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4000相当八十年代多少钱?

手机用户60959784858

在80年代,工资主要用于吃穿,基本不会有额外的消费开支。现在则不一样,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需求,还有花费在装扮(衣服、化妆、保养等)、娱乐活动、自我学习提升等各项开支。如果要把4000块换算到80年代,主要还是要拿“吃”的方面做对比。

1、最高相当于80年代2000块

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答主说,现在的4000块相当于80年代40~400元左右,这样说有些不具体,接下来金十君找了1985年的一些常见商品价格,对比现在的物价水平,换算出4000元在那时候相当于多少钱,仅供大家参考。

2、80年代几十块管饱一家几口人

当然,纯粹把现在的4000块换算到80年代的货币价值来衡量80时代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毕竟社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就拿上面这张表来说,现在的4000块最高都能换13辆自行车,但是那个时候城镇职工一年的工资才1000出头,谁都不敢轻易买辆自行车。

再拿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饮食来说,很多职工一个月50元工资,每天吃着粗茶淡饭,但是一家其乐融融,80年代的温饱也是大家所关注的。但在今天,300元即使能买来同样的饭菜,没人会认为,一个月只能吃上三顿肉算是正常的生活。

3、生产力的进步带来财富观的改变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社会变迁带来财富观的改变、生活的改善。因为时代在发展、生产力在进步,80年代看似很贵的东西,在现在都极其普遍,可能要花一年工资购买的商品,现在拿出个半个月工资,甚至连半个月都不用。

比如,一台14寸的日本进口彩电大约要1000元,现在同样的价格则可以买到32寸的液晶,在那个时候,这样的家电可以引来邻居的羡慕,还可以成为光鲜的嫁妆。现在,家电已经变成常见的家庭必需品,不再那么引人注目。还有手机,以前象征身份的“大哥大”要好几万才买得到,现在一部手机最便宜几十块都能买到,变成再普通不过的东西。

可见,当我们讨论现在工资4000相当八十年代多少钱,或者现在的1万相当于20年后的多少使,除了考虑对应购买力的换算外,还应当包括随经济发展而不断膨胀的财富观。

号称“金饭碗”银行业为何不断涌现离职潮?2018年全国企业退休工资究竟能上调几何?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工资4000千相当八十年代多少钱?

我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先比较比较如今与80年代物价变化,看看你这4000元放在当年实际的购买力相当于多少钱!然后结合80年代的工资水平看看你属于什么档次!


第一:先看看购买力情况:比较一下衣食住行以及生活其它方面!

先看看衣服:

这个不同服装差异肯定是很大的,当时比较流行的就是的确良面料做的衣服,80年代在北京或者上海一套国营商店出品的服装价格在20元左右,还要布票哦,如今同等质量的衣服至少要500-1000元,当然如果是高档品牌就没有底了,我就按照25-50倍计算吧,如今的4000元买衣服相当于当年的80-160元。

再看看食:

当年的大米大约0.16元/市斤,如今的大米我就算2.3元/市斤吧,按照米价计算如今的4000元相当于当年的278元。

当年的猪肉价格波动比较大,大约在1-2.5元/市斤之间,如今的猪肉各地差异也很大,我就按照12元/市斤算吧,按照猪肉价格如今的4000元相当于当年的334-833元之间!

再看看住:

80年代基本上还是福利分房时代,部分城市才开始有商品房,在80年代末的时候北京上海的房屋均价大概在1500-2000之间,我就按照1750算好了,如今这些地方同样区域房屋均价至少六万以上,我就按照6万计算吧,如今的4000元相当于当年的116元。

我们再看看行:


如果是坐公共汽车当年的票价一般在几分到几角之间,按照如今同样差不多的里程现在的价格在数元不等,公共汽车的价格翻了大约10-15倍,如今的4000元相当于当年的267-400元之间。

如果是买汽车当年一辆桑塔纳就要24万,如今8万就可以搞定,如今的4000元相当于当年的12000元,汽车价格如今是大幅下降的。

我们再看看生活其它方面:

80年代看电影一般只要几毛钱,如今几十元,翻了50-100倍,看电影如今的4000元相当于当年的400-800元,其实买书也差不多。

80年代买家庭电器贵的离谱,当年买一个14寸的彩电就要上千元,如今如果买这样一个彩电200块都没有人要,对于家庭电器来说如今的4000元至少相当于当年的20000元!

