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很悲惨的电影《活着》,其实有不少幽默的地方

每一个作品都有独特的地方,余华用“死亡叙事”的风格写出了富有悲惨性的《活着》,而张艺谋导演用摄影机表达出了具有幽默性的《活着》。虽然都叫《活着》,但是两者在风格上大有不同。

看着很悲惨的电影《活着》,其实有不少幽默的地方

小说《活着》特有的悲惨性

小说《活着》讲述的是连续性的死亡,把苦难推向了极致,福贵的人生弥漫着沉重的悲剧色彩,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亲人以不同的方式离他而去,他却无能为力。他的父亲被他气死了,儿子被人抽血抽死了,他失去了父亲,又承受了丧子之痛;他的女儿为了生孩子而死,上天也没有怜悯他,外孙也随之被撑死。失去亲人的痛苦像是一把刀一次次地插在他的心上,但是福贵以顽强不屈的姿态隐忍地生活着,并从苦难中走了出来。这就是小说要表达的悲惨性。

看着很悲惨的电影《活着》,其实有不少幽默的地方

电影《活着》特有的幽默性

电影《活着》加入了很多幽默的情节比小说多了一点温情。如:家珍拿儿子的名字打趣儿给福贵说叫“不赌”,福贵憨憨地一笑,家人之间的脉脉温情凸显出来;家珍帮着儿子整福贵,给福贵喝了一碗“酸辣茶”,福贵追着儿子打,惹得众人笑逐颜开,其乐融融;福贵夫妇得知凤霞怀孕在饭桌上谈笑风声这些都是小说没有的。这些戏份让影片变得轻松欢快,在苦难的夹缝中出现了丝丝欢乐。

看着很悲惨的电影《活着》,其实有不少幽默的地方

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不同的《活着》,不管是悲惨性的小说《活着》,还是富有幽默性的电影《活着》都是成功的作品,都绽放着不同的光彩。比较两种不同形式的同一部作品的意义在于,可以让我们从更多方面了解作品,对作品要表达的东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余华的《活着》,还是张艺谋的《活着》都代表着作者的思想,表达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内心要表达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