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日本在戰後曾發展了兩套情報系統,既政府情報系統與自衛隊情報系統,其中最為神秘的就是由法務省下轄,成立於1952年的公安調查廳,因其身負反間諜使命,所以長期不為世人所知,本篇檔案就是日本公安調查廳在七十年代破獲的一起間諜案。

小林一雄,1929年出生,東京都立川市電器商行老闆,他在專科學校輟學後,從事了通訊方面的工作,由於他具有豐富的無線電通訊知識和較高的技術水平,不僅受到普通顧客的歡迎,就連立川基地(1977年轉移至立川基地)的駐日美軍也對其青睞有加,由於其多次競拍美軍淘汰的通訊器材,所以美軍直接給了他一張可以自由出入基地的通行證。

1970年6月,小林一雄在東京秋葉原東站前面的商店街上兜售美軍處理的飛機通訊器材時,結識了一名在此閒逛的外國人。

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2012年,公安調查廳在執行任務

其自我介紹叫愛德華,是“三菱精密儀器公司”的技術顧問,其實其真實身份是克格勃特工,小林一雄暢通無阻的出入立川基地,引起了克格勃的注意,是以命令愛德華巧妙對其進行接近,這次偶遇的指導人既克格勃駐東京情報站哈巴羅夫中校(公開身份為蘇聯駐日大使館工作人員)。

愛德華此後又交給小林一雄一些散碎的小任務,比如搞到美軍雷達上的行波管(靠連續調製電子注的速度來實現放大功能的微波電子管)等等,這些對小林一雄來說都是小意思,愛德華非常大方,總是付給小林一雄幾十萬日元,這相當於實際價格的數倍。

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公安調查廳在執行任務

愛德華出手大方,兩人彼此熟悉後,愛德華又委託小林一雄代購美軍基地廢棄的航空觀測裝置的技術資料及其部件,並預付了一筆定金,小林一雄一口答應。

在一年時間裡,小林一雄先後從福岡、沖繩等美軍基地及其附近的古董店、廢品收購站收買了大批廢舊儀器和資料,轉交給愛德華,據日本公安調查廳披露的數據,小林一雄此項交易共獲利600萬日元。

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公安調查廳在執行任務

對於小林一雄這樣的商人而言,這些所收購的東西,真實價格如何,他是清楚,而愛德華的目的,他也隱約有所察覺,不過為了幫妻子開設藥店,小林一雄雖然有些疑慮,但最終仍然被金錢迷失了雙眼。

當克格勃感覺對小林一雄的控制到了十拿九穩之時,哈巴羅夫親自出面向小林一雄佈置任務,要小林一雄竊取美軍F-4戰鬥機(Phantom II,“鬼怪 II”重型戰鬥機)的機槍控制系統、雷達及電子裝置等技術資料和零件。

小林一雄財迷心竅,甘願受克格勃驅使,為了弄到克格勃所要的技術零件和資料,小林一雄通過中間人結識了美軍立川基地的空軍中士穆迪。

穆迪是個航空技術員,掌握美軍戰鬥機的許多技術機密,小林一雄經常拉穆迪一起吃吃喝喝,一有機會便以種種藉口央求穆迪向他提供F-4戰鬥機的資料。

不料,穆迪並不糊塗,他表面上假意答應了小林一雄的要求,暗裡卻向上司作了彙報。

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公安調查廳發佈的國際形勢安全手冊

美軍基地的反間諜官員一聽就知道這是克格勃的招術,立即通報了日本政府,同時要求穆迪穩住小林一雄,把克格勃的大魚引出來。

穆迪按照上司的旨意,先後向小林一雄提供了包括F-4戰鬥機的導彈發射裝置在內的43份偽造的技術資料,而克格勃對小林一雄的“巨大成功”也十分滿意,給了他價值14萬日元的收發兩用機和20萬日元的現金。

為了進一步利用小林一雄這個不可多得的出色情報員,克格勃打算把他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使他成為克格勃在日本第一梯隊的間諜。

哈巴羅夫中校任滿回國後,由克羅諾夫中校繼續負責同小林一雄進行聯繫。

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日本國家公安委員會 (國安委)

從這以後,克格勃確保儘量不與小林一雄見面,而是採用無線電聯繫。

據統計,在70年代,東京上空每天大約有800種秘密電波在進行信息的傳遞,而克格勃與小林一雄聯繫的這一種秘密電波,卻由於駐日美軍的反間諜官員和日本公安調查廳合作,而早早就掌握了其機密頻率。

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公安調查廳在執行任務

這一時期,小林一雄每月接收兩次來自克格勃方面的直接指示,據統計,其先後共同克格勃聯繫29次,得到540萬日元的報酬,當然,這一切都在公安調查廳的秘密監控之下。

1971年8月,當小林一雄正在家裡與克格勃進行無線電聯繫時,公安調查廳與東京都警視廳配合,進入其家中進行搜查,對其進行秘密逮捕,並從其家中搜出了密碼本、現金等物證,公安調查廳指示小林一雄,依照剛才克格勃發來的指示,與其上級見面。

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 公安調查廳在演示其人臉識別技術

在公安調查廳、東京都警視廳的秘密監押下,小林一雄前往會面地點,當克羅諾夫中校上了小林一雄的車後,第一眼就看到他的雙手被拷在了方向盤,反映迅速的克羅諾夫馬上下車,但為時已晚,數名便衣警察同時出現,用英語對其說道:“我們是警視廳的警察,請出示你的護照。”

克羅諾夫交出自己的外交護照,上面寫著“列夫·多沃耶維奈·克羅諾夫,1932年8月14日生,蘇聯大使館武官助理”

警察問:”你來這裡幹什麼?“

”迷路了,準備吃飯……“克羅諾夫回答。

警察又問:”你認識這個人(指著小林一雄)吧!“

”不,是我坐錯了車,我並不認識這個人。“克羅諾夫回答。

“我們想請你到附近的警察署去一下”警察對克羅諾夫說。

“我不去!我是外交官”科諾諾夫又用俄語說了幾句,隨後轉身上了旁邊的一輛出租車,並溜之大吉。

日本反間諜行動檔案:小林一雄間諜案

公安調查廳反恐會議

警視廳隨後通過外務省出面同蘇聯大使館進行了交涉,要求准許向克羅諾夫中校詢問情況。

1971年8月3日,克羅諾夫夫婦在蘇聯大使館工作人員的護送下出現在羽田機場候機室,乘坐13點25分,飛往莫斯科的蘇聯航空公司飛機,悄然離開東京。

日本公安調查廳解密檔案

日本東京都警視廳解密檔案

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資料中心

《お笑い公安調査庁――現場調査官の九六綴り》,吉見太郎、とその仲間,現代書館,1999

《公安調査庁の暴走》,宮岡 悠,現代書館,1996

《日本の公安警察》,青木理,講談社,2000

《公安調査庁スパイ工作集》,樋口憲一郎,社會社 ,2001

《公安調査庁の深層》,野田敬生,築摩書房,2008

《警視庁公安警部―外事スパイハンターの30年》,泉修三,新潮社,20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