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天文历法

周易与天文历法

古天文学是中国古代的带头科学,而且古代天文学家皆精通阴阳学说,如汉代的张衡、唐代的李淳风、宋代的邵康节、元代的郭守敬等。

八卦就是在古天文学的基础上发现的,它是与天文历法协同发展起来的,是古代天文历法的最初形式(无文字符号)。

实际上,易道阴阳与古天文斗建律历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关系,其关系的核心在于日月四时阴阳、律吕阴阳与易道天之阴阳的关系,六十四卦具有干支纳音五行规律。

《周易》八卦、六十四卦、干支、卦气等是从古天文学观测中发现的一整套自然规律,它是易学的主体部分,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中内蕴着科学的天时观,由于易学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促进了天文历法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六十四卦与干支甲子的出现,并有机结合起来反应天地阴阳之象,终于使回归年与朔望周期协调起来。

早在春秋之前,中国先民已将天球中临近黄、赤道的区域分为二十八个区,即二十八宿,分别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概念形成后,古人又将四象(四方天象)概念与二十八宿结合起来。


这样天球以二十八宿为刻度,四象分布四方,每时更一象限,四时更四彖限为一周天。故以二分二至定中星,易卦以坎离震兑四卦纪四时。

春分点在东方,青龙七宿居之,象征春三月,万物发陈,故以震卦配之;

夏至点在南方,朱雀七宿居之,象征夏三月,万物繁茂,故以离卦配之;

秋分点在西方,白虎七宿居之,象征秋三月,万物成熟,故以兑卦配之;

冬至点在北方,玄武七宿居之,象征冬三月,万物闭藏,故以坎卦配之。

周易与天文历法

至于我国的历法,自黄帝始有史书记载的达99种,但大多已经失传。

我国古代是阴阳合历。它是以阴历为基础,以置闰之法协调阴阳历,即3年一闰,5年再闰,19年七闰始能齐一。也就是说当太阳视运动为19周,月行235周,恰至冬至朔日夜半子时相会。

古代是以回归计年,朔望计月,365日而成岁,平年354日,闰年为384日。太阳日周期历12时辰为一日,合今24小时,1440分钟。

以序卦顺序一卦值一日,坎离震兑值二至二分。乾值甲子,坤值乙丑,直至未济值癸亥,周而复始尽360日。以一日十二时辰再分,则以乾坤两卦代表昼夜,乾坤计十二爻,每爻当一时辰,共当十二时辰,并以十二地支计十二时辰,与十二消息卦相配表示阴阳消长变化之象。

再以乾坤两卦分360策,其余每卦的六策,坎离震兑四卦计24策,以演24气,360策和周天360度。

卦气五日一候,每月六候,十二个月即七十二候。每月配五卦,十二月配六十卦,余四卦坎离震兑分主四时。

每月五卦计三十爻,一爻主一日,五卦当六候;十二月六十卦当七十二候。六十卦中,每月以辟卦为主,故称十二月卦。十二月卦表示十二月二十四节气晷影的变化。

从冬至子月起的六个月,晷影从最长不断缩短,周易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六卦表示阳长阴消之象;从夏年午月起的六个月,则晷景从最短不断增长,周易以姤、遁、否、观、剥、坤六卦表示阴长阳消之象。

并且自子至巳,冬至到立春,春分到立夏,气温由寒渐温而暑,呈上升趋势;自午至亥,夏至到立秋,秋分到立冬,气温由暑渐凉而寒,呈下降趋势。

可见,十二消息卦不仅揭示了四季昼夜长短的节度性,而且体现了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循环变迁的节律性。

我国古人对太阳回归年周期上形成的二十四节气特征的认识,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一直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国历法经过“数更仪象,日测月验,随时更改,务与天合”,使之日趋完善。汉武帝时的太初历就是以天象实测和多年天文记录为依据,对历法进行了第一次改革,首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并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当时的回归已经精确到365.250162天,与现在的观测数据差约11分钟;朔望月为29.530864天,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29.530589天,误差不到24秒。

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改革闰法并引入岁差创立了大明历,将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使之更符合天象的实际闰月的计算更精确。

并首次求出交点的日数为27.21223日,现在测得的交点月日数是27.21222为正确推算日月食的发生时间和位置创造了条件。

元代郭守敬集占今中外历法之大成,颁布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一部历法——授时历,回归年和朔望月分别精确到了365.2425和29.530593天,与现代测得的结果分别差26.4秒和0.35秒。

公元1608年,明代邢云路测得一回归年为365.242190日,与现代技术条件下测得的误差不到0.35秒,其精确度远远超过了当时欧洲的天文学水平。

实际上,我国的天文历法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与易卦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的最佳平衡状态,也正是易卦、卦气、物候、律历、干支之间密合的关键所在。并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一直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

图文来源网络,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