市西北郊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違法建設灃東北汙水處理廠。西鹹新區已建汙水處理廠6座,在建汙水處理廠4座,建成9座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2017年建設汙水管網106公里,累計建成汙水管網579公里,覆蓋率達96.4%。轄區內5條河流250個排汙口已全部截流封堵,配套修建截汙管網29.9公里,日減直排汙水約4.3萬噸,對西北郊水源地涉及的4組、8口水源井重新選址遷建。同時,各級紀委監委啟動問責程序,對違法建設灃東北汙水處理廠負有責任的4名正處級幹部給予了政務處分。

3. 藍田縣東山麻巖礦、大岔溝花崗岩礦和鄠邑區慄峪石料礦位於秦嶺限制開發區,兩縣(區)國土資源局仍違規發放採礦許可證。西安市藍田縣、鄠邑區國土資源部門分別註銷了3家企業的採礦許可證,並進行了公示。藍田縣採取覆土、種植樹木等方式已完成礦山生態恢復治理。鄠邑區編制了《鄠邑區慄峪建築石料生態(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設計》,目前生態恢復工程已完成平緩坡地恢復。同時,各級紀委監委對相關責任人追責問責,給予10名相關責任人黨紀政務處分,其中處級7人,科級以下3人。

4.陝西省生態環保考核不夠嚴格,沒有發揮考核約束作用,環保責任壓力傳導不到位。省委、省政府出臺《各市(區)和省直部門2017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省考核辦制定了《全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環保指標評價標準》《陝西省追趕超越季度考核點評環保工作成效指標評價辦法》和生態環保“一票否決”具體辦法。2017年我省共對10個市(區)6項環保指標進行紅燈預警,10項指標進行黃燈預警。

5.商洛市福元礦業等3家企業將尾礦、礦渣堆放於農田、河堤或山坡,無“三防”措施問題。商洛市對企業存在的廢渣堆放問題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對違法行為進行了行政處罰。商洛市組織各縣(區)對轄區內工業企業、尾礦庫進行了全面排查。3家企業對違規堆放的尾渣進行了清理。

6.安康市寧陝縣東陽石材廠廢水滲坑排放。安康市對該企業進行了處罰,督促該企業實施廢水治理。目前,該廠已完成生產廢水沉澱和回用系統改造,採用脫水處理方式,對廢水進行循環利用。廢渣堆入建設的棄渣場,該廠還對幹化池、沉澱池四周進行了硬化、綠化。同時,安康市在全市舉一反三開展了秦嶺地區和自然保護區內礦山問題清理清查和全市尾礦庫環境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