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红:新时代 新征程 以改革创新助力妇女精准

罗秀红:新时代 新征程 以改革创新助力妇女精准

罗秀红:新时代 新征程 以改革创新助力妇女精准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铜仁地处武陵山腹地,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也是深度贫困区。目前有人口43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1.64万人,贫困妇女14.46万人,贫困儿童4.18万人,贫困发生率8.41 %。全市10个区县有1个深度贫困县,2个深度贫困乡镇,519个深度贫困村。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把贫困群众“扶起来”、“带起来”、“保起来”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创新、助力妇女精准脱贫。

以人民为中心,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决战脱贫攻坚

以改革为活力,推进妇联组织创新增强脱贫服务能力

按照全国、省妇联关于妇联改革的精神,结合铜仁实际,从围绕决战脱贫攻坚,更好服务妇女群众来推进改革,增强覆盖,延伸妇联组织手臂。一是增强“联”的作用。紧紧围绕强“三性”去“四化”要求,推进全市妇联改革向纵深发展,制定出台《铜仁市妇联改革方案》,以市委办文件印发。尤其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按照“三个注重”(注重工作领域、注重年龄结构、注重文化程度),三个做(愿做妇女工作、善做妇女工作、能做妇女工作),四类群体(驻村女干部、学校女老师、卫计女专干、致富女能手),把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二是增强“聚”的作用。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活力,促进“聚”到妇联组织中来的愿干、能干、善干的妇女做好妇女工作,形成群众工作群众做的生动局面。完成全部175个乡镇区域化建设工作,选举专兼职副主席913名,执委4594名。完成全部2904个村社区“会改联”工作,选举主席2904名,副主席6164名,执委45263名。使“聚”到妇联组织中来的妇女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开展的关爱系列帮扶活动,对7.8万名守儿童进行了关爱,关爱及帮扶资金达到了2000多万元。三是增强“带”的作用。延伸工作手臂,激活神经末梢。加强对女性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推广“妇联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建立“教育先行、医疗保障、家庭互助、创业就业、依法维权、帮贫扶困、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提高妇联组织为妇女儿童服务的能力。全市3000余名各级妇联干部深入贫困村开展“一帮一”帮扶活动,并驻扎在帮扶村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全市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200余场,受教育家家庭3万余家,“爱心妈妈”参与关爱活动达1万多人次。四是增强“延”的作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妇联干部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制度,畅通妇女群众意愿表达和诉求收集渠道,把触角延伸到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妇女群众,坚持重心下沉,资源下倾,力量下移,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等活动。目前全市均建立了妇女组织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做到每个村(社区)均有上级妇联干部联系,通过“延”的作用,让妇联工作力量强大起来,活跃起来,更好地服务妇女群众。

罗秀红:新时代 新征程 以改革创新助力妇女精准

(图中系铜仁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罗秀红)

以责任为担当,开展乡村振兴行动助力巾帼脱贫致富

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妇联组织各显神通。一是助力精准扶贫,引导贫困妇女坚定脱贫志向。各级妇联干部深入贫困村宣传扶贫政策、开展帮扶工作,按照产业脱贫一批、易地移民一批、政府兜底一批,加强政策宣传,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户,坚定贫困妇女脱贫信心。二是创建巾帼示范基地,拓宽脱贫攻坚扶贫路子。以助推市女企业家协会发展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发展到了200余家。市委书记陈昌旭作出批示,并召开专题会,切实解决女企业家创业中的困难,助推企业发展、带动创业就业、促进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加强巾帼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女能人和女经纪人,发挥示范基地和女能人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头作用,创建了巾帼脱贫示范基地100多家,其中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5家,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40家,通过巾帼脱贫示范企业的创建,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对带动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发挥的积极作用。加强妇女各类培训,提升妇女发展能力。近年全市开展“三女”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60余期,8000余人次。各级巾帼示范基地带头人,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贫困妇女就业脱贫8000余户。积极主动向市委组织部争取连续三年在浙大、同济大学、苏州干部学院等名校举办女干部、女企业家培训班,三年培训400余人,还与铜仁市工信委、扶贫办等单位举办女企业家电商培训班、食品加工培训班。大力实施“锦绣计划”,实现贫困妇女创业就业。注重引领妇女在刺绣、银饰加工、编织、手工艺品等领域发挥独特优势,联合就业局、扶贫办开展“三女”培训之锦绣女培训,引导贫困妇女宜绣则绣、宜编则编、宜雕则雕,培养了1万余名绣娘,培育了全省唯一获得地理保护标志的松桃苗绣品牌,以及“叶脉绣”绣商标,组织参加第七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会和省文博会。目前全市有100余家特色手工企业,产值有10达亿元,真正使“指尖技艺”变成了“指尖经济”,促进了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实施妇女小额信贷,促进贫困妇女创业就业。近年来,全市共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5亿余元,扶持2.1万名城乡妇女创业,带动6万余名妇女就业。我市妇女小贷工作连续四年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创建的“妇惠家合”妇女小贷品牌荣获全国十大金融创新品牌。先后获得时任国务委员、国务院妇儿工委主任刘延东、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喻红秋、中国妇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国英等领导的肯定批示。通过加大对扶贫地区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加强妇女公益项目实施,形成扶贫合力服务妇女群众。近年来,发放患宫颈癌、乳腺癌的贫困母亲救助金463万元,惠及463名农村贫困“两癌”妇女,争取到争取到“母亲水窖”、“母亲创业扶贫循环金”、苏州对口帮扶,蒲公英“蓓蕾关爱行动”项目、中国妇基会母亲健康快车--妇幼健康促进项目,“蒲公英助学行动”项目、“儿童快乐家园”、“捐资助学行动”等项目资金累计3400余万元。在2016年荣获中国妇基会“导乐分娩关爱服务先进集体奖”,2017年荣获中国妇基会母亲健康快车--妇幼健康促进项目“优秀组织奖”。通过项目的实施,服务全市广大妇女,极大地推进了贫困妇女的脱贫致富工作。关爱留守贫困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环境。下发了文件《关于深化“蒲公英行动—爱心妈妈(家长)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与市教育局联合建设10个省级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全市“爱心妈妈”开展了系列关爱帮扶活动。开展关爱活动257次,使7.8万名留守及贫困儿童受益,开展“播撒爱心阳光·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近年来关爱金额达1250多万元,参与到关爱活动的爱心妈妈达10万人次,使留守贫困儿童感受了社会的温暖,促进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创新开展“互联网+母亲”电商服务,推进科技扶贫。市妇联将“互联网+服务”思维融入到妇女创业就业中,探索打造了社区服务型O2O“母亲电商服务站”,形成了我市妇女电商创业扶贫工作的新亮点。中国妇基会把铜仁市妇联作为全国“@她创业计划”首批两个试点单位之一。全省巾帼科技扶贫行动暨母亲电商工作推进会在铜仁顺利召开。社区服务型“O2O母亲电商服务站”作为市妇联首创扶持的“大数据”巾帼扶贫新项目,已初见成效。

目前,全市已建成母亲电商服务站28个,母亲电商社区平台有2万余人,目前我市已举办各类电商知识培训班30余场次,培训妇女2500余人次。母亲电商战略升级,以助力10万家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目的,以解决贵州1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为目标,推进扩大本地农产品市场销售,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罗秀红:新时代 新征程 以改革创新助力妇女精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