购买力变化的结论:

与80年代相比如今贬值最厉害的是家电以及汽车,当年这两样比现在贵的多,如果衡量这两个商品如今的4000元相当于当年的12000-20000元,平均算16000元,你已经是个大款了!

衣食住行的其它方面物价都上涨很厉害,衣服涨了25-50倍,如今的4000元相当于当年的80-160元,衣平均算120元,吃的方面按照大米算现在的4000相当于当年的278元,如果买猪肉差不多400-800之间,吃的方面平均价我按照450元计算,住方面如果买房如今的4000元相当于当年的116元,如果你坐公共汽车出行如今的4000相当与当年行的300左右,看电影如今的4000相当于当年的600左右,把这些物价全部平均一下4000大约相当于当年的320元左右。


我们看一下当年工资水平吧:

下表是全国平均工资表,当然这统计的都是企事业单位,大量农民可没有这个收入!


320元的月薪在80年代是什么水平呢?至少是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当然80年代许多职工实际的收入在这个工资表里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当年许多东西并不需要花钱买,大量单位职工是靠工资外福利生活的,但是仅仅就购买力来说如今每月拿4000元工资水平的职工生活水平与当年的职工是差不多的,甚至还要好一点,这是生产力提高之后的结果,如今的问题是贫富差距太大,现在月薪4000是在平均水平以下的。


心安理得君

想想,现在4000块的工资,在一线城市也就应届生水平吧,二三线城市也是有点工作经验了才有这么高。大学生真的不值钱了,要是换到八十年代,怎么也能捧个铁饭碗啊。


表面上这个问题看起来,把4000块换成同类物品,然后再看看这个物品在八十年代值多少钱,这样不就好了。但是看下其他人的回答就知道了,这么多年,人民消费是不断改变的。这也就意味着,改变的不仅是物价,还有物资。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4000块钱换算成八十年代的衣食住行,家具、家电等等,工资4000在八十年代的价值40-400元不等。很多人都会觉得说,八十年代物价很低,东西不贵很容易满足幸福指数高,但八十年代和2018年的时代特征完全是两种样子。


八十年代正处在过渡时期,买衣服、粮食还要凭票,有钱都买不到,而且为什么那时候铁饭碗值钱,是真的工资高吗,是福利补贴好啊。放任何时候,福利补贴都有固定工资无法企及的优势,比如单位分房,节日物资等等。


但你有没有想过就算物价水平再低,就算福利待遇再好,没法生产出来的东西,有钱你能买得到?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能得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就是一种幸福。对比一下八十年代,2018年的物质生活水平真的好得不只是一点点。从另外一个侧面反应,虽然贫富差距在不断地拉大,但随着生产、物流、消费方式的改变,消费水平却在不断地变得“平等”的。


不仅衣食住行的样式在不断的丰富,就算只有4000块工资,只要不怕饿死(当然现代社会是饿不死人的),名牌内衣裤、运动鞋、LV包包,以前可能是有钱人的特供商品,现在想买还是能买得到的。

而且商品房市场也在不断地变得成熟,公寓、洋房、毛坯、精装、别墅,好吧,工资4000的朋友看看图纸就好。但至少买车首付分期,门槛是越来越低了。很多家庭背景一般的人,努力工作一两年,还是可以买得起的(买不起的是车位,而且就算买得起也养不起啊。)放八十年代这是没法想象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羡慕物资贫乏的八十年代呢?因为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处处都是起跑线,处处都是财富良机。而对于2018年只有背影没有背景的人来说,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那时候,只要努力读到高中,早点来到大城市打拼,咬咬牙买个房,少奋斗十年?抱歉,这还是保守估计。如果大胆一点,早点去深圳或者海南,下海经商,没积攒起财富,积攒点人脉也成,怎么也能沾上点改革红利的边。


这么说虽然有点马后炮,但是回首八十年代,谁不是掐断大腿地后悔“要是当初怎么样怎么样就好了!”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不就是这样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吗?多少人在电影院畅想,要是我穿越回去,只做三件事:买房,买房,还是买房!

