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等你来|查致远:优秀是一种惯性

百年清华,莘莘学子心向往之

清华学生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鲜花绽放的背后是长期的积累,圆梦清华的背后有精彩的故事。近年来,清华大学联合全国各地媒体持续推出“我在清华等你来”专题活动,采访清华新生,写出他们的精彩故事,分享他们的学习秘诀,展现清华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拔理念。

清小华将陆续推出2017年“我在清华等你来”故事,见证他们青春岁月与清华的邂逅。

我在清华等你来|查致远:优秀是一种惯性
我在清华等你来|查致远:优秀是一种惯性
我在清华等你来|查致远:优秀是一种惯性

查致远,毕业于贵阳市第一中学,入选清华大学2017年领军人才选拔,凭借着独特的学习方法和不懈的努力,最终以裸分700分的优异成绩位居贵州省高考理科类最高分,成功圆梦清华,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我在清华等你来|查致远:优秀是一种惯性

这里,是我想要挥洒四年青春的地方

查致远初次与清华结缘,是在2016年的暑期学校。

抱着“随便来看看”心态的他,一步入校园的大门便爱上了这里。在这次清华之旅中,最让他沉醉的不是水木清华的月影荷香,也不是二校门的洁白素雅,而是园子里生机勃勃的环境与氛围。

“夏天的清华园满眼翠绿,凝神细听,好像可以听见阳光拍打着树叶,沙沙作响,闭眼轻嗅,却又闻到了不知哪里飘来的淡淡花香。夕阳下,过往的男女同学熙熙攘攘,回忆着昨天的习题课,谈论着该去哪里的食堂,每一个人眼里闪闪发光的,是对未来的期许,是仿佛伸手就可以抓住的梦想。”

在他看来,他和常人想象中只知学习而不善言谈、“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霸完全不一样。来清华以前,他还担心考上了好的大学找不到与同学交流的基础,在人群里显得格格不入,可这次来到清华,他却仿佛找到了“组织”一般。

从那时起,清华就成了查致远藏在心底的梦想。“离开清华的那天晚上我告诉自己,这里,是我想要挥洒四年青春的地方”,说这句话时,他眼里依然放着光。

不管输赢,心态最重要

当问起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查致远毫不犹豫地说出两个字:心态。他说,在高考期间乃至高三复习的一整年,心态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他解释道,人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高潮和低谷,在不同的阶段要主动对心态做出相应调整。心态的把握,关键是要选好参照物。在顺境中,要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告诉自己,你也不过如此渺小;在逆境中,要多看看自己的优点,告诉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把你打倒。

这样的方法是他从失败中一步步总结出来的。当年参加中考时,因模拟考成绩出色,查致远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幻想取得中考状元后的场面,比如如何接受媒体采访等。但成绩出来后,却让人大跌眼镜,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于是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场模拟考中,他在最拿手的物理考试里,故意错了近30分的题目。拿着惨不忍睹的成绩单,他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掉以轻心,否则就会变成这样。

高考前一晚,他也紧张到睡不着觉。但他想起清华招生老师曾告诫他的:“你以为那些高考状元不会紧张、不会失误吗?你错了,所有人都一样。”于是他这样安慰自己:“我睡不着觉,别人也睡不着。但别人睡不着会紧张,我不紧张,我就能比别人更好。”

“其实这些都只是一些小花招,并不是关键所在。”他总结道,“远不止是高考,对于任何事情,我们把它成功的因素分为三类: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和地利我掌控不了,我只要能把我能做的做到最好,那就足够了,不论结果如何都值得。明白了这个道理,很多事情看淡了,心态也就放平了。”

从清华客人,到清华主人

“同样是夏夜的凉风,同样是昏黄的灯光,同样是繁星点点的紫荆操场,可是有什么东西变得不一样了。在参加新生夏令营的一个夜晚,这样的变化突如其来,像是冷不丁打了一个寒颤似的”,查致远说。

从清华客人到清华主人,身份认同感加深了,自我要求也变高了。在夏令营期间,去食堂吃饭时,一位学长认出了他,当即大步向前拍着他的肩膀,笑盈盈地说“学弟,欢迎你”;去东操打球时,一位学长听闻他是即将报到的新生,离开时还特意带来了一瓶冒着冷气的汽水。这些不经意间的小举动,都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到温暖。与此同时,望着东操墙上写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东南门石头上刻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及日晷上的“行胜于言”,他的心里又多树立起几个小目标。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他都开始以清华学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清华人有属于自己的标准”。

对于清华文化,他补充道:“清华校友的团结是有目共睹的。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同为清华校友,马上会变得无比亲切,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植根于内心的、属于清华人共有的文化。”

“玩”是一种可贵的体验

学习之外,查致远还常常收到这样的评价:很能玩,也很会玩。高中时的他,就因为“会玩”在学校里小有名气。他爱唱歌,爱打篮球,早些时候还学过电子琴和射箭,高中时在学校里当电视台台长,常常在电视上主持节目,到了假期就开始拍微电影,做实践……

在他看来,多一种打开方式就多了一种可能性,这些课堂之外的活动并无功利目的,他更注重的是在这些过程中的体验。“人生在世,就是要体验尽可能多的一些东西,甜的也好,苦的也罢,酸的辣的都无所谓,勇敢踏出自己的舒适区,不要把自己关在果壳里”,他这样说道。

到了清华以后,他在各项丰富的活动中更是如鱼得水,积攒了更多可贵的经历。比如在新生骨干训练营里,和小伙伴唱歌跳舞直到深夜;在学院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慷慨发言;在新生舞会和学院学生节,拿起话筒担任主持;在假期的空档里,带上小伙伴回到家乡做产业调研;加入学院文艺部,在院歌赛上当DJ打碟;在声乐课上,跟随老师学习专业的歌唱方法;在中文沟通课上,剪视频、做简历、和小组一起做汇报展演;在《西方文明》课上,呕心沥血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

在这之中,他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伴,“和优秀的人一起做事,真的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在相互交流之间,你能学到很多别人的优点。”

查致远认为,他性格里最宝贵的,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遇强则强,遇刚则刚,他很享受清华里同样优秀的同龄人带给他的一切挑战。特别是在经管学院,因为这里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社工,对于未来的自己,他都有了明确的方向。

正如他所言:“优秀是一种惯性.如果在一方面突出了,那么在任何一方面都不会甘为人后。”

跟我的距离近一点

考上的几率大一点

随时随地,

清小华将一如既往为大家提供最新鲜的招生资讯,

我在清华等你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