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留住你,深圳預計將持續供應100萬套保障房!

深圳近日發佈擬推“二次房改”新政,“未來18年將新增170萬套住房,其中100萬套為保障性住房”這一消息,引發市場諸多關注。土地資源一向緊張的深圳將如何保證保障房的土地供應?

為了留住你,深圳預計將持續供應100萬套保障房!

公租房

100萬套保障房夠不夠分?

未來房價將走向何方?

此時市場各方情緒也開始顯現,比如有人歡呼,他們相信深圳不會因高房價、高租金而留不住人才,應屆畢業生也能留在深圳了;也有人憂心,比如部分保障房申請者擔心配售價會不會越來越高。

為了留住你,深圳預計將持續供應100萬套保障房!

保障房

保障房建設土地如何供應?

深圳住宅市場將迎的鉅變,始於深圳市住建局6月5日發佈的《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

《意見》顯示,到2035年,深圳將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於100萬套。這意味著,保障性住房將佔新增住房總量的近六成。

深圳此次的房改新政,明顯增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比例,日後深圳保障性住房與商品住房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外界樂觀估計,未來“住有所居”將逐漸成為現實。

不過,對於深圳這座土地資源極度緊缺的城市來說,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將從哪裡來?如何保證供應?而且,《意見》中規劃涉及的時間長達18年,執行力度怎麼保證?

根據《意見》,深圳將通過多渠道來保障土地供應,比如說,增加建設用地,實施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住房開發模式,突出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在寶安、龍崗、龍華、 坪山、光明和深汕特別合作區等區域建設大型安居社區;

還有,盤活存量用地,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推進已批未建用地、社會存量用地、未完善徵(轉)手續用地、徵地返還用地等開發建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利用招拍掛商品住房用地、城市更新和產業園區等配建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盤活各類存量用房,推進社會存量住房租購等。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表示,上述內容偏向概念性,需要更加細化之後才會有更大的幫助,“能否有充足的土地資源來完成18年的長遠規劃,這是一個讓人擔憂的事情。或者提高容積率、釋放集體用地也是途徑之一。另外,有規劃是好事,但要全部實施下來,政府嚴格執行是唯一保證。”

為了留住你,深圳預計將持續供應100萬套保障房!

房價將如何走向

安居房價格未來如何走向?

不過,即便深圳有充足的土地保證保障房供應,但是未來新增保障房只有100萬套,有保障房申請者擔心,夠分麼?

何倩茹認為,100萬套保障性住房對深圳所有的居住人口來說,肯定是不夠的。其實政策只是釋放出一種信號,租購併舉、住有所居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的主基調,可以防止恐慌性購房現象的出現,保證房價穩定;其次,這能滿足部分來深打拼人群的居住需求,降低焦慮、避免人才擠出之說。至於不足部分,就要靠目前已建成的住宅來完成了。

那麼,目前已建成的住宅能否滿足住房需求?何倩茹說,目前市場上也沒有出現有錢找不到房子住的情況,所以肯定是夠的,只是人均面積有多大的問題了。

也有人擔心,100萬套的供應可能會導致供不應求,進而推高保障房的價格。

為了留住你,深圳預計將持續供應100萬套保障房!

深圳戶口

想要申請申請保障房,卻還沒有入深戶?

看一下最新的申請深圳保障房所需要材料就知道了,沒有深戶是一定沒有申請資格的,保障房申請資料如下:

1、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輪候申請表(申請人自行登錄輪候申請系統,填報申請信息,在線打印,提交原件)

2、申請人和共同申請人身份證(申請人和共同申請人的本市有效身份證,驗原件收復印件)

3、申請人和共同申請人戶口本(申請人和共同申請人的本市有效戶口本,驗原件收復印件)

4、關係證明(如戶口本不能體現親屬關係的需提交關係證明,如出生證、收養證明、公證書、派出所證明等。)

5、獨生子女死亡相關證明材料(失獨家庭需提供(安居型商品房輪候申請除外))

6、就學遷出證明(未成年子女因就學遷出的需市公安局出具相關證明;成年子女因就學遷出的還需提供學校出具的在讀證明)

7、婚姻材料(初婚需提供結婚證;離異的提供離婚材料;再婚提供結婚證及離婚材料;喪偶提供喪偶相關材料;驗原件收復印件)

8、軍官證、士兵證(配偶為現役軍人的,需提交相關證明,驗原件收復印件)

9、學歷或職稱證明(公租房申請,根據《深圳市公共租賃住房輪候與配租暫行辦法》規定的人才需提交

安居房申請,根據《深圳市人才安居辦法》規定的人才需提交)

10、殘疾證(限於申請人或共同申請人屬殘疾人聯合會認定為一、二、三、四級殘疾人)

11、撫卹定補優撫證(經民政部門認定為撫卹定補優撫對象)

部分文字來源網絡,如侵立刪!

如果您還不是深戶,或還不清楚自己入戶積分情況,或對入戶辦理流程有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