算了算了,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泪目)……


小白读财经

悟空,回答这个经济类问题之前可以告诉你,你这课题有比较大经济跨度。首先,八十年代跨度是十年。当然实行改革是从1978年提出,而农村实行土地承包是从1984年分田到户,确立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应该是1983年末,基本进入市场调剂余缺至计划经济双轨约应该到1990年这段比较强烈(常言说的官倒就出现在这一时期)。那好,1986年工资改革前,一般企业工人仍实行二级工制,干部27级制。这一段物价上涨,但此前市场黄金平均约40元/克,大米平均0.20元/斤至0.25元/斤。而到了1990年代大米0.50元/斤,黄金90元—100元/克。我1982年至1984年,基本工资40.50元/月+福利补助自行车费补4.50元+头澡费补助2.50元+涨价补助约5元/月+(约)12元奖金=64.50元/月。1984年普调工资一级涨5.00元/月,固定奖金约18元/月—23元/月,原来64.50元/月+5元/月+18元/月—23元/月=约87.50元/月—92.50元/月。1986年后,实行企业工资改革,我基本工资由45.50元/月,靠行政22级56元/月转晋企干13级负66元/月。其它工资数不变87.50元/月—92.50元/月+20.50元/月=约108元/月—113元/月(此时黄金约克/60元)。1988年2月因工作缘故调走至1990年普调后工资,我基本工资大约是97元/月,工资总额已超过150元/月—180元/月以上,但此时黄金价应该已达80元—90元/克了。大米约0.50元/斤。

悟空,长春市是中国比较大的城市,这样我把我工作基本数字都给你了,得出一些数字很容易,但我可以说,当时与我同龄人工资条件如我的不多,我的个人收入还是比较高的。至此,悟空,我和你说一般测算都用黄金数值去比较,因为即使当下国际金融体系,黄金白银也仍是国际通用金融金属,在此,咱作为百姓那黄金和大米做社会是否发展进步的尺度,应该没错。黄金虽说百姓只用饰品,而大米是当下人们生存的主食。

我的记忆1977年前,粮食店供应大米价位是0.175元/斤,白面是0.185元/斤,高粱米、玉米面0.10元/斤,豆油0.84元/斤,黄金27元/克。那好,当下黄金应该是280元/克,大米2.50元/斤。4000元/月÷280元/克黄金=约14.3克黄金;4000元/月÷2.50元/斤大米=1600斤大米。这个月收入相当于1977年前的正、副省级领导的工资和军队正、副军职首长的工资。我有一位老战友,其父就是开国少将,后曾任正、副军职,乃至最后任大区副职,据他说,其父当年工资也就是280元/月。总体看,改革几十年,社会经济确实有了巨大的进步。4000元/月在你所在地能体现在哪一档次生活没法说,但我给你提供的数字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此时,我还给你提供几个数据,早年中华烟0.61元/盒,牡丹烟0.51元/盒,茅台酒8元/瓶,刀鱼0.47元/斤,黄花鱼0.66元/斤,酱油0.09元/斤(1提喽)—0.16元/斤(1提喽),白糖0.84元/斤,蛋糕0.84元/斤,奶糖块2.80元/斤,动物饼干0.56元/斤(6两粮票),炉果、麻圆0.66元/斤(4两粮票),普通面包0.13元/个(2两粮票),奶油面包0.22元/个(4两粮票),其它不再累述。

还有,计划经济时,工人一般从技校毕业到企业从事工人工作,一般工作至二级工,由于工种不同,技术工人是38元余/月,轻工业工人36元余/月,大市保管40.50元/月,力工(装卸工)44元/月,泥瓦工不知道。干部派遣制中专毕业25级定位,工资38元/月,大专毕业23级定位,工资49.50元/月,部队军官排职23级定位,工资52元/月,大学本科毕业22级定位,工资56元。研究生毕业到企业工作几乎不可能。


下里巴人153887258

你好,嗨住租房来回答这个问题:

八十年代正处于国家经济初步发展阶段,那个时候即使是工厂的工人,都会被看作铁饭碗。基本平均工资每个月在几十块钱。而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工资水平与往日相比,相差甚大。


