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的荒唐王爷,为什么被后人称为“鬼王”

出名的荒唐王爷,为什么被后人称为“鬼王”

这位出名“荒唐王爷”就是弘昼,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 )封为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 )薨。乾隆当上了皇帝后,对他特别好,把雍正皇帝所留下来的旧物全赏赐给了他。所以,他十分富有。为人骄横,曾经因为一点小事就在上朝时殴打果毅公讷亲,乾隆看在孝圣宪皇后(甄嬛原型)的份上,没有过问这件事,满朝文武都惧怕他三分。

出名的荒唐王爷,为什么被后人称为“鬼王”

这位王爷还最喜欢弋腔曲文,将《 琵琶记》 、《 荆钗记》 等昆腔剧目换成了弋腔的曲调进行演唱,使客人都捂起耳朵听不下去,他自己却兴奋异常。

这位王爷不但喜欢弋腔,而且还酷爱玩“送葬游戏”。他经常满有理由地说:“人总是要死的,何必要去忌讳它呢?”因此,在没有死之前,他就把自己所有的丧礼仪注都写好了。有一天,他像真的一样高高地坐在院子里,就好似被装进了棺材,并且命令那些下人为他供饭,哭丧。他自己却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吃供品。同时,他还让人做了许多纸鼎、纸盂、纸盘等,来代替陪葬物品。这些纸制品做得很精细,形象逼真。等到弘昼真的死了之后,他的子孙不久就衰败了。人们都说,这是对弘昼王爷装神弄鬼的一种报应。

弘昼王爷对死没有什么忌讳,并且还与家人一起为自己送了一次葬。那供品、那哭泣声、那满院子的陪葬品,让你觉得又可气又好笑。他生前对人生的看法,在他的墓地中也有所反映。在一个汉白玉制石门上,镌有何须争名利,即此是安居”的阴文。

弘昼又被后人称为“鬼王”。

出名的荒唐王爷,为什么被后人称为“鬼王”

弘昼的和亲王府在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兵部改为陆军部,和亲王府被征用,改为陆军贵胄学堂。宣统年间组建海军部,和亲王府又成为海军部址。民国之后,这里做过临时大总统府、总理府。1924年又做过段祺瑞的执政府。七七事变之前,宋哲元将军把这里作为二十九军军部,以及冀察政务委员会办公地点。日伪时期,这里是华北驻屯军司令部和兴亚院址。抗战胜利后,为十一战区长官部。现在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梳理一下弘昼后代承袭爵位的情况。

和亲王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封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薨。其历代封袭如下:

弘昼,世宗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薨,谥号恭。

永璧,弘昼第二子。乾隆三十五年(1770)袭和亲王,三十七(1772)年薨,谥号勤。

绵伦,永璧第一子。乾隆三十七(1772)年袭和郡王,三十九年(1774)薨,谥号谨。

绵循,永璧第二子。乾隆四十年(1775)袭和郡王,嘉庆二十二年(1817)薨,谥号恪。

奕亨,绵循第三子。嘉庆二十二年(1817)袭贝勒,道光十二(1832)年卒。

载容,奕亨第四子。道光十二年(1832)袭贝子,同治十二年(1873)加贝 勒衔,光绪七年。 (1881)卒,谥号敏恪。

溥廉,载容第一子。光绪七年(1881)袭镇国公,二十四年(1898)卒。

毓璋,溥廉第一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袭镇国公。1937年5月去世。毓璋育有10子。

出名的荒唐王爷,为什么被后人称为“鬼王”

著名书法家、国画大师启功就是“荒唐王爷”弘昼的后代。是这样的谱系:雍正帝——和亲王弘昼——和亲王永璧——和郡王绵循——贝勒奕亨——五子载崇——二子溥良——长子毓隆——独长子恒同——独长子启功。启功之祖父毓隆(1872年-1923年)幼承家学,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甲午恩科二甲109名进士,散馆授编修。启功之曾祖父溥良(1854年-1922年)年轻时,请求革去封号、俸禄,参加科举,并考中光绪六年(1880年)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