购买力变化

以1985年为例,人均月收入在96块左右。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回到现在,以上海为例,2018年平均收入在7000块左右。我们把七千块等同于九十六块的话,月入工资四千块就相当于1985年的55块。


那么55块在1985年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根据凯迪社区论坛的一位网友的整理,正巧他的月基本工资是53块,基本上日常开销当中:看电影0.5元(2人)、核桃1斤0.65元、锁2把0.4元、发夹0.3元、短裤一条6.4元。

据称相比而言,53块的月工资,在当时那个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他的生活是比较舒适的。


但是如果现在月工资4000元,生活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话,房租基本可以去掉其中一半,剩下的一半一定要精打细算,毕竟叫个外卖都要20块起,否则完全没办法支撑一个月的饮食。

可以说现如今的4000元购买力下降了。


生活品类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一方面是购买力的下降,两一方面,也与现如今生活所需的物件多样化,细分程度更高了。

在生活习惯已经被建立起的现代年轻人身上,对生活品类的需求也更多。同等条件下,花费更高也是可想而知的。

比如,八十年代普通人对洗发水沐浴乳的需求并不大,基本简单的肥皂或许就足够了。但是换到现在,如果没有洗发水和沐浴乳,基本不用出门见人了。这时保障个人卫生最起码的物品了。


居住方式变化

除此之外,居住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八十年代,基本上单位都会包住。或者直接住在家里,在外租房的开销基本是没有的。

但是现在年轻人走出家乡,出门去到北上广等机会更多的城市,是普遍现象。租房也成为生活的必要消费。不过随着当下国家政策对租房市场的规范,未来年轻人在租房上的选择也会变多。

租房平台随着政策对租房市场的鼓励与规范产生,以嗨住租房为例,目前在上海已经成为第一大租房平台,占据6.5万套真实房源,房源数量比第二名租房平台领先2倍。

从千元高性价比房源到万元豪宅,应有尽有。下载嗨住app,不管是刚毕业的应届生还是拖家带口的中年家庭,都可以在嗨住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房源。


嗨住租房

现在的4000元相当于80年代的40元。

我身边就有一个最真实的例子,在80年代我爷爷已经参加工作了,当时是在国企的制药厂,一个月工资30多块钱,30多块钱在当时算很高的了。在哪个时候烧饼2分钱一个,鸡蛋几分钱一斤,猪肉几毛钱一斤,而且那个时候不是你有钱就能买东西,必须要票,我记得我爷爷给我讲过,他为了买一辆大梁的自行车,攒了半年的工资加上自己的存款才勉强够买。

那个时候我奶奶在农村家里生活,带着我爸和我叔,我爷爷在省内某个地级市工作,每个月我爷爷都会往家里寄钱,我奶奶说我们家在我们村过的生活是中上的,因为不论是肉还是糖我们家里没断过。

我奶奶给我讲过那个时候钱的重要性,那个时候我叔叔结婚,家里盖房子钱不够只能贷款,盖那种一层的房子盖了4间,总共花了3000多块钱。那个时候物价低,但是钱也比较实用,家里有个电视机能吃上糖就说明这家的家境不错。在当时40元的工资足够养活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但是现在4000元,如果在三线四线城市,没有房贷车贷,有孩子的话勉强够生活。


笑搞

工资4千相当于8O年代多少钱?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说明。8O年代的中年职工工资大约4O元/月。那时大米O.14元/斤,4O元可买大米近3OO斤。而今日上班中年职工工资大约4千元,大米2元2角/斤。4千元可买大米约18OO斤。180O是3OO的6倍。如果从大米的换算得出今日4千相当于8O年代的24O元。但从工业产品来比较如手表8O年代的手表也要1DO元,而今日的手表也就1OO元,因为我上班一年多才买了块手表。从工业产品来比较,大部分工业产品还降价了,如汽车,摩托,电脑,手机衣物之类都降价了,工业产品大部分8O年代是质低价高,8O年代我买不到名牌自行车。而花3OO多元买了辆杂牌自行车叫,箭牌,自行车,质量很差,刹车还不是刹刚圈刹不死,第一次我朋友带着我下坡就刹不住出问题,人车都摔了。车也变了型。那时的工业产品对我的印象大深了。绵纶袜子要3元/双比今日还贵。从工业产品购买力来比较今日4千也相当于8O年代4千。从房价我们这里是边远乡村,8O年代房价是4O元/平,一个月工资买一平,而今日是1千元/平,4千可买4平。今日4千相当于8O年代16O元。当然问题是今日城市的房价大高了。如果用城市的房价来房算今日的4千还不如八十年代4O元。


陈早华

工资4000千,实际上是400万,应该是工资4000元,相当于80年代的多少钱?

其实我们国家的80年代,是改革开放后,变化非常迅猛的年代。

1985年,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9.3%,此后的四年这一数据分别为6.5%、7.3%、18.8%和18%。

198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71元,平均月工资106元。据统计,199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为2140元,平均月工资178元。增长了68%。

如果考虑平均工资的话,2016年北京市的平均工资是7706元,青岛市的平均工资是4910元。不过这些工资都是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会比整个平均工资高一些。

而我们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不到2200元每月。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
所以,现在月工资是4000元的话,还赶不上2016年全国的平均工资水平了。



那个年代,我们的社保公积金还没有建立起来,拿到手的工资都是实的。而现在扣完社保公积金,我们拿到手可能不到3500元。

货币比值相当于1:20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月工资4000元,经济相当于过去90年的平均工资178元左右。

其实这样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购买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更是不断改善。

我的过去确实有一点两点让我们向往的地方,还是我们现今的生活总体好。生在福中要知福,千万不要不知足。


暖心人社

这个问题单从数字上分析没有什么意义,拿那些过来人讲,他们的切身体会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我拿这个问题问了问家中的长辈,他们认真思考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4000元大概相当于八十年代的50元左右。

当时的生活,物质相对匮乏,消费途径也不多,人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并不明显。一个月四、五十块钱却可以满足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尤其看病、上学、结婚、住房的压力并不大。唯一奢侈的东西就是电子产品,但那时候电子产品普遍都贵,而且很多家庭买一台电视机📺都是打算看几十年的。

如果单单比较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费水平,似乎并不公平。毕竟社会在发展,有些东西和工资收入水平比较起来是便宜了,但有些东西却是贵了。还有很多东西是新兴的消费,以往并没有的。比如:买车养车费用、手机费、网费、保险、学生的补习费、外出旅游的费用……

客观地讲,以前的生活相对简单,没有乱七八糟的花费项目,当然,那时候供消费的娱乐场所也很少。

就生活幸福感来讲,现在的物质生活确实很丰富,但生活压力也很大。尤其是教育、医疗、房地产、结婚生子、丧葬等等几大方面,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相关费用也水涨船高。

总的来说,社会是在进步的,现在的老人们都承认现在的物质生活要远比以前的丰富,而且平均寿命也高于以前。但真正的幸福不是仅仅靠金钱多寡来衡量的。


夜雨如书

工资4000元相当于80年代多少钱?这个问题随便说个数可能会不贴切,必须进行比较比较,4000元的工资与现在的消费来说并不高,就现阶段来说只能算中下级别的工资,1万以上的还是有很多的。




而拿工资的涨幅来说现在的工资与80年代的工资作比较好象是涨了100倍,80年挣4、50元是初级工,7、80元的算是高级工,现在挣4000元的充其量也就是个中级工,高级工那就更多了,说涨了100倍没有丝毫的夸张。

而物价涨100倍的却很少,农产品更是少得可怜,中国人一向都是拿猪肉价格与工资作比较,看看你一天能挣几斤猪肉。


80年代初期的猪肉价格一般都是每斤1元左右,后来才慢慢往上涨,到80年代末才涨到2元左右,而工人的工资当时是60一120元左右,上班一个月最多只能买到70斤猪肉。

而现在的猪肉价格分了好多个等级,猪排骨每斤24元,前腿肉每斤12元,五花肉6元左右,平均价格在12元左右。4000元的工资,如果都拿去买猪肉可以买到330多斤,(工资高一点的可以买到5、6百斤,甚至上千斤),而330多斤猪肉80年需要400元才可以买得到,那么显而易见,傻瓜也知道现在的4000元相当于80年代的400元。


而80年代的400元工资是个什么概念,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啊,各位亲们,你们认为呢?欢迎大家一起